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3月20日,王蒙在观看完清明上河园的《大宋·东京梦华》表演之后,做客河南大礼堂,举行了一场讲座。
3月20日,王蒙在河南大学小礼堂举行了一场讲座,以下是讲座全文:
大家好!
我觉得开封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我是第三次来。我第一次来是1987年在这工作的时候。后来是在2009年。开封的名气非常的大。我要说老实话。我当时还不知道有河南大学。今天,我看到河南大学在开封,我心里得到非常大的安慰。开封这么一个伟大的地方,应该有一个很好的大学。如果开封没有河南大学的话,对现在的人来说,太对不起河南了。河南大学在历史上曾经那样的辉煌过。
上一次来的时候,去清明上河园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这一类的演出活动在全国各地本来都很多,我看过杭州的、西安的,也看过北方的,看过好多东西。那次在开封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们唱的歌,不是现代的歌。有些流行歌曲的歌词,写的也很不错。但是毕竟不一样。比如《我的心太软》。我听着总是“我的心太懒”。还有一些,它很流行,但我至今仍然看不懂。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我就在想,月亮怎么代表我的心呢?月亮是凉的,很冷。它离我们很远,有时圆,有时不圆。而且还在不断地走,一会儿又让云给遮住了。反正是如果我追求一个女性。如果她说月亮代表我的心的话,我当场心就凉了。而在清明上河园唱的都是宋词,实景也是当时的场景。它第一个唱的就是:“东方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我实在是太感动了。“宝马车”让我觉得宋朝人坐的都是宝马车一样。马车用不着德国发明,我们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当时,我的眼泪都流下来了。后来,我还写过文章,在人民日报和人民政协上发表。我一听“一夜鱼龙舞”,这是辛弃疾的诗,他除了写战争的诗歌,竟还写过这么柔情的诗。这首诗描写了开封的繁华和欢乐。我就感觉到,那个时候的开封,好像已经进入了全面小康水平。这些宋词凝聚了对这份土地的爱,人们爱这里的生活,享受这里的幸福繁华。
当我听着“宝马雕车香满路”,我当时的想法就是,做一个中国人,而且下辈子还要做。外国有很多好的东西,我一点都不排斥,我一点也不保守,我还喜欢吃洋饭。但是对于这些诗词,如果你没有一颗中国心,你如果不熟悉中国字,这种汉字的综合性和美丽,它的逻辑和结构、它的声音、它的形象、它的含义,你欣赏不了这段话。政协委员的人给我说,有很多老人在看完我写的这篇文章,“下辈子还要做中国人,只为一个目的,为了欣赏唐诗和宋词,下辈子还要做中国人。”看的他们老泪纵横。这篇文章被评为那一个月的最佳稿件。这个最佳稿件不是因为我,都是因为沾了开封的光。我想起1994年我在纽约,当时有一个华美协进社。这是胡适在美国时和一些美国人士联合成立的。它不招生,也不搞研究。主要是帮助一些美国人学习汉语,他们有些人为了传教,有些人为了做生意。都是在那里进行短期培训,就三五次,也有一些长期的,也就一两个月时间。在那里讲一些中国的文化习惯。我在美国讲课的时候,讲完之后,就有一个美国人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爱国呢?在美国,世界各国的人都很多,但都没有中国人爱国,只要一提起中国,感情都显得特别的丰富,而不像有些其他的国家那么漠然。这个问题问的太大了。我当时在思考该怎么回答。我带着稍微半认真半不认真的态度,去回答这个问题。我说,主要是有两条,一条是中国人爱吃中餐。它有一个“中国腹”。再一个是因为中国人喜欢唐诗宋词喜欢汉语喜欢汉字。所以它有一颗“中国心”。中国人对中国的爱,就是一种“心腹之爱”。当时反映还很热烈。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高中入学考试时,有一个作文题:王蒙在美国讲学时,回答中国人为什么爱国时,一是有中国心,二是有中国腹。对此你有何感想,请写800字的文章。他们把作文成绩好的,编了一本集子,出了上下两册书。就像小学生模范作文选。
我今天坐在这里,想起开封历史上的辉煌,看到河南大学学生们精神愉快,身体健康,没有一个面有菜色,半饥半饱的。咱们河南大学这已经不需要精准扶贫了,进入全面小康了,我非常的高兴。看到年轻人,我也受到鼓舞。我不能心甘情愿的迅速的衰老下去,还要再挺一段,还要再阅读。在开封,要熟悉中国的遗产,要好好的吃中餐。不吃中餐也没关系,因为中餐已经吸收西餐的特色了。我现在在很多地方吃中餐,都会有牛排。同时,西餐也中餐化了。
我在这里要和大家共勉,我们要比赛我们的精力,要比赛我们学习的精神,要比赛我们向上的精神。
我愿意和河南大学的学生结盟共进。
(提问环节)
问:您如何看待现在很流行的网络小说呢?
答:网络小说也分为很多种,有些网络小说很优秀,例如《明朝那些事儿》就很成功,很多人喜欢看,甚至连很多领导们也喜欢看,但是,除了网络小说,也应该多读一些经过时间的考验、经过各界的不同的掂量经典作品,有趣味的书、好看的书非常多,有分量的书,能咀嚼的书,有内涵的书,有营养的书也很多,类似的通俗的书我也读,我喜欢看金庸的书,也喜欢看《达芬奇密码》,我也看过《贫民窟中的百万富翁》,但是还是不能和真正的经典相比。郭敬明是比较年轻的,他写东西的语言文字比较注意和别人的不一样。我称之为他的语言文字的陌生化。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本身也并不能说明什么。作家就是writer,没什么了不起的。
问:我们作为年轻的一辈,面对西方学者或西化的东方学者,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上或者所谓科学的立场上,质疑甚至贬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这些年轻的小辈儿该怎么办?”
答: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绝对的,文化的特点就是相互吸收、相互影响的。即使是两个群体,两个国家、两个民族中间有很强烈的矛盾,但是他们在文化上也是互相影响的。举例来说,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矛盾非常尖锐,即使到现在也是如此,但是他们在文化上有很多是一致的,美国人很喜欢吃一种叫做“以色列”的面包,在新疆,这是“窝窝馕”,在以色列,这就是“以色列”面包。还有我们所说的“哈密瓜”,到了欧美以后,这就是“以色列”瓜。
你从意大利进口一万双皮鞋,卖掉一双,还剩下九千九百九十九双,卖掉十双,还剩下九千九百九十双,但是文化交流是什么呢?如果你从意大利学习了做鞋的技术,而又和中国的气候、中国人的脚型、中国人走路的习惯结合起来,变成了中国的制鞋业,这就很难判断它的性质了,你怎么能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制鞋文化呢?你造几十万双、几百万双、甚至几亿双,它仍然是中国人的鞋。需要的是,你能够吸收各种不同的东西。
现在的中国文化也是吸收了各种文化,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我们现在用的一些词,有一些是直接从英文翻译来的,更多的是英文先进入日本,然后再从日语中的汉字进入了我们的语言,我们现在常用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民主’等很多都是从西洋文化中来的。我们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吸收先进的西方文化并不冲突。不管是研究东方的学理还是研究西方的学理,总体的原则和方法论是相通的,都强调文化的交融性、互动性,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创造性地应用外来的文化,使它本土化,使它能够跟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现实、中国的人民相结合。现在的社会不同于以往,文化极端现象也少了,很复杂、很曲折的道路已经走过来了,现在的文化更加开放、更加自信。
问:您如何看待中医的科学性?现在很多人质疑中医、甚至中国的很多学者也这样认为。
答:我个人对中医么没什么特殊的看法,感冒的时候看中医,有急性病症的时候看西医,中医的一些理论听起来很好听,例如相生相克,但是缺少西医的学理性,但是中医几千年发展流传下来,自有它的可取之处,同样,也有很多人批判西医,说西医至少有百分之四十是胡来的,没有学理性,也没有临床证明、没有精确的数字,不知道怎么治的时候就应付病。”
全球十大最受欢迎拍照景点给你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