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山水画家马志刚
著名山水画家马志刚
映象网商丘讯(记者 曾岩 胡倩 文/图)一个为了自己的追求,不惧艰难险阻、刻苦钻研的艺术家;一个在山水画中追求正性澄心、忘我境界的人,他就是著名山水画家马志刚。
初见马志刚先生,是在古城商丘的西陂画馆。待人平和谦逊,笑起来憨态可掬,而内心却刚毅果敢,是个有真性情的山东大汉,是记者对马志刚的第一印象。
虽对山水画不懂,但面对马志刚的画,似乎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令人生发出无穷的想象。那小情小调,那田园风光,仿佛就是身边的家园,好似就是我们向往的生活场景。他的画,笔法生动,气息酣畅,细节取胜。
马志刚坦言,他画的是胸中的沟壑、向往的情景,那独创的繁茂的绿色笔墨,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春生繁华,散发着勃勃生命力。他称,这与自己的性情有关,每个画家都是画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到最后都是画性情。
在中国艺术中,山水画向以抒写胸襟、情怀见长,因此自古便有“写我胸中丘壑”之说。这是因为山水画的水墨表现特性与点、线、面技法都关系着画家的性情、修养,故山水画又必然是画家心灵的写照与精神的折射。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丹青’也。”马志刚的山水画,体现的便是身在山中、心在山外、独醉山水中的特点。
成为艺术家的契机,也许都从小时候就对文学、绘画等有精神上的崇高感而开始的,少年时的马志刚便是如此。他对一件事情的喜爱执着而深入,强调自我精神上的感悟,今天的他早已成为“不忧不惧”内心强大的山水画家了。
画家的情思无一例外的融入笔墨之间、融入意象符号之间、融入虚实浓淡之间。因此,在画面中画家“自我”情思处处可见,又处处若隐若显;在这里,我们看到画家的作品漾溢着一股“人”的气息,而不是远离现实的地老天荒;漾溢着一股清新的气息,而不是“当下”时尚中的浮躁喧嚣;漾溢着一股自然的气息,而不是刻意的雕琢与矫饰……
这样,必然使作品中蕴含着一种启示——在自然的规律中,人与自然相合,物我两忘,乃至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所谓“意在笔先”,无非是说,下笔之前先有立意、先有情思;据此,决定章法、构图、笔墨方式、形式意味,马志刚的作品体现的正是这一特点。
解读作品,我们看到,马志刚作品的从容自然与山林气息,以及身在山中、心在山外等都缘于他的主观营造。在《秋山烟云》、《秋岳云林》、《净云高秋》、《暮秋图》、《高山流泉》以及《幽居图》、《野云飞秋》、《清江烟云》、《对酒当歌》中,我们都看到,画家源于宋画以来的严谨法渡和巨幛式山水的影响,以及近代大家黄宾虹山水画积墨、积点的启示;因此,马志刚的山水画体现为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艺术特点。
马志刚先生的山水画有明确的艺术个性和丰富的人文感受,画作体现了他对山水精神的深刻思考和理性认识。他的山水画最大的特点便是抒情写意,气韵生动,他笔下的山水仿佛都有了灵性,令人着迷:那坚韧峭拔的丘壑.蜿蜒出没的流泉,变幻明灭的云烟,姿态各异的树木,生活气息深厚的田园风光,使他的画面即凝重大气,又空灵秀雅,即冷逸幽寂,又朴厚澄静,动中有静,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其山水画的壮美景象让人从中领悟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作品中浸透着精、气、神。
显然,在作品的整体结构上,宋人山水的阳刚、雄健与浑厚的“北宋”画风极大的影响着马志刚。他的山水画在结构上,多用高远、深远之法,偶加平远法,用以营造重峦迭嶂、山势巍峨的气势;实处极其密、繁、厚、重,虚处在氤氲、幻化中或留白、或以线勾勒出行云流水般的烟云雾霭,使虚实互动、干湿映照、浓淡对比,以产生生生不息地运动感,给人郁勃葱笼与活力四溢的感觉。
在山水创作中的用笔,显示出马志刚良好的笔墨功力。他在不断的研习和创作中对笔墨的理解越来越深,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山水画笔墨风格,他的山水画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灵活多变。在景物的处理上,他将西洋绘画构图相结合,把高远、平远、深远巧妙地加以灵活运用。画面即有西洋绘画的空间层次,又具有中国传统绘画的壮阔场景。
在设色和造型的表现上,马志刚匠心独到,他的山水画色彩丰富,即瑰丽华美又含蓄典雅。造型上强调厚重,繁简相宜,达到“笔愈简而气益壮,景愈少而景益长”的效果。
艺术的探索,离不开人格和心性的锤炼。古人说“人格不俗,画自不俗”。当然,马志刚的山水画,不是对自然的逼真再现,而是出于生命感悟的内心感觉的把握。所以说,马志刚笔下的山水,不是自然物象的复制,而是心象的创造,这就使得作品在整体上传达的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境界,一种生命体验的情感抒写,一种对大自然由衷的眷恋心绪的表达。
无疑,在马志刚的笔下,作为山水的大自然是与人的心灵相通的,因而也是和谐同一的;画面中的一山一石、一树一木、一笔一墨,也必然是画家情感的流露,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与技法的表现,而是画家的生命深层对自然的共鸣和唤起的表现。
行万里路,素材全部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马志刚先生山水画的另一特点,抒情写意,内涵丰富,耐人寻味。他数次南上北下,漫步在南北名山大川之间,不断地写生积累创作素材并加以分析研究。北方山水的雄浑大气给予他创作的激情和灵感,他将眼中的山水经过艺术的加工取舍,化成胸的丘壑,进而化为笔底的千岩万壑,取景独到。他极其善于从传统的山水画中吸取有益的营养,一边遄摩领会传统文化,一边追随时代脉搏,形成了及古朴又现代的独特画风。
马志刚的山水画,在厚重处不失空灵,在密实处不失疏淡,在刚健处不失飘逸,而且以“心象”表现为主的山水符号,又体现为一种抽象的意味,在似与不似之间让人领略到一种浑然的生命气息和无限苍茫的境界。
多年来,马志刚潜心于山水画创作,呕心沥血地在山水主题中苦苦的求解与诠释着,力求在山水画的形式意味中言说自我的心声;严格的说,山水画创作在马志刚那里是一种“自我表现”,是一种借题发挥的心灵折射,因此,画如其人——平实、单纯、朴素、感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马志刚先生从不满足于自己取得的艺术成绩,他带着执着的微笑,凭着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天赋和勤奋,坚持不懈地在艺海畅游。在传统基础和现代意识中,在大自然里寻找自己的艺术语言,相信他的事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我们期待着。
画家介绍:
马志刚,一九六四年生于山东,先后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画研究院首届高研班李宝林工作室。
近年来,作品多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大型学术展览,并有多幅作品获奖。大量作品被专业画刊、杂志刊登。
出版有《当代中国画名家作品推介—马志刚》、《马志刚山水画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中国画院创研部副主任。
此前报道: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