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王伟宾
春节的7天长假里,除了和亲人一起辞旧迎新,更少不了和好朋友们相聚叙旧。
结束“沪漂”生活回到郑州生活的我,在今年的聚会上意外发现,越来越多曾在大城市甚至国外漂泊的老同学,选择回到郑州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聚会
今年同学聚会人分外多
春节之前,一帮高中同学就通过微信群催促“老班长”尽快选好时间,组织一次同学聚会,而班长却磨磨蹭蹭不搭腔。
“他是被放鸽子放怕了。”群里一个老同学说,“去年春节期间,班长订了一个大包间,最后一共来了五个人,让人家情何以堪啊。”
班长终于冒了出来:“是啊,你们这帮人,北漂、沪漂、国外漂,各种漂,回家跟旅游似的,太难凑齐了。”在同学们的鼓动下,聚会的日子定了下来。
大年初三晚上,陆续赶来的老同学们,把房间都给挤满了。不少同学都说,以后就留在郑州不走了,聚会?时间多的是!
故事
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张电费卡
前不久,在北京工作的桐桐“裸辞”返回郑州,笑嘻嘻地让大家帮她留意工作机会。
桐桐在北京上的大学,几年的学生生活,让她对那个城市有了感情,毕业后选择留京工作。
“当时觉得北京很大很好玩,回家干吗?”大城市机会多,桐桐也如愿进入了心仪的IT公司,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
独自一人在外打拼的孤独,北京让人心惊肉跳的房租涨幅,动摇了她坚持下去的信心。
她在通州区租了间一室一厅的小房子,每月房租是月薪的一半;每天上下班乘坐地铁,都会被值勤的老大爷使劲推进车厢,上下班路上都要站立一个多小时。
两个月前的一次停电事故,让桐桐最终下定决心返回老家。当晚,北京气温零下五摄氏度,她睡觉时被冻醒了,原来是家里停了电。充电时,她发现电费卡里没钱了。
实在受不住冻,桐桐咬牙爬起来到楼下便利店充电费卡。哆哆嗦嗦跑上楼时,看着这座已经睡着的城市,她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不能再持续下去了。
甜蜜
扎根郑州 事业爱情双丰收
这次聚会上,受到了大家最多羡慕和照顾的,是身怀六甲的小许。“珠圆玉润”的她,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小许高中时学习成绩优秀,和班上一个“樱木花道”式的男生玩起了“早恋”,班主任如临大敌,趁家长会明示暗示双方家长看好自己的孩子。让老师没想到的是,尽管后来小许和男朋友就读于不同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但两人还是在10年后步入婚姻的殿堂。
大学毕业后,小许抓住机会,考取了郑州市某单位的公务员,成为同学中最早返回郑州工作的人。
刚刚“漂”回郑州的我们,还在努力适应新环境、新行业,结识新伙伴时,有3年工作经验的小许已经成为成熟的外事翻译,深受领导的赏识。如今的她又即将为人母,让大家怎能不羡慕。
憧憬
变化中的郑州越来越好
2010年大学刚毕业时,听说郑州要建地铁,在上海的我十分开心,但仔细一看,地铁要到2013年底才开通,而且只有1条线路,顿时十分泄气。
3年时间,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此漫长,要做很多事,走很多路,认识很多人,才能用掉这3年光阴。
然而,3年时间竟然轻易就过去了。郑州不仅通了地铁,还建起了即将成为国内重要物流、贸易中心的航空港。
我很庆幸,不会再错过今后见证家乡发展的机会。虽然现在的郑州交通还有点堵,空气偶尔也有点毒,但我会用以后人生的每一个3年,去期待郑州变得更好。(记者 王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