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位于武汉市汉口中山大道六渡桥、一段长约200米的供水管道退出运行,与普通管道不同的是,这段管道建于清朝光绪34年(1908年),宣统元年(1909年)通水,运行至今已106年。这种管道的“扎实”之处在于,这么多年,水务部门一直没有管道维修和爆管的记录。(5月22日《长江商报》)
这段修建于清末、历时106年的供水管道将光荣地“退休”了,它俯身地下输送饮水时鲜为人知,但它将结束使命推出历史舞台时,用一种别致的方式让人记住它的存在——零爆管维修记录!它的坚韧令见惯通水管道爆裂的市民耳目一新,也激活了人民对商业道德的鲜活记忆。
有人试着分析这段清末时期的供水管道无爆裂的原因,说这段供水管道是进口英国的,英制供水管道技术佳、质量高、管壁厚,所以才持久耐用。这个解释看似有道理,其实很牵强。供水管道的确是进口英国的,但我们现在的供水管道制造技术远强于100多前的英国,可是,我们的供水管道呢?除了一些是施工机械碰触造成的爆裂,也有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因的爆裂啊,那么,这些找不到原因的“管脆脆”又是怎么回事呢?显然,唯一能说得通,就是修建商在选材时做了手脚,没按标准购置,或者供水管道制造厂家偷工减料了。
和供水管道同样重要的是排水管道。每年夏季,暴雨都会拷问南方城市的排水系统。城市排水系统很广,但排水管道也是其中不容忽视的一环。试想,如果排水管道质量不合格,中间出现破碎,必然导致淤堵,流通不畅,路面积水就无法排出,造成城市内涝。因此,我们痛恨修建商在供水管道、排水管道上做手脚的不法行为。他们想方设法地躲避监督,购置次品供水管道,节省修复供水管道费用,中饱私囊,怎能不令人愤慨?
我们为清末的这段“百岁管道”点赞,因为流淌的是商业道德血液,也希望借此给那些利润熏心的不法修建商敲敲警钟,你们也要让自己修建的供水管、排水管流通道德的血液啊!(黄齐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