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鞭炮(网络配图)
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物质匮乏,经济落后。但回忆儿时的春节却是年味十足,回味无穷。每每忆起那时的春节便有一股久违的亲情涌上心头。
小时候我们家的生活很艰苦,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吃地里种的菜,吃粗粮,平常很少能吃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肉;但就是这些粗粮蔬菜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每到过年,母亲总会用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零花钱给我们扯上几尺粗布,熬夜裁剪、缝制,让我们几个大年初一高高兴兴穿着新衣去拜年走亲戚。一套衣服老大穿小了,老二捡老大的,依次往下推。
压岁钱(网络配图)
儿时,要问我最盼望什么,我的回答是最盼望过年,因为过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放鞭炮、挣压岁钱、堆雪人、打雪仗、买新书、买新书包、可以痛痛快快玩上几天!如今的小朋友再也体验不到我们那个年代过节的兴奋,因为当下物质极为丰富,那些在过去只有在过年才能享受到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穿的现在平时都能拥有,他们平时就有新衣服穿,好东西吃,还有各式各样的玩具,实际上是天天在过年!
小时候,由于家在农村,家境贫困。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有多余的钱买故事书,于是就盼望过年抓压岁钱买故事书。过年我渴望父母亲领着我走亲戚(那样可以抓到压岁钱)、如果父母亲带哥哥走亲戚不带我我还挺有意见。记得那时过年大人给压岁钱一般是1角或2角钱,遇到有钱的大人给个5角钱已经很不错了,有时遇到条件好的亲戚给大面额1元,这1元钱回家还要交给妈妈保管,待开学后交学费。剩下的小面额的1角、2角钱由我支配,于是我就把1角、2角的压岁钱小心收藏起来,待开学后急切地跑到书摊买回我心仪已久的故事书,那些故事书已被我期盼几月之久,现在付了账可理直气壮地拿回家去放心大胆去读,再也不用在每天放学后或周日到书摊蹭书看,时间久了光看不买还遭到卖书人的白眼。
年夜饭(网络配图)
由于过年玩具少,放鞭炮便成了我过年最快乐的事情,鞭炮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奖品,父亲给我们兄弟两个立下规矩,谁考试成绩好,便在春节获得一挂小鞭奖励,于是我与哥哥在学习上暗暗较劲、你追我赶,好以良好的学习成绩换取鞭炮。再一个来源便是趁全村人放炮之机,跟着小伙伴一起去抢炮、拾炮,只要听到谁家院内鞭炮一响,我们一群小伙伴便争先恐后地鱼贯涌入这家院内,待鞭炮炸完,我们便各显其能,你拥我挤地捡拾地上没响的哑炮及断捻的小炮,有时甚至在别人家院内等着人家放炮,有一次,邻居家放炮,炮炸的很净,别的小伙伴都回家吃饭去了,这时我仍在细细搜寻,突然我发现在粪池上(过去的粪池便是现在的垃圾池),有一个大炮没响,我欣喜若狂,赶忙抓在手中,这时我忽然听到妈妈喊我吃饭,我便手攥哑炮往家奔去,随知,这个该死的哑炮突然在我手中爆响,顿时我的无名指与小指被崩得乌紫烂青,凸起两个血包,我慌忙把手指含在口中,到屋后我也不敢吭声,直到夜晚实在忍不住了才告诉妈妈……
逛集市(网络配图)
那时候过年家里虽说穷,但父亲仍将平时积攒的零钱拿到集市上购买廉价的白酒,为的是过年招待客人,我印象最深的当时购买的白酒是高粱大曲;那时我家有一台破旧的红灯牌半导体收音机,除夕夜晚我们全家吃罢饭,便聚在一起听收音机。母亲则在昏暗的灯光下给我们缝制初一早上穿出去拜年的新衣服。初一一大早一个庄的老少爷们出东家入西门拜年送祝福,那时拜年最流行的一句话便是过年好!这便是七十年代的我记忆当中的春节缩影,也是我记忆最深的春节。
到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春风吹来了,不用再吃“大锅饭”。我们全家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在属于自己家的土地上耕种着希望,生活逐渐富裕起来。八十年代的春节过得热热闹闹,年夜饭餐桌上鸡鸭鱼肉多了起来,初一早上待客的果盘也丰盛起来,过年放的鞭炮也较70年代的长了,抓的压岁钱也出现大面额的,譬如10元、20元。1985年春节前夕叔叔家将淘汰的一台半旧的牡丹牌黑白电视机送给了我家,那年的除夕夜我们全家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快乐地迎来了春节。从此每年年三十阖家一起看春晚成了我们家最欢乐的时刻。
九十年代我们农村人腰包鼓了,生活水平更加提高了,平日里不愁吃不愁穿,对于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期待了。但过年风俗保留的很好:放鞭炮、串门走亲戚、拜年,年味很浓。1990年姑姑将一台半新的金星牌彩电送给了我家,那年的春节看春晚带彩的节目特别兴奋。那时我在中学学习,过年抓到了大面额的压岁钱(50元),但已经没有儿时那么兴奋了!那时过年送祝福实兴送贺年卡!
过年时的超市(网络配图)
到了21世纪的春节,年味越来越淡,对春节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过年用的水果整箱整件往家扛,食品包括鸡鸭鱼肉在超市里一站购齐后保存在自家冰箱内,馍是街上买的,饺子、汤圆或在街上买或在超市购得。花钱能够买到的,就不必浪费时间和力气自己动手。现在的人们,天天穿新衣服。大人孩子不再为了穿新衣服而盼望过年。去酒店吃年夜饭已经成为常见的春节时尚,各大酒店的年夜饭都需要提前半个月订,要不然就没了位置。过年的压岁钱也水涨船高,相互攀比,已经失去压岁钱的原味成为一种负担;人情味淡了,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过完年了,那时的春节,物质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年味却是一年比一年淡化。
2015年的春节给我一种清新的感觉,党中央大力反腐、提倡节俭,那年的春节过得节俭而温暖。过节检查、各类评比达标的少了,单位过节迎来送往的现象不见了,饭馆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不见了,过节突击发放财物的现象不见了!过年放鞭炮、串门走亲戚、拜年,年味又浓了起来。忙碌了一年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踏上回家路,与家中父母兄弟姊妹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尽献孝善之情,尽显兄弟姊妹情深!看2015年的春晚,出现了一些体现正风反腐内容的节目如小品《投其所好》,相声《圈子》、《这不是我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作品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引起人们的反思与警醒。
今年的春节过得祥和幸福,新春送祝福,贺年卡、明信片逐渐淡出,取而代之的是手机微信传递真情祝福。与往年不同的是由于政府推行县城建成区禁售禁燃烟花爆竹规定,“三十夜晚看春晚”再也不用担心被振聋发聩、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惊扰,初一至初五走在大街上再也不用提心吊胆防范街头巷尾捣蛋孩子的野蛮炮仗;空气中少了刺鼻的火药味,环卫工人再也不用为清理四处飘散、支离破碎的烟花爆竹碎片而劳心伤神,医院里收治因燃放烟花爆竹受伤的人员较往年大幅度下降;只是辛苦了街道办事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为做好禁放工作放弃春节休息时间,昼夜看护,恪尽职守,令人景仰,让我们为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点赞!
改革开放已经三十九年了,在这三十九年里,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变得越来越繁荣,农村变得越来越美丽,交通变得越来越便捷,人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富裕,每年的春节也必将越来越丰富多彩,传统风俗与现代元素结合的春节也必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李永君)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