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以变俱 乐与时化----再谈书画家王子和先生作品观感

2017-01-06 16:04 来源:映象网

  我常以为:每个画家的笔下都应有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表现,如果说一个画家没有现实感悟,我看不是他真的没有,而是他也许还没有用心“留意”、创作中还没有“重视”。观赏著名书画家王子和先生的近作山水和人物系列,不由得让我感受到现实主义题材的呈现价值,并由此产生些联想。

王子和先生作品     王子和先生作品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就近当代中国画史而言,曾经有无数艺术家创作过许多现实主义题材的经典之作。如黄宾虹、傅抱石、张大千、李可染等大师的作品,他们源于生活、贴近现实,与社会发展、人民关切、时代追求息息相关,善于从现实中摄取创作元素,紧扣着艺术发展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脉搏。早在1855年,法国现实主义画家尚弗勒里在发表的现实主义宣言中提出:艺术应真实地表现当代生活。他认为现实生活本身便是最适当的题材来源,坚持表现当代生活,并以人文关怀的姿态描绘自然和社会形象。20世纪之初,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豁然醒悟到社会发展乃至整个客观世界,都可以实证地认识、科学地把握。此后,具有科学和民主思想内核的写实绘画便在我国盛行起来。其间,徐悲鸿的现实主义主张,也为20世纪中国画的变革提供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在某种层度上影响了这个世纪人们对中国画的认识。今天,现实主义作为一种美学观念已牢牢的生根于中国绘画艺术之中,我们不难发现身边存在着众多现实主义画家的身影。就王子和先生的山水和人物作品的精彩呈现来看,它标注了以现实主义思想描绘家乡、描绘祖国是一条最为阔广的阳光大道。

王子和先生作品     王子和先生作品

  与此同时,我们知道没有现实主题和主调的绘画作品也是缺乏生命力的。王子和先生的画作除了有浪漫主义表现之外,更多的作品是有鲜明的现实主题和主调的,从他创作的系列作品中我看到了,他的山水画《轻舟已过万重山》大气释怀,花鸟《千树万树梨花开》浪漫传情,是对盛世中华的讴歌,是对美好未来的畅想,准确地描绘了时代的气息,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常给我一种恒久的感动和追往。更为可贵的是,这类现实主义题材,又不同于一般意义或是纯政治影响意义上的写实主义绘画,而是对自然和社会的真实描绘,印象中其用笔质朴趋古拙,线条老辣挺健,用墨丰富洁净,设色明暗蕴古,画意空灵而静穆,顺势点、染、皴、擦出一种浑然朴实而又雅致俊秀的细腻效果,能够在侧重于中国画本体风格的过程中,透过意象表达写实,再如《观沧海》、《桃花溪涧》等山水画面中的飞瀑穿冲、炊烟慢舞、茅舍古朴、拱桥隐约、渔舟轻荡、静水澈明,皆有一派清润秀妍景色,大可以视为真实的写实,记着,这是中国写实,因为此种美景就在你我的身旁,就在你我的家乡,和我们的心灵始终紧紧相偎。我觉得这是真实中的意境,也是意境中的真实,让人沉醉在恬淡和悠然之中,尽情展开对美好生活的遐想。他的人物画《松下对弈》用笔洗练,气韵生动,以形求神,刻意于内,尤其以精湛而出神入化的线条为支撑,善于把控水、墨、色的协调和融合,注重审美品位和复合意境的追求,在无声的画图中诠释着人物肉体掩盖下的灵魂的真实;看似古风横溢,实质今韵凝练,这是对“礼以变俱,乐与时化”最含蓄、最精准的解读。

王子和先生作品     王子和先生作品

  真正的画家心灵是纯净的。正如文化学者苑林刚老师所表述的观点那样,只有在心灵纯净之上才有可能得以升呈为一种“心灵文化”。家乡故园的“残梦”给了先生童年的记忆和成长的体验,这是他精神品格与艺术思想神秘的“智”库和珍贵的“知”源。那种对家乡根深蒂固的执着关切,表明:残梦尤在,残梦不残!他的梦已经归结于他的心灵,成了个人的心灵文化,并由他的画笔生成为心灵艺术;让我们看到了一名老艺术家由心灵文化进入心灵纯净,再从心灵纯净到心灵诚信的坚守。

责编:张亚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