端午游园会龙舟赛。鲁书华 摄
端午活动中的非遗展演。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即开端、初始,午月谓五月,端午节正是由此得名。2006年,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又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全国性节日。
今年端午节,北京市各区县有不少与端午有关的文化活动。新京报采访民俗专家讲解端午习俗并为读者推荐端午假期值得参与的文化活动。
说起端午节,人们自然联想到赛龙舟和食粽子。而相比兴师动众的龙舟竞渡,食粽子这项习俗就显得更家常,也更亲民。粽子又名角黍、筒粽,它的由来也说法不一,但最深入人心的无疑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屈原乃楚国的大臣,因主张对内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在朝中受到排挤,遭到流放。忧国忧民的屈原愤而写下了《离骚》、《九歌》等千古名篇。而后秦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屈原也在汨罗江投水自尽。屈原死后,楚国渔民敲锣打鼓划着船到汨罗江上打捞其遗体,有人还拿出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喂饱鱼虾让其就不去咬噬屈原的遗体。此后因怕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又把糯米饭装进竹筒再投入江中,之后又演变为用粽叶包裹,缠上丝带,成了今天的粽子。
不过,屈原自己曾在《九歌》中写到划龙舟,而闻一多也在《端午考》中称,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在江浙一带,还流传着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含冤而死的吴国忠臣伍子胥的说法。粽子的出现也早于屈原几百年,粽子与屈原产生的联系,大约是唐代以后流行起来的。
据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介绍,粽子之所以与端午相结合,主要原因在于端午节的时间约在夏至前后,气候炎热,疫疾横生,以五彩丝带扎成的粽子作为祭祀食品,可驱厄纳福。加之粽子的糯米、红枣与粽叶的搭配,口感清甜爽口,食用可消暑,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 南北方粽子的差异
吃甜还是吃咸
虽然是通行全国的一种节令食品,但南北方的粽子无论在用料和造型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北方,人们通常偏爱食用甜粽子。以北京本地的粽子为例,据民俗学者冯建华介绍,北京人家里包粽子一般只有江米小枣和江米豆沙两种馅儿。
根据个人口味,还可蘸白糖,或撒上糖桂花。红枣主要采用河北沧州的金丝小枣或山东乐陵的金丝小枣。“在北京,粽子就是端午节吃那么两三天,平时连粽叶都买不着,粽叶都是端午附近才上市”。而在南方,粽子则是甜咸都有,种类丰富。其中咸粽子以浙江嘉兴粽子,闽南和台湾的烧肉粽、碱水粽,以及广式粽子、客家粄粽为代表。咸粽子通常以猪肉、香菇、蛋黄或板栗为馅料,有时也会放入虾米、萝卜干等作料。
高巍告诉记者,由于南方水多,糯米的种植面积大,所以糯米往往与其他米一样被当作主食吃,所以南方人会在粽子里包上肉、咸蛋黄,做成咸粽子。而在北方,粽子更多时候是作为点心食用。“下馆子吃粽子,饭店还会把粽子剥开,切成小块,让客人一口一块蘸白糖吃,就像饭后甜点一样”。也因此,南方粽子一般也比北方粽子个头大。
在粽子的做法上,美食家韩韬介绍,通常有着瘦肉要紧扎,肥肉要松绑,包冰糖桂花要放中心,以糯米围实等等不成文的规矩。吃法上,北方人尤其北京人偏好把粽子凉着吃,有时候甚至要把粽子放在凉水里捞一下,然后蘸着白糖吃,图那个清爽劲儿。在南方,粽子由于作为主食,主要还是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