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赵家堡:探秘最后的大宋王城 流落异乡皇族

2013-02-22 10:17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

  在福建省漳浦县偏僻的山区里,隐匿着一座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古城堡。据说,那是赵宋皇族后裔流落闽南后建造的“微缩版”都城。令人更为惊喜的是,古堡里至今还保留着皇家内府当年不为人知的风俗习惯……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皇族,但可以有永远的赵家堡。 

  发现赵家堡: 

  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 

  1982年,当时福建省漳州市正着手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专家组在巡查漳浦县湖西畲族乡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被当地人称为赵家堡的古城。那里不仅保存有结构完好的城池,而且城内的生活及防御功能齐全,协调而古朴的建筑风格在闽南当地十分少见。 

  这个发现让专家学者们惊叹,经过全面鉴定,确定出赵家堡的建造年代应该不晚于明代后期。这之后,一系列谜团开始相继出现:城堡中生活的居民大多姓赵,自称来自一个同姓同源的大家族,但是,赵家堡的所在地原来是一个畲族乡,而畲族的姓氏里并没有赵姓,那么,一个汉姓家族何以会扎根在畲族人聚居的闽南地区呢?

    逃亡到此的“皇族后裔”

    逃亡到此的“皇族后裔” 

  经过多种分析和史料证明,最后揭开的谜底竟然是:这里的村民是700年前流落异乡的皇族后裔。据当地居民介绍,赵家堡里留存着一本已有几百年历史的《赵氏家谱》。笔者翻开家谱,看见题名写的是:“汴京国族——赵氏家谱”。 

  历史上的汴京,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曾经作为宋朝的国都。这本家谱的序言作者的署名是:宋魏王十一世孙赵若和。根据史料记载,宋朝历史上确有赵若和其人,封号是闽冲郡王,祖上是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弟弟魏王赵匡美。那么,闽冲郡王赵若和的名字为什么会出现在赵家堡呢?

    最后的大宋王城

    最后的大宋王城 

  赵氏家谱上是这样记载的:公元1291年初,20万宋军遭元军南北夹攻,丞相陆秀夫担心皇帝被俘受辱,背着当时年仅9岁的少帝赵昺投海殉国。而在南宋灭亡之际,闽冲郡王赵若和驾船冲出重围,几经周折来到漳州,并从此隐居下来。族谱中,甚至还清楚地记录了赵若和的逃亡路线:“不期年元兵且至,连日大战,吾知势已败,与许达甫、黄侍臣等以十六舟夺港而出……予冒至浯屿之东,船亦失其杠具,就于浦西登岸,后徙鸿儒积美居焉……”为了躲避元兵的追杀,赵若和及其族人被迫隐姓埋名、流落异乡,这一躲就是百年之久。直到元朝泯灭,明王朝崛起,隐姓埋名的赵氏后人才得以恢复原姓。而促成此事的,竟然是一件著名的通婚案件,史称“黄氏同姓通婚案”。

    赵家堡的建筑仿照汴京而建

    赵家堡的建筑仿照汴京而建 

  资料记载,当时有个叫黄惠官的村民被告发与同姓通婚,按大明律例,同姓通婚有悖伦理,将被处以重刑。黄惠官的哥哥黄文官思索再三,最终将藏匿几代的《赵氏家谱》呈上公堂,证明他们其实是宋朝皇族传承的赵姓人。最终,朱元璋为保留赵家血脉,御笔一挥,不仅死罪全灭,还恩准了赵氏后人恢复原姓。 

  这个案子在当时引起社会上不小的轰动,一个灭国皇族竟然悄无声息地跨越了元朝,又存在于大明王朝之中。自此,赵氏后人终于可以像正常家族一样繁衍生息,为后来赵家堡的建造打下了基础。 

  据《赵氏家谱》记载,到了明朝嘉靖年间,赵若和的第八世孙赵淑宽善于理财,为教授其子赵范请来名师。而后赵范于隆庆五年以二甲进士及第,先后任无为州知州、磁州知州、吏部员外郎、贵州青吏司郎中、浙江按察使司副使等官职,漳浦赵氏家族从此开始中兴。

责编:赵允升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

专题推荐

商丘芒砀山山杏之旅

商丘芒砀山山杏之旅

芒砀山史悠久,文物荟萃。著名景点有孔夫子避雨处、...

迎六一 栾川马尔代夫水上乐园优惠来袭

马尔代夫水上乐园优惠来袭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洛阳栾川马尔代夫水上乐园特...

活跃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