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最美“钓鱼哥”勇救落水女童

2014-05-23 10:23 来源:平原晚报

  当天气温低,身体进了冷水后,张琳高烧40℃,请了四天假,才刚刚回到工作单位。公司办公室主任张鹏举介绍,张琳在单位做焊工,一直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前几天突然请了几天病假,但从来没有跟公司透露过是自己救了人。“身边居然有这样品德高尚的员工,我们很是自豪啊!”张鹏举说。

  该公司董事长张先生表示,明天会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表彰张琳的英勇行为,号召广大员工向张琳学习。

  女童落水事件警示

  记者在梁任旺村的鱼塘前发现,该处有数个大型鱼塘,其中两个就在落水儿童家门前10米左右。鱼塘周边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也没有关于提醒的安全警示牌。周围来往许多嬉戏的儿童,若家长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发生溺水事件。周围的住户向记者抱怨,村委会把鱼塘承包给别人,却连一个最基本的围栏都没有,家里有孩子,每天都是提心吊胆,寸步不离孩子。忙起来稍有放松,孩子就会跑到水边。

  家庭监护不力 安全教育缺乏

  每年夏季暑期都是孩子溺亡、落水的高发季,近年来发生的溺亡事件中,大多发生在市郊、农村。事发时,基本都是孩子独处。该村村民告诉记者:“不像城市里的孩子到处有游乐场所,农村孩子能出去玩儿的地方比较少,一般河流、鱼塘、水沟会成为他们的游乐场。部分孩子缺乏安全教育,无法察觉未知的危险,加上家长的放任,发生儿童落水的事情也不足为奇。”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事发时,落水女童和另外一名邻居家3岁男童,均由奶奶照看。在农村,多达80%的孩子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这些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精力、体力有限,防止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无法完全避免孩子遭受伤害。往往这些监护人文化水平有限,对孩子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教育。溺水、落水自然常有发生。

  该事件发生一周以来,至今孩子父母对女儿落水完全不知晓。奶奶惴惴不安地说:“不敢说啊,不敢说,要是儿子儿媳知道我让孙女掉进水里,还不得跟我没完啊!”农村部分年轻人很早就做了父母,但是心智并未提升,过度依赖父辈看护孩子,也是造成该类事件不断的原因之一。

  鱼塘承包人安全防护意识淡薄

  记者观察到,鱼塘周围无任何围栏防护措施,在村民聚集地连最基本的铁丝、栅栏隔离都找不到,鱼塘就在村民家门前,水湿路滑,成年人都不能保证不会失足落水。整个水区管理不严密,鱼塘周边有四五条通道均无安全防范设施。村民希望能够在鱼塘周边,设置醒目且儿童易懂的标识,安装防护和急救装置,安排巡视人员加强来往安全巡查。

  记者找到这几个大型鱼塘的承包人询问女童落水事件,陈姓承包人说:“没听说有人落水,50多年来,从我记事起,这就是鱼坑,没有听说谁掉到水里。”记者问为什么不设置一些基础的安全防护设施,若发生溺亡事件,是否能够承担责任?陈姓承包人沉默不语。

  记者离开前,该承包人依旧声称,水塘是自己向村委会承包的,个人不会加装安全设施。对于未来该鱼塘周边的安全隐患,记者表示担忧。

  ■记者手记

  儿童落水时,身边岂会总有英雄?

  每年夏季一到,部分农村地区总会发生未成年人溺水死亡事件,一些没有任何安全防线的池塘、水沟、河流成为吞噬孩童生命的“黑洞”,记者走访我市的部分农村发现,不少池塘无警示标志,无安全防护设施,凭肉眼不能目测水的深浅,在这些平静的涓涓水流中暗藏致命“杀机”。

  而家长忙于劳作,对孩子疏于教育和看管,鱼塘承包人对于安全设施的冷漠,更是加剧了儿童溺水的发生概率。梁任旺村的女童是幸运的,她遇到了见义勇为者张琳,避免了一起家庭悲剧,但是记者需要提醒广大家长:当儿童落水时,身边岂会总有英雄?希望家长、农村管理部门能够重视起来,共同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安全地成长。

责编:李文丽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