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团 你不购物,我鄙视你! 李梦昕 绘
购物回扣成多数导游“主营收入”——
导游“导购”“逼购”现象调查
日前新华社又有报道称,浙江绍兴的一群老年玩友去云南旅游时,导游非要把他们带进购物店,并称“你有钱不购物,我鄙视你;你没钱不购物,我可怜你”。
近年来,导游和游客因购物引发的冲突不时见诸报端。为了让游客购物,导游或打“感情牌”,或施“苦肉计”,或使“激将法”,甚至讽刺侮辱,与游客发生肢体冲突。对此,游客怨声载道,有关部门也多次治理,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治不好”的行业顽疾。
记者调查发现,导游热衷于“导购”、甚至“逼购”的背后,折射出导游行业收入分配乱象和生存压力。通过游客购物获得回扣,是眼下多数导游的主要收入来源。
我市2万多人持《导游证》
市旅游园林局一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持《导游证》者有22156名,今年来参加年审的只有15344名,没有年审的话,就不具备带团资格。而在参加年审的导游中,只有3000名—4000名是旅行社的专职导游,其余都是兼职导游,也就是自由职业者。
一般来说,专职导游是旅行社的员工,生存相对有保障。考虑到人力成本,并不是所有的旅行社都愿意养专职导游。“基本上只有大型旅行社才会聘专职导游,和他们签合同,支付底薪,代缴‘五险一金’。”南京华丽旅游人才培训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涪宁说,专职导游的底薪普遍不高,“每月1000元就很不错了。”
兼职导游们大多挂靠在一些导游公司,他们的情况更不稳定。多数小旅行社根本不养导游,只有接到业务时,才从导游公司临时聘用导游带团。旅游淡季时,很多人都没活干。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导游行业门槛偏低,导游素质有待提升,“国内很多导游都是‘小年轻’,知识和人生阅历都很浅,而像欧美、日本等一些国家,导游年纪都比较大,有的甚至是退休的大学老师兼职的,他们的知识和社会经验都更丰富。”
市场“两极分化”,大部分导游“吃不饱”
“初级,14500人;中级,660人;高级,97人;特级,1人。”在市旅游园林局今年的导游年审资料中,记者看到,我市导游水平呈“金字塔”形,绝大部分导游都是刚入门的初级水准。另外,具备良好外语技能的导游也不多,今年参加年审的1.5万多人中,只有850名英语导游,119名小语种导游。
“我们现在接外宾团,都派外语导游。旺季的时候,好的外语导游一天能接到三四个带团邀请,带一个团每天光导服费就能拿到800—1000元。而那些不会外语、水平一般的导游,可能好几天都接不到一个团。”南京国际翻译导游公司总经理王飞华说,眼下,高端导游市场供不应求,中低端市场过于饱和,“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曾考过导游证的王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做过兼职导游,带团时天不亮就得起床,跑前忙后地张罗,一天下来,旅行社的导游服务费,好的话能有100—200元,差的话只有30—50元。除了待遇低,这种无固定单位、无底薪、无保险的“三无生活”,也让她特别没有安全感。
购物回扣成多数导游的“主营收入”
带团辛苦、底薪低、导服费低、工作不稳定……这是大部分导游面临的困境。因此,他们会千方百计诱导游客购物,通过拿“人头费”和购物提成来补贴收入。
眼下,市场上大部分旅游线路中都会包含“土特产品店”、“玉石珠宝店”等购物店。我市一家旅行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旅行社条例》中规定,旅行社和导游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购物,因此守规矩一些的导游是不会逼客人买东西的,但会把你带进店,待满约定的时间,有些经验丰富的会从侧面‘循循善诱’,和你说这里的东西有多好、多优惠,有些人耳根子一软,就掏了腰包。”
在大多数导游的收入构成中,“人头费”和购物回扣已是“主要收入来源”。
“杀手级”导游,靠拿回扣能年入百万
“在内部,我们都把导游分‘级别’。刚入行带团的,多半经验不足,不知道如何‘下刀子’,我们称之为‘菜鸟级’;而有些做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阅人无数,很容易就能看出团里谁有钱,谁舍得花钱,谁容易忽悠,我们称之为‘杀手级’。”我市一家旅行社负责人透露,他们旗下就有“四大杀手”,都是专门做华侨旅游团的地接导游,“这种团里有钱人多,比如有些客人是做生意的,你和他扯扯风水八卦,弄得他对你很信服,然后再带进店,劝他买点玉石貔貅之类的,寓意招财保平安,大部分人都会很爽快地掏腰包。”该人士称,“杀手”们带一个团,团均消费额都在十几万元,提成能过万元,做得好的,每年进账百万元。“其中有一位年纪大一点的‘杀手级’导游,公司本来想提拔他做管理层,结果人家还不愿意,说还是带团好赚钱。”
该人士还称,现在旅行社竞争激烈,各家都把团费报得很低,以吸引客源。“这种低价购物团,游客的消费能力多半不会太高,这就要求导游有眼光、能识人。几年前我们组过一个报价1000多元的港澳团,报名了22个人,其中有一个人,导游听他在途中打电话,谈吐像是个做生意的,就对他重点‘导购’,进店后他一下子就买了10多万元的珠宝,而其余21名游客总共才买了1300多元的东西,这种情况我们戏称为‘杀富济贫’,在眼下的低价团中尤其常见。”(记者 李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