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恭贺洛阳龙潭大峡谷晋升国家5A级景区
近日,从洛阳旅游局传来喜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授牌仪式上,洛阳龙潭大峡谷成功晋升5A级景区,截至目前为止,洛阳市目前已有5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龙门石窟、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老君山、鸡冠洞和龙潭大峡谷,数量居全省第一。
龙潭大峡谷景区位于新安县北部,地处秦岭与太行山过渡地带、黄河小浪底水库上游南岸,距洛阳70公里,距郑州180公里,距连霍高速新安出口45公里,同时陇海铁路、310国道横贯新安东西,S246省道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龙潭大峡谷以其丰厚奇特的地质地貌资源诠释着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独有的风光和魅力,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被专家誉为“中国嶂谷第一峡”、“峡谷绝品”、“古海洋天然博物馆”和“黄河山水画廊”。
龙潭大峡谷是一条由紫红色石英砂岩经流水追踪下切形成的U型峡谷,全长12公里,分为龙潭水峪、高峡瓮谷、山崩地裂、龙山天池四个各具特色的景段,谷内嶂谷、隘谷呈串珠状分布,云蒸霞蔚,激流飞溅,红壁绿荫,悬崖绝壁,不同时期的流水切割、旋蚀,磨痕十分清晰,巨型崩塌岩块形成的波痕大绝壁国内外罕见。景区的六大自然谜团、七大幽潭瀑布、八大自然奇观令人惊叹不已,流连忘返。红岩绝壁,飞瀑幽潭,狭沟深谷,奇石绿荫,构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山水画廊。
积极跨越 成就5A
龙潭大峡谷的开发建设始于2005年6月。当年,龙潭大峡谷景区即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命名为“省地质公园”,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被中外旅游品牌推广峰会组委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景区”。
2006年8月,在第二届世界地质公园大会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评委会正式授予“世界地质公园”称号。
2007年11月,龙潭大峡谷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8年至2012年,追求卓越的龙潭大峡谷一直致力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对景区的各项游览设施和接待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2009年12月,龙潭大峡谷景区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10年10月,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主管的《资源导刊》杂志社和河南省地质学会评选为河南省“十大优美的地质景观”和“十大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质遗迹”,同年又被大河报评选为“最受游客欢迎目的地”。
2012年11月接受了国家旅游局AAAAA级景区专家组的验收。
卓越发展 建设品牌
开发伊始景区便制定了长远的品牌发展战略,一心专注于景区产品的打造,走跨越式的品牌成长之路。
近年来,景区排除万难,先后投入资金3.5亿元,对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进行强化和改进,先后建成了面积为21460平米的环保型停车场;铺设游客步游道及栈道5200米;建设景区观光车道5300米;安装了650KV的变压器,地下铺设高低压电缆7900米;游览区配置了17处生态环保型公厕,服务区建成了4处星级公厕;铺设了15公里光纤,实现了景区安全监控全覆盖;建成了面积为5780平米的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小型水库3座,确保景区防洪安全;打深井3眼;建高位水池1个,铺设管网1600米;实现了景区天然纯净水供应;建成景区污水外理厂1座,设计日处理能力500吨,铺设排污管道3250米;建设观景平台4个,面积为1000平米;设置58组供游客休息的场所;栽植乔灌木30000多株;开通了景区有线电视、移动、联通通讯讯号;建成了2000平米的地质博物馆等,使龙潭大峡谷景区的基础、接待设施进一步完善,景区吸引力大大加强,游客接待量逐年增多,特别是今年同比增长50%以上。主要客源地已由省内延伸到山西、陕西、山东、北京、上海、湖北等全国各地,年均游客量达70余万人,其中入境游客达到10万以上。
旅游富民 和谐发展
龙潭大峡谷景区所在的石井镇龙潭沟村,全村共520口人,在未开发旅游之前,是新安县远近闻名的“光棍村”。现如今通过开发旅游,该村100%的农民都吃起了“旅游饭”,人均年收入在1万元以上,比2005年增长了5倍多,很多村民通过经营农家宾馆,年收入都在30-40万元以上,还买了高级小轿车。龙潭沟村早就成了新安县有名的小康村、轿车村,洛阳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8年,弹指一挥间。但龙潭大峡谷人创造出了令人叹服的“龙潭大峡谷速度”。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产业是对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以人为本是旅游业的根本价值追求;全面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现阶段,依托新安县现有旅游资源优势,龙潭大峡谷景区完全可以打造成为一个复合型的旅游区,从而为打造中原地区优秀旅游目的地奠定坚实基础。特别是伴随着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旅游立省”战略的逐步实施,以及洛阳“旅游强市”战略的强力推进,龙潭大峡谷将大跨步地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迈进,把龙潭大峡谷打造成为河南省生态旅游龙头,成为全国生态旅游景区“王牌”,让“世界上最美的峡谷”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并最终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景区,为带动县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