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超标”风波折射监管缺位

2017-12-15 09:30 来源:北京青年报

  近日,大型租房平台自如身陷“甲醛超标”风波,不少租客反映入住后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还有少数租户被医院诊断为“疑似甲醛中毒”。一名网友说:“我也是住了三周,结果昨天检测发现有关数据超标四倍!找他们解决,他们也不退房租。”新华社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网友举报的问题属实,北京自如多套出租房都存在相似问题。

  房屋出租现在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在一些平台眼里,这样的市场只是自己的蛋糕而已,其中的“味道”,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不会设身处地为租客的健康着想。主要原因在于,行业内还没有规范的装修标准,更没有健康安全方面的评估限制,只要房子装好了,对他们来说就等于蛋糕出炉了,只要租客交了钱,就OK了。不管租客是否能忍受这一切,对平台来说,收到房租才是最重要的。正如一些人所说:空气有没有危害“主要看身体状况”,这就是他们的无赖逻辑。

  可想而知,这次曝光会给这样的平台带来一些触动,起码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会解决好现有的问题,但这并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路径,因为这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权宜之计,而没有触及到他们巨大蛋糕上的长久利益。“装修完最多三天就出租”,这只是问题的表层部分,更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这一角冰山之下,那就是在整个装修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否健康环保,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而这些都是租客自己难以辨别的问题。

  家里装修过的人都明白,在材料的选择上可以隐藏很多猫腻,符合标准的材料价钱肯定高,那些三无产品价钱肯定便宜很多。这种情况下,靠平台自己的自觉自律或者良心发现,能使用好材料吗?如果装修公司在过程中植入了劣质含毒材料,根本就没人可以发现,而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别说通三天风了,就是通三年的风也不管用,只要植入的那些毒材料在,十年也排不出去。

  在目前一些平台,对房屋的装修完全没有硬性标准可言,也没有哪个政府部门对此进行了必要的监督和验收,因为在现有法律规定中,出租房被划定为“个人类别”属性,不属于公共场所,出租房的装修也就成了监管的盲区。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虽然从产权上说出租房不具有公共属性,但这些房子装修后却是面向全社会出租,因而它实际上也就有了公共产品的属性,应当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将这样的房屋纳入公共产品范畴。

  只要确定了公共产品属性,政府相关部门就有权对出租房装修过程进行必要的监督和事后验收。而在装修之前,相关部门还可以比照公共产品的招标形式,监控平台的招标过程,要求不能只以价格因素来确定招标结果,使租房平台在装修材料选择上面临严格的管控压力,最大限度杜绝劣质装修材料的使用。

  这次发生的自如平台 “甲醛超标”风波,折射了政府相关部门如何依法介入出租房监管的制度性问题。

责编:张迪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