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团与花鼓戏传承人合影
映象网商丘讯(记者 尚海东 通讯员 刘亚兵 胡鹏飞)2016年8月24日,商丘工学院 “民间艺术家”采访团一行五人在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帮助下赴虞城县郑集镇寻访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
据传,花鼓戏起源于唐代中期。据《河南曲艺志》记载,清乾隆年间,夏邑申怀德等人赴砀山学艺归来,豫东始有花鼓。由民间小调及本地地方剧种演变而成,形成时期应为清末。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电视等各种娱乐方式的普及、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由此导致的群众欣赏口味的改变,使这一地方剧种逐渐没落,一度处于濒危状态。2009年,这一古老稀少剧种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抢救性发掘。
花鼓戏作为一种地方戏、小剧种,其产生、形成、发展的历史应与中原文化的发展历史紧密相连。因为没有充足的历史文献资料证明以及相关依据,花鼓戏的历史渊源还不能轻率地做出准确的结论,只有从当地艺人传唱的剧本《孔萝记》、《王三娘剜菜》以及清末民国期间汪青山、闫宗礼、杜怀胜等演唱花鼓戏中得到了解。据花鼓戏传承人叙说,虞城县的花鼓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上世纪四十年代以后,花鼓戏更加活跃,虞城民间成立了十多个花鼓班子,大多都以班主所在地名命名。如现有的三庄乡的河底村、杨集乡的李油坊和李老家胡楼村花鼓戏班子。
花鼓戏表演道具
花鼓戏脱胎于民间歌曲、民间舞蹈和民间小调。是在丑、旦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丑旦的演唱基础上加入了小生的行当。男演员着装一般为头巾、上衣、彩裤、靴子等,称之为鼓架子;女演员着装为假发、头饰、上衣、彩裤、裙子、拐子(脚跷)等,称之为“妆”;道具以扇子、手绢为主。剧目也从原来的折子戏逐渐演变成故事完整的剧本戏。随着剧目的增多,角色行当的扩展,声腔的完善,最终成为一种表现力丰富、生活气息浓郁的地方戏曲剧种。
花鼓戏班子演员一般七至八人,偶有六人,故而艺人“有七紧八松六抓瞎”的说法。乐器以打击乐为主,领奏乐器为花鼓,伴奏乐器大锣、小锣、梆子、手镲,无弦乐。其表演内容多为男女爱情故事,如《王二姐思夫》、《吕洞宾戏牡丹》。花鼓戏的表演形式比较简单,但风格独特,它是先表演一套舞蹈,后再说唱。舞蹈动作根据民间生活提炼而成,如“端鞋筐”、“背柴”、“担挑子”等,把这些舞蹈联缀起来即为艺人所谓的“跑场子”。演出场地设一张桌子,一领苇席,几条长凳,所以民间谚语云:唱花鼓,不用提,一桌几凳一领席。唱起来用梆子打节奏,开头、间歇、收尾俱用锣鼓填衬。常用板式有[清板]、[寒板]、[飞板]、[栽板]、[悲中板]、[直板]、[五字崩]等,另有[靠山红]、[八句娃娃]、[十二句山坡羊]、[货郎调]、[六句赞子]等,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其唱腔温柔、缠绵,语言风趣幽默,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传统曲(书)目有《烟花记》、《花庭会》、《摆碟子》等,建国后演唱了《新旧军队大不同》、《互助合作好》、《宋美玲哭徐州》、《挑对象》、《淮海战役》等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
花鼓戏以唱为主,符合中国诗歌的平仄规律,唱起来字正腔圆,吐字清晰,唱词多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具有通俗易懂、诙谐有趣、豫东口语化的质朴风格。拖腔上灵活的使用衬词也是花鼓戏的特色之一,衬词主要有句尾的“咿”或“呀”等。道白口语化,适当运用梆子或锣。
二十世纪80年代,花鼓戏在发展和改进伴奏形式上不断受到外界影响而变更,乐队加上了弦乐伴奏(软乐器),开始使用匀谱,伴奏员素质有所提高,阵容整齐。乐器增加了二胡、笙、笛子、唢呐等,这是花鼓戏最为鼎盛的时期。花鼓戏的剧目多取自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通俗话本,表现内容多为抨击封建伦理道德,追求婚姻自由,要求个性解放,歌颂劳动人民等。
一种戏曲,一份故事,一个剧种,一篇传奇。当谈到传承问题,老师们告诉我们说:“现在喜欢唱戏的人虽然越来越少了,但不能让这么好的剧种在我们这一代就消失了,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收徒弟,教儿女,把花鼓戏传承下去。”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