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背阁 探访脊背上演出乡村童话艺术
为了看背阁,决定去河南浚县老家过春节。浚县正月古庙会上,背阁一亮相,掌声欢呼声响起,从四面八方立即涌来狂热的人群,专程而来的游客和摄影队伍也是一景。这个“好看”,展示于惊艳、浓缩于高空、存在于历险。
禁不住诱惑,欣然前往。第一次看到它的我,完全被镇住了。
在浚县,做为正月庙会社火表演保留项目的背阁迄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了,其最引人之处在于它表演形式的独特。
如果用文本一点的话说,背阁,即在成年人的肩背上,根据平衡力学原理,运用铁支架、人物、道具,通过绑扎、伪装、美化造型而塑造出来的一组组艺术情节。背阁由上、中、下三部分构成。上层表演者称为“上装”(也叫阁婴),由3岁到8岁的男女儿童扮演;下层表演者称为“下装”,在整个表演中起基座作用,由身着武生服饰、熟练掌握各种表演技巧的青壮年扮演;中间部分称为“中节”,是由捆在青壮年背上的一套铁制背架和用于固定上面儿童的支架组成。他们加在一起有4米高,按照孩子们不同的扮相,上下一起踩着锣鼓点边走边舞,玄妙、奇巧,令人惊叹不已。
背阁也叫“背故事儿”,每架阁都是一出传统戏剧故事。背阁表演让观众在感受古朴民俗民风的同时,也了解了不少戏曲知识。背阁上装、下装及中节都与剧情有关,上装和下装为剧中男女主角,中节为标志性道具,上装和下装通过小巧玲珑的铁芯连在一起,上、中、下浑然一体。如上装是青蛇、白蛇,下装是许仙,中节是一把张开的伞,寓意断桥借伞。背阁服装十分讲究,完全和戏剧中一样。铁芯也很讲究技巧,隐藏在伞、树枝、花篮、帽檐等中节道具里,给人一种神秘感。
背阁表演,一般由12路阁或24路阁同时进行。背阁人不说不唱,下装脚踩乐点走动,走时行小碎步,时快时慢,慢时走,快时跑,按规定的程式,走出转圆圈、踩八角、插四角、二龙相斗、珍珠倒卷帘等阵式。上装自己表演动作,如传统剧目中的一些典型情节或武术套路。整个表演过程,以大鼓、小铙、锣、长号(或唢呐)等乐器伴奏烘托气氛,还有旗手、护卫等前呼后拥,场面非常壮观热闹。
据孙明堂主编,1988年12月出版的《内黄县戏曲志》记载,1892年由李墨卿、宋老聚二人自滑县传入楚旺东街。1985年,楚旺东街的文化专业户创办“繁阳彩阁团”,首次把背阁搬上舞台。楚旺东街背阁,与南街老杆、西街高跷、北街抬阁、小南洞猴杆(独脚跷,称百猴贺春)等,构成了豫北民间艺术表演体系。
24架阁的排列顺序有个大致原则,即头尾固定,一般情况下是《敬德打虎》或《秦琼叫门》开头,《白蛇传》结尾,中间繁简交错,文武搭配。
在浚县,家长们认为,如果孩子能被选中做背阁,那孩子一生都有好运气,背阁手们每年都盼望背着可爱纯洁的孩子们走一回,这样心里才踏实。背阁当日,最重要的、被人们尊敬的化妆师早早就来到村委会,等孩子们一到就开始在孩子们的脸上打底色、着彩、画眉、涂口红,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就变成了“穆桂英”“杨宗保”“张生”“莺莺”等。孩子们吃完早饭就开始穿上各自扮演的角色的衣服,陆续上阁。打扮好的孩子上了架子,如花的笑靥中,有快乐,也有一丝虔敬。上午九十点钟,大街上已是人山人海,在锣鼓鞭炮声中一天的表演就此开始。当背阁手游走于人群之间,背上的孩子们也恍若隔世,仿佛融入角色之中。
每年,背阁这一古老独特的表演形式都是浚县吸引游客的最大亮点。不管多么累多么乏,人们还是愿意追着去看表演。因为这个古老的活动,已经融入这个悠久村庄的血液里,律动着厚重的历史,激扬着美好的未来,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图腾。
2008年浚县正月古庙会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浚县社火表演中的背阁项目,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和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