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独韵赣之南 这里不只风景好
2012-03-19 17:48 来源:中国城市旅游杂志 打印本页 关闭
我向来是钟情山水的,钟情于那种有灵性、有内涵、有故事的山水,一如赣州的那山那水一样。悠悠一湾赣江水,孕育了一座韵致清幽的南国宋城,见证了一段风云际会的峥嵘岁月,浸润了一方色彩斑斓的客家文化,更滋养了一派峻伟灵秀的自然风光……徜徉在赣州,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能让人感受到摄人心魄的人文力量和自然魅力。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主席当年赞誉的就是赣州这块秀美的土地。赣州因地处江西南部,又称赣南,又因章贡两江在这里合流为赣江,而被誉为“千里赣江第一城”。这座古老的城市,如今山明水秀、人文璀璨,处处流淌着绿色的神韵和彰显着岁月的风流。
走进赣州,便是走进了一道风景线,走进了一个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融,红色文化与客家风情辉映,古朴与现代并存的富丽江城。
感受宋城古韵 江南宋城
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岩
赣州历史厚重悠远,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宋代时期,赣州呈现出“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的繁华盛景,一度成为当时全国40个经济大州和36个大城市之一。迄今赣州保存有全国最为完整的宋城文化景观和建筑,被专家学者称为“宋城博物馆”。
古朴沉静的古桥、古城,如今见证着市井百姓的幸福生活,八境台、古城墙、古浮桥构成了赣州宋城景观的主要内容。
八境台
八境台是赣州古城的象征,因为登上此台,赣州八景一览无余,所以取名八境台。主持建造八境台的是当时任赣州知军的孔宗瀚,是孔子第四十六代孙。他把泥城墙改建为砖城墙,并建城楼于其上,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受到了朝廷的表彰。八境台踞章贡两江交汇处,“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游人登上凭江而立的八境台,赣州城外的山水田园之美,赣州城内的亭台楼阁之秀,皆可尽收眼底。
近千年的浮桥成为赣州人的骄傲。每当踏上浮桥,不仅强烈地感受到古朴的历史,感受到古老的赣州人民勤劳智慧、追求科学创造、崇尚发明创新的精神,而且还可以在桥上欣赏到赣州古浮桥风光集萃河边的洗衣女,钓鱼翁的英姿,城里人、乡下人进进出出,骑摩托车的、推自行车的、挑担的、背小孩的、走亲戚的、上学的人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画。它也成为连接城乡的纽带,成为赣州市一道特有的风景线,被誉为赣州的一绝。
灶儿巷是古代赣州城最有代表性的街区之一,保留有清代至民国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多处,建筑风格亦呈多样化,在部分街区,还保留有跨街的门洞,充分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多元性。灶儿巷街区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古代建筑相对集中,保存完好,是一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景观价值和旅游观光价值的文化街区。
古浮桥
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的通天岩是华东和华南地区最大的一处石窟寺,也是我国版图上纬度最低的一处石窟寺。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 品,江南著名的石窟艺术宝库。苏东坡、阳孝本、王阳明、蒋经国等历史名人也曾在此留下了众多遗迹。
文因景起,景因文传。郁孤台坐落在赣州章贡城区西北部的贺兰山上,海拔131米,是城区的制高点,以其地山势高埠、郁然孤峙,故而得名。郁孤台在唐代时就有记载,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其中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菩萨蛮》词“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成为千古绝唱,郁孤台也随之名扬四海。登上郁孤台,可鸟瞰古城全景。此外,在赣州苏东坡写下了“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周敦颐写下了《爱莲说》等名篇佳句,张九龄、文天祥、王阳明、程颐等文人骚客,都曾在这留下过政功墨迹。
穿行在赣州的古街老巷,登上逶迤的古城墙,无不让人有一种穿越时空的错觉。古城墙一头系着历史,一头连着现在,古朴与现代相映成趣,让赣州这座城市更焕发出的无穷的意韵。
古色旅游线:赣州通天岩石窟—赣州古城墙—八境台—郁孤台—文庙—南市街历史文化街区—灶儿巷历史文化街区—浮桥
相关新闻
精彩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