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大院一瞥
王莽岭锡崖沟的挂壁公路
皇城相府开城仪式
一提到山西,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煤炭。其实,山西不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还拥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素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之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其古建筑、古代彩塑、古代壁画数量之多、艺术价值之高居全国之首,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美称。日前,记者走进晋中南的6个城市,惊喜的发现山西人正用挖煤的热情来开发文化旅游。
从《又见平遥》看文旅融合
“太让人感动了!从剧场里出来,看平遥古城的眼光都不一样了!感觉自己的古城游漏掉了很多精髓的东西,我还要再逛一次古城!”有的观众看完中国首部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也是中国古代县城的珍贵孤例。如何让游客更直观地感受古城的文化,是平遥旅游业界一直思考的问题。《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凸显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又见平遥》并不单纯是一场演出、一个旅游项目,它更是平遥传统精神的传承。
一般意义上的剧场,观众席、舞台面对面。而《又见平遥》剧场却颠覆了这个空间。我走进其中,繁复和奇特的空间分割让我有进入迷宫般的感受:眼前一会儿是街道,一会儿是大院,一会儿是城墙,一会儿又是漆黑一团。在90分钟的时间里,观众步行着穿过完全不同的场景,边走边看。表演者会深入观众之中,甚至与观众对话,让观众有机会成为戏剧的一部分。
山西省旅游局局长冯建平告诉记者,《又见平遥》的成功上演,实现了山西的文化与旅游水乳交融,成为山西文化旅游产品中的知名品牌,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了解,《又见平遥》从去年首演以来,累计演出600余场,观演人数26万余人次,带动平遥旅游实现了从一日游到二日游直至深度游的转变。
煤炭企业反哺旅游业
山西名山众多,北岳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大名鼎鼎。而位于临汾市的云丘山雄奇险峻,风光秀美,文化底蕴也颇为深厚,与武当山齐名,素有“北云丘、南武当”之盛誉。雨中,我们一行来到云丘山,只见奇山异峰连绵不绝,形成了神塔叠翠、云海藏龟、绝顶晴岚等自然景观。漫步在石块垒筑而成的千年古村落,时间仿佛在此停滞了。古建保护专家阮仪三曾评价说:云丘山古村落建筑群完整地保留了古先民的居住理念,在我国北方民居建筑中是少有的。
尽管景观奇绝,但长久以来,云丘山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2004年,乡宁县一家煤炭企业开始投资开发云丘山风景旅游区,完成投资4.3亿元。企业负责人张连水告诉记者,挖煤早晚有一天会枯竭,用挖煤的钱搞旅游,就是保护家乡的青山绿水。
晋城的王莽岭景区也是从挖煤到搞旅游转型的成果。王莽岭是山西和河南的界山,处于黄土高原与中州平原断裂地质带最险要处,由高低错落的50多个山峰组成,最高海拔1700米,最低处跌入河南辉县境内仅300米左右,瞬间形成的巨大落差,产生了绝壁千仞、群峰林立、危岩相跌、峡谷纵横的地质奇观,是八百里太行自然景观的典型代表,被誉为“太行至尊”。
煤炭是晋城市最大的支柱产业,煤炭收入占到全市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为了引导煤炭企业投入旅游业,晋城市引导鼓励煤炭企业向地面产业转移,反哺旅游业的发展。2004年,全市最大的煤炭企业兰花集团率先行动,投巨资对王莽岭景区进行开发建设。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王莽岭景区已初步打响了“太行山水游”品牌,成为山西自然生态旅游的王牌。
从挖煤到“挖”旅游
作为资源大省,长期以来山西兴衰均与煤相关。为均衡产业发展,山西开始积极探索调整产业结构,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于是成为山西省重点发展的优势支柱产业之一。
一直在追求像挖煤一样“挖”文化、“挖”旅游的山西,终于有了好的起步。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旅游业,使山西的旅游产业很快摆脱了长期投入不足的困境。据山西省旅游局初步统计,全省已有215家资源型企业投资旅游业,投资总额高达320亿元。
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实现产业转型,是许多资源型企业早在考虑的问题。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介休市民营焦化企业三佳集团就开始投资开发绵山,阳城县皇城村用挖煤赚的钱开发皇城相府。经过十几年建设,绵山和皇城相府都已经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3年绵山的旅游收入达到2.54亿元,皇城相府旅游总收入3.6亿元。
冯建平向记者介绍,资源型企业转型投资旅游业,推动了山西旅游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旅游产业效益也明显提升。2013年,全省共接待旅游者2.48亿人次,同比增长26.47%,实现旅游总收入2305.44亿元,同比增长27.16%。近期又有梁家寨温泉国际旅游景区和乌金山森林公园等一批休闲度假项目即将和游客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