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驻马店讯(记者 杨晓)眼下,在联合国地名组织命名的“千年古县”河南省汝南县,一个个富有深厚底蕴的历史文化景点如同散落豫南大地的明珠正被旅游这根红线有机的串起,以夺目的光辉靓丽中原。
天中山文化园:正忠文化的鲜活标本
关于天中山历史的记载,来源于《汝南府志》:“周公考日影,求地中,广建圭表。三临汝水之滨,唯见此处无景,遂筑土垒石以记之,名曰“天中山”。由此,天中山成为天下之中的标志。更让天中山扬名海内外的远不如此,唐代大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为了大唐一统江山,不顾年老体衰,只身奔赴蔡州(汝南)劝降叛将李希烈,最后反被叛贼一条白练缢死蔡州龙兴寺内。尽忠前亲手书写的“天中山”碑文连同颜氏忠心爱国的壮举,又使天中山声名远播。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自然催生了以正忠文化为主题的天中山文化园旅游景区。
天中山文化园位于汝南城区西北部,占地近800亩,2002年投资建设,2012年6月20日正式开园。天中山文化园景区结构是以天中山为中心,以祥瑞大道和天中大道为轴线,分为四个文化景观区。尤其引人注目的依然是高约22.5米天中山。山体基座是璇玑台和铜圭表,山前的九州广场呈外圆内方,南接天中大道,北通上山主道,形成一个独特的水中广场,表现了古代天圆地方、大地漂浮水面之说。
天中山文化园北侧1.5公里处为天中山遗址。遗址内有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文一通,天中书院阁楼一座,周公测影台遗址,禹贡九州图石刻,还有两组分别为韩愈、段文昌所撰写的平淮西碑,真实再现了已经淡去的历史风云。
宿鸭湖风光:孝悌文化的历史遗迹
董永卖身葬父,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一个孝行故事。这个故事与汝南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在方志《《汝南府志》》有这样一段记载:董永,后汉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父亡无以葬,乃从人贷钱一万,曰:“后无钱还,当以身作奴。”葬毕,道遇一妇人,求为永妻,永与俱诣钱主。令织缣三百匹以偿。一月而毕,旋辞去,乃曰:“我天之织女,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言讫,凌空而去。后,董永带子迁居安陆(今属湖北孝感)。至今,在汝南境内宿鸭湖畔,还遗有与董永遇仙故事相关的地名,如:董永遇仙处、仙女桥、董会村、仙女坟等。为了弘扬孝悌文化,汝南县以宿鸭湖为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了宿鸭湖风景区。
宿鸭湖风景区位于县城西20公里,素有“人造洞庭、豫南明珠”美誉。库区堤坝长37.2公里,面积239平方公里,库容8.2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715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堤坝最长的平原人工水库和国家水利风景区。 2001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汝南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南北35公里,东西15公里,共26万亩。目前,在湿地西部营造6万多亩生态公益林,芦苇恢复到上万亩,环湖翠柳几十万株,湿地生态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宿鸭湖冬天蓄水用于灌溉、养殖、发电、候鸟越冬,春天放水利于防洪,每到春天,几万亩滩涂变成了草原,展现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的景观。这个季节来到宿鸭湖,驰骋在辽阔的草原,聆听牧民的歌声,寻找到那久违的归去来兮,如沐春风、洗礼心灵。据统计,保护区共记录鸟类13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3种,二级21种。宿鸭湖湿地已成为珍禽王国、候鸟天堂,每年来这里越冬的野鸭几十万只,大雁6万多只,天鹅几千只,构成了中原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南海禅寺:佛教文化的传承依托
在汝南历史上,佛教文化占有一席之地。自初唐至清嘉庆年间,汝南共有寺阁庙庵88处,亭阁楼堂91处。其中,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45年)的南海禅寺,“宝刹崚嶒,琳宫璀璨,水碧空翠,清波铺芙,湖光塔影,雄蝶倒漾”,历史上被誉为誉为汝宁府第一佳景。
1994年,台湾著名高僧明乘法师投资近4亿元,在故乡汝南重修了南海禅寺。2007年10月12日,南海禅寺正式对外开光开放。目前寺院占地600余亩,建筑结构严谨,构思奇妙,宝刹宏伟,琳宫璀璨,气势恢宏,被誉为亚洲最大的佛教寺院,2010年荣膺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景区由山门群组、十二牌坊、世纪和平钟楼、白圣舍利塔、寺院主体等建筑群组成,规模宏伟,气势非凡;重彩装饰,金碧辉煌。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建筑面积10亩,高43米,规模超过了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和山东孔府的大成殿,是目前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的佛教殿堂。殿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高21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室内铜雕鎏金坐像。天王殿、观音殿、文殊殿、普贤殿四大配殿,两重飞檐、高大雄伟。南海禅寺北山门牌楼长50米,高31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牌楼式山门。在山门内长500米,宽20米的甬道上,自北向南依次按12生肖、12菩萨建筑了12座花岗岩牌坊,风格独特,巍巍壮观。庄严的寺院,美妙的风景,吸引无数礼佛观光之士来此观光旅游,成为天中礼佛的胜地、中原旅游的热点。
梁祝故里:爱情文化的完美再现
《梁祝化蝶》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之一。其故事中主人公的原型及故事的发生地就在汝南县。2005年12月,汝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2007年7月19日,梁祝故里——马乡镇被河南省民政厅更名为梁祝镇。在梁祝故里及周边乡镇现有梁祝墓、梁庄、祝庄、马庄、红罗山书院、鸳鸯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桥及梁祝老师的墓地邹佟墓等遗址。
为了保护开发好梁祝文化,近年来,按照《中国梁祝故里旅游区详细规划》,当地政府充分考虑了梁祝故里的原有资源和风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展了启动建设的相关工作,新修了通往景点的道路,对梁祝墓进行了修整和保护,疏通了环绕红罗山书院的水道,修整了书院门前小桥,重修了仿古梁祝井亭,新建了梁祝故里大型牌坊。同时还推出了具有当地风情的歌舞、梁祝小调等农家节目,全力打造民俗风味浓厚的旅游文化。
一处处遗址,一帖帖真迹,引来四方游客驻足观看,颔首沉思。同时,散漫的景点布局也给汝南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一个新的开发课题:发展全域旅游,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形成一个熠熠生辉的旅游观光圈。
近年来,围绕全域旅游这个主题,汝南县委、县政府集中力量对县境内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按照《汝南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完成了莲花广场、旅游商品和素斋一条街等建筑工程,实现了南海禅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以汝河故道为依托,以梁祝大道为轴线,整合天中山文化园、天中书院、鹅鸭池、后龙亭、北门里5个区为天中山文化旅游区;现已在相关景区建成三星级和准三星级宾馆4家,二星级标准宾馆5家,各类快捷宾馆8家,旅行社4家。
谈起下一步打算,汝南县旅游局局长黄克锋坦言,汝南旅游资源丰富,我们将不负先贤对我们的厚爱,全力依托汝南丰厚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创建天中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开展“全城域”旅游区建设,力争把汝南打造成为天中文化旅游名城,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全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十三五”末,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亿元左右。
具体到汝南旅游的未来规划,汝南县委书记彭宾昌成竹在胸,如数家珍:围绕《汝南十三五发展规划》,汝南县旅游业将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以文化为灵魂,全面加强旅游景区整合,逐步形成以“一心、一带、四区、两环、多点”的旅游发展格局。“一心”即汝南城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新增建游客集散中心)。“一带”即汝河古城水上休闲观光带。“四区”即南海禅寺宗教文化旅游区、天中山文化旅游区、梁祝故里旅游区、宿鸭湖生态旅游区。“两环”即汝南绕城水系旅游观光环和绕城乡村旅游观光环。“多点”即梁祝文化点、汝南古城文化点、环湖美丽乡村景观点等。通过这些区、带、点的有机联结,积极推进“旅游+”,使旅游业与多业融合,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驻马店新闻热线:0396—3599908)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驻马店频道”公众号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