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游可带上小小的吸奶器,可减少毒蜂毒蛇注入体内的毒素。
秋色如画,市民纷纷出游野外。然而远离尘嚣并不意味摆脱一切烦恼,因为野外的蚊子、毒虫、毒蛇,乃至植物发出的不明气体,都会侵害你的皮肤,轻则长出个包包瘙痒不止,重则皮肤坏死甚至休克。皮肤科专家建议,秋日出游之前应带好多种预防药品,特别提醒不要相信民间传言,用指甲给皮肤包包画十字,以免增加感染的机会。
画十字反而增加感染
在野外的草地、深山、密林里,人们经常被蚊虫咬出一个个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其林介绍,蚊子、螨虫等叮咬后引起虫咬性皮炎,局部可出现红斑、红肿、丘疹、风团,甚至冒起水泡。被虫咬的最大特点就是痒,令人烦躁甚至恶心,游兴大减。
在虫咬之外,野外漆树分泌的漆酚也可让皮肤过敏,有过敏体质者接触后便会产生瘙痒的风团。秋天皮肤变得干燥,老年人尤其如此,出外更容易过敏。
民间流传,只要在瘙痒的包包上用手指甲画上一个十字或者井字,就能消散止痒。李其林认为这种做法不科学,因为指甲锐利容易弄破皮肤,造成伤口感染。正确的做法是尽量把虫子注入的毒液挤出来,以最大限度减少炎症与过敏反应。不幸中招后,可用清水冲洗叮咬过敏处,用肥皂水冲效果更好,因为其碱性可以中和虫子毒液的酸性。
吸奶器大战毒蜂毒蛇
被蜂蜇到,应马上用5%~10%的氨水冲洗。若蜂针还残留在皮肤上,可用指甲或者小镊子取出。为了尽量减少皮肤内的毒液,可以用哺乳用的吸奶器吸出。万不得已不要用口去吸,以免毒液被口腔黏膜吸收或者不小心咽到肚子里。若被蜂蜇了多处,伤者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休克,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被蛇咬伤,首先要看伤口牙印,留下两个牙洞的多数是毒蛇,留下两排牙印的多数是无毒蛇,当然也有例外。毒蛇咬伤后2~5小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全身瘫痪、组织坏死等。此时首先应把肢体的近心端扎住,然后用吸奶器尽量吸出毒液,并且冲洗伤口。初步处理后,应及时将伤者送到医院,用抗蛇毒血清治疗。目前这类血清都是多价的,即不一定是针对某种蛇毒的特异解药。当然,如果明确是什么蛇咬的,又找到对应的特异血清,自然效果最好。
预防:多带药物有备无患
李其林建议,秋日出游不要到潮湿、阴森、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去,因为那里多有蛇虫出没;旅游期间多喝水以减少皮肤干燥;尽量穿长袖衣服,戴上帽子还可把飞虫吸引到帽子上去;准备好肥皂以及如下药物:激素皮膏、痱子水(炉甘石洗剂)、氨水,以及一些口服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片、咪唑斯汀片等。(文/记者伍君仪 通讯员胡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