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吟千古 心语自然——对话古琴艺术家李双序

2014-06-19 13:23 来源:映象网

古琴青年艺术家李双序

古琴青年艺术家李双序

古琴青年艺术家李双序

古琴青年艺术家李双序

古琴青年艺术家李双序在抚琴

古琴青年艺术家李双序在抚琴

  映象网商丘讯(记者 曾岩 胡倩 文/图)雾霭飞瀑闻知音,琴吟千古钧天坊。清风拂来,浅浅的阳光穿透雾霾,洒射在李双序身上,宛若他指下撩人心魂的古琴弦,斑驳摇曳之间,天地阴晴圆缺、人间悲欢离合便已在琴声中如泣如诉、似喜似悲、半欢半愁地让人思绪翩翩,情难自矜。

  “能从琴中悟得不卑不亢、荣辱不惊的清虚境界,才能算是识得古琴并与之有缘之人。”曲终身起,李双序含笑邀记者品茗细谈。

  这里是李双序的古琴工作室。宽阔的室内,秦汉风韵的琴台,唐宋遗风的茶几,玲琅满目的古琴悄然布满四周墙壁。清茶一杯,李双序与记者娓娓叙说着古琴的前世今生。

  识琴——瑶琴非乐器 抚琴亦悟道

  “如果仅仅把琴看作是一件乐器,那就大错特错了。”李双序说,古琴是中华文化的精魄。传承至今几千年,有瑶琴、玉琴、七弦琴等别称,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我们所言的琴棋书画,琴列四雅之首,这里的琴就是瑶琴。而众所周知的“知音”源起,也是因伯牙子期的琴缘。

  李双序认为,从中国历史进程来看,乐与祭祀先祖、国家大典密不可分。礼乐,是一个王朝鼎盛与否的重要标志。礼教化臣民,乐正声修身,一旦礼崩乐坏,则是国家衰亡、社会堕化的前兆。而这里的乐,既指演奏的乐器,也有演奏的曲目。琴则是当仁不让的乐器之首。

  对中国文化而言,儒释道交互积淀,相融其中。李双序说,琴瑟和鸣,万物井然。古琴的声音清微淡远,中正平和,包含了儒家的克己复礼、佛家的大彻大悟、道家的无为而治,一个人抚琴追思,心境沉淀下来,就能够怀有平常心,不以己悲,不以物喜,不卑不亢,荣辱不惊,正音尔后修身,教人积极向上,追求高雅,追求真善美。

  “之所以说琴不是乐器,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琴是传世的艺术品。”李双序说,普通的乐器,可以批量制作,用坏了可以换,但古琴却大为不同。制作一把上好的琴,有时需要数年时间。

  他举例说,制作古琴,必须用传统的技艺手工制作。制作工序就十分繁琐,包括选材、造型、槽腹、合琴、灰胎、研磨、擦光、定徽、安足、上弦十大工序。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马虎不得,不能出丝毫的差错。譬如选材,就要找上好的桐木、杉木,而上漆,则是中国大漆。此外,斫琴师还需要具备音乐、美术、历史、文学等多方面文化造诣。正是如此,才能让许多琴历经数百年乃至上千年,传世下来,至今音润色正,余音袅袅。

  辩琴:商业莫排斥 创新要守旧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长达3分钟的古琴演奏,让举世都对中国这种古老的乐器瞩目。

  声名鹊起的古琴瞬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于是,许多古琴制作坊纷纷对准市场,加入古琴队伍的人群更是日益增多。

  商业化是喜是忧?古琴又能否进入寻常百姓家?

  对此,李双序的见解是,商业化无可厚非,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成功人士,喜欢古琴本身就是对古琴的推广与传承。有需求,自然要商品化,不能当成活化石沉寂在博物馆。但是,古琴是一门高雅艺术,需要热爱,也需要天赋,或许有人附庸文雅,一时买来装点门面,但大浪淘沙,终究会沉淀下来,让真正喜欢古琴、敬畏古琴的人士与古琴结缘。至于说一下子进入寻常百姓家,为时尚且过早。其他乐器可能孩子能学,家长就张罗。弹奏古琴需要人生的阅历、感悟,不同于别的乐器很容易就能学会。

  对于前来学艺的学生,李双序并不排斥,但也绝不轻易许诺。

  “你抱着学会一首曲子去哗众取宠,我肯定不教,你也学不好。”李双序说。

  他认为,琴为心声,式样的不同、艺术的精美并不伤其原旨,所以要创新。但传统的工艺、音色的纯正是琴的根本,所以动不得。

  论琴:与自然相融 和生活一体

  2003年,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二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李双序说,圆润是古琴的精魂。圆润即中庸,实则也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为人处世之道。有些艺术是活着的历史,与其说是一种荣耀,倒不如说是一种悲哀。古琴的发展与传承,最为重要的

  就是要与自然相互融入,与生活一体,也就是古琴艺术生活化。

  李双序表示,既然琴可以修身养性,给人以鼓励、清静的教化之功,就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琴声净化人心,让琴弦与自然共融,让它回归自然,回归本源,回归真美。

  琴若识知音,人间倾予之。室外雾气此刻愈发浓烈起来,那吟猱千古的琴音蓦然奏响,缥缈之间,似乎拨散这天空的阴霾,让煦暖的阳光照满整个大地。

  李双序名片:

  李双序,青年古琴演奏家,斫琴家。自幼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及音乐,先后从著名琴家宋大年,李一凡学习琴学理论及演奏技法,斫琴受教于著名斫琴大师田双琨先生。被商丘市音乐家协会评为商丘古琴艺术填补了一项自清代以后历史性空白的贡献,论文曾写有《古琴斫制的选材及工艺》琴风《隽美高古》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现为郑州市古琴艺术协会理事,商丘市音乐家协会古琴专业委员会会长,商丘市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

责编:胡倩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