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毒气室
作为一种既定的死刑设施,毒气室制造得很考究,从外观上看有点像原始的太空舱,内部有两张金属椅,大部份的毒气室是用来同时对两名犯人行刑的。室壁上有巨大的玻璃窗,可供官员和记者观察室内的行刑情况。毒气窒息法是惟一一种需要犯人配合的行刑方法,如果犯人在死亡程序启动后深呼吸气体,他将在十至十五秒内丧失意识。但如果犯人试图通过控制呼吸或缓慢呼吸延长生命,死亡过程可以明显地延长,但这样做被认为是愚蠢的,因为死亡是无法抗拒的,莫如尽量避免死前的巨大痛苦。
毒气室的运作过程含有较复杂的技术成份,一份全面的说明书有二十多页。一个犯人从准备行刑前的四星期始,便会受到特殊关照,在规定范围内,他的要求都会被尽可能地满足,但例如杀人犯杰西、毕晓普要求给他“一个女人和法国葡萄酒”,却是万万不可能的。
用毒气室处决犯人,其费用是相当惊人的,也许只有在美国才能广泛地使用这种死刑工艺。在马里兰州,一项调查表明,每次使用毒气室的行刑费用高达七百万美元。有知情者声称,“在整个过程中,人为的小题大作因素真是太多了。纳粹二战中在奥斯威辛毒死一个犹太人的花费平均为一百多马克……”。
二十五、电椅
最有争议的死刑刑具“电椅”是在两家对立的美国公司在经济工业上的明争暗斗中产生的。两家公司为了各自使用的两种不同电力的利益,即交流电和直流电,进行了激烈的竞争。灯泡和留声机的发明者托马斯·爱迪生生产和发送直流电。他的对手、发明了压缩空气刹的工程师乔治·威斯汀豪斯则是交流电。交流电在竞争比较过程中被普遍认为在使用上更具优势,尤其是利润更大。面临被击倒的爱迪生竭尽全力展开了一场撒对方“烂药”的舆论攻势。主题是交流电与死亡相关联。
一名爱迪生的崇拜者哈罗德·布朗为了支持这位著名的发明家,不惜用交流电对狗、猫、猴子和马进行电击,用实验显示,受到1000伏直流电电击的动物仍然活着,而受到350伏交流电电击时就会被电死。他宣称:“交流电只适于屠宰场的动物……还有处决死囚。”正好此时纽约州正为几例令人毛骨悚然的绞刑结果困扰,特别是一名犯人不慎脊椎骨折断,被意识清醒地吊在绳子上摇晃达近半小时才被自己的唾液呛死一事,更让强调人权与尊严的美国观刑者怒不可遏。当他们抬眼四望时,电椅作为一名冷酷的杀手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在一片热切的喧嚣声中,爱迪生的直流电公司采取断然措施,从泰国进口了六只大猩猩为立法委员们做交流电电刑试验,结果表明“电刑可以引起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器官的瘫痪导致快速死亡”。美国最高法院立即认定电刑合法。紧接着爱迪生委托哈罗德·布朗制造了第一把电椅,并想方设法地从威斯汀豪斯的公司买到了三台大马力发电机,旨在一举打垮交流电公司。交流电公司则作了一系列的反击,包括上诉最高法院认定电刑违宪,残酷且不人道,但在这一点上,交流电公司最终败诉……
第一名被处电刑的犯人是用斧子劈人的弗朗西斯·凯姆勒,他死得非常难看,几乎让所有在场的人都几下不了台。于是爱迪生之流又进行了无数次的技术改进,结果发现:1900伏的电压与7.5安培的电流配比是最佳的死亡选择。
电椅被美化了,但爱迪生的直流电公司仍是交流电公司的手下败将。市场始终钟情于有巨额商业利润的一方。
电刑也是一种奢侈的行刑方式,仅比毒气室行刑费用稍低。《迈阿密先驱报》披露,各州的电刑费用不等,多的将近六百万美元,少的也不会低于三百万美元。
二十六、死亡注射
断头台是机械学进步的产物,而电力的使用制造了电椅,化学的的发展产生了毒气室。之后,人类在寻求“死刑的人道主义”过程中又找到了死亡注射,1977年,它成为合法的行刑方式。1982年首次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州使用。
行刑过程是通过一至二次静脉注射,向犯人注射有迅速麻痹效果的巴比妥酸药剂,这种针剂由三部分组成:使意识丧失的硫喷妥酸;麻痹心脏和终止肺部活动的溴化双哌雄双脂;导致心脏停止跳动的氯化钾。
事实上,仅仅是人道主义的原因并不足以导致死亡注射的推广,经济因素才是最重要的,在美国,行一次注射的费用便宜到令人不敢相信的地步,仅为几百美元。
历史上第一例死亡注射的犯人名叫查利·布鲁克斯,死于1982年。过程如下:“监狱长下达了死刑的命令……当透明的液体进入布鲁克斯的手臂和身体时,他一直睁大眼睛,他的目光充满了紧张。突然,他开始喘气,透不过气来。尽管被皮带绑着,但他的右臂仍剧然地抖动。他随后打了个大呵欠,最终闭上了眼,困难地又喘息了十五秒……
纵观历史,人类在致死同类的艺术上是否已穷极了想象?但不管怎么说,如今的刽子手多数已摆脱了血淋淋的场面,身穿白大褂,手执注射器的他们,行为优雅地送犯人上路,谁能说这社会不是越来越文明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