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刘东坡近期工作照
刘东坡与该村干部商谈下一步工作
菜园乡纪委书记赵鹏和刘东坡等查看该村油用牡丹种植情况
赵鹏、刘东坡等与该村留学瑞士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岳扬亲切交谈
映象网三门峡讯(王俊生 卢盼盼) 到农村去,那里有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到农村去,那里有育我成长的南瓜米汤;到农村去,那里是魂牵梦绕的故乡……
今天,让我们走近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乡卫家庄村的省派驻村“第一书记”,听听驻村扶贫那些事儿。
2015年8月河南省委组织部选派河南储备物资管理局七三四处副处长刘东坡到三门峡陕州区菜园乡卫家庄村任职“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后,他蹲得下,坐得住,静下心,俯下身,先后为卫家庄协调争取各类项目,让卫家庄村有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但刘东坡并不满足眼前的这些,他有更大的目标,要让这个山村变成他心目中的“美丽乡村”,不但要村民生活方便,还要洁净美。
卫家庄村隶属三门峡市陕州区菜园乡,是菜园乡辖34个行政村之一,省级贫困村。该村坐落在三门峡市南部,陕州区东南部,距市区26公里,距乡政府11公里。最远自然村距249省道6.5公里。卫家庄村区域面积13316.8亩,其中耕地面积681.5亩,退耕还林面积736.4亩,林地面积3144.9亩,荒山面积8754亩。村共有人口187户,596口人,男310人,女286人。全村60岁以上老人96人,其中90岁以上1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2户277人之多,人均年收入仅有2000元左右,生活比较贫困。
“村庄道路坎坷不平,晚上一团漆黑,这是我到卫家庄村的印象。”刘东坡说。一段时间下来,他吃透一系列上级政策,将村里的实际情况形成报告材料,利用一切机会,从县到市到省,一个部门一个部门汇报村里的情况,以取得相关部门的理解、支持。
深入走访调查,打好工作基础
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来到贫困山区的农村,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刘东坡首先坚持从村情实际出发,从群众所需、所盼、所想出发,全面摸清村、民情况,入村的第一天,刘东坡就组织召开了全村组长以上全体干部会议,互通信息,掌握情况。随后通过多次召开村三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深入群众走访座谈等方式,学习管理经验,了解村里情况。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农户、深入群众展开调研,并进行认真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形成有针对性的调研报告,不断的涉猎和熟悉乡村工作情况。积极参与省委组织部、市、县、乡开展的各种培训学习活动。在村务管理上主动深入到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矛盾纠纷的处理和化解工作中去。
入村以来,共组织召开村三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和各类座谈会等60余次,走访贫困户140余户,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每周不少于两次。通过潜心调研和悉心收集、归纳和总结,详细了解了该村的人口、土地、道路交通、农副产业、农耕农具、用电饮水、经济收入、社保参与、就业教育等村情村貌、风土人情方面的情况,比较全面地掌握了贫困户的贫困现状和致贫原因,为制定发展规划和脱贫方案,开展具体工作和维护稳定打下了基础。
加强基层党建,助力脱贫攻坚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贫困村如何走出困境,如何求得发展,要完全改变卫家庄村的贫困落后面貌,关键是要建设好村级班子和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创业,艰苦奋斗,按照制定的脱贫措施,如期脱贫致富。
“作为省派驻村第一书记,从走进卫家庄村的第一天起,我就深知自己的使命艰巨,责任重大。”刘东坡说。他来到村里的第一天,就组织召开三委班子会议,认真传达贯彻上级扶贫攻坚会议精神,明确任务、凝聚合力。坚持从抓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入手,自己在加强对习总书记一系列讲话和党的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积极调动广大党员和村干部的学习热情。通过报纸、网络、微信群、上党课和组织讨论等形式强化学习,认真落实《陕州区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的各项规定和党性教育大讲堂、党员活动日等教育活动,使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的综合素质、党性意识、先锋作用进一步提高,为全体村民群众作出了表率。在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党组织生活、班子议事、民主决策的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为卫家庄村脱贫攻坚提供了思想和组织保障。
卫家庄村作为省级贫困村,发展关乎民生,脱贫关乎百姓福祉。抓好党建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群众满意,实现全体村民“两不愁,三保障”。作为第一书记,他始终坚持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把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作为首要职责。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上级一系列脱贫攻坚文件指示精神,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中央部署精神上来,按照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形势和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和河南省关于脱贫攻坚的“五个办法、五个实施方案”的主要举措,结合卫家庄村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等实际情况,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制定切合卫家庄村贫困村民脱贫发展实际的规划和措施。
首先是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利用好产业扶持到户增收项目资金,大力发展油用牡丹、烟叶、萝卜等特色种植业,以养殖合作社加农户的方式发展特色养殖业,实现贫困户逐年递增人均纯收入800元的增收目标。其次是以盘陀山景区开发为依托,大力发展农家乐特色观光旅游服务的长期增收项目,成立农村农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增收脱贫致富。再次是结合国家扶贫搬迁政策,实施贫困户到村安置点扶贫搬迁,彻底解决村民危房安全问题,并有效实现部分村民转移就业。利用上级有效扶贫资金,对村通道路、河道、危桥、用电、安全饮水的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整治,增强村整体脱贫发展后劲,打造美丽乡村建设。
“在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的日常工作中,我要求所有村干部注重从感情上贴近群众。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家事’,把服务群众工作当‘家业’,并主动身体力行。”他告诉记者。通过这种做法,使群众也自然真心把我和村委干部当朋友,当亲人,因此倡导的各项工作群众就执行,就拥护,所有的矛盾和问题就容易化解。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党员干部,必须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经常进家入户察民情、知民意、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愿,把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才能上下团结,政令畅通。卫家庄村就是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在贫困户建档立卡识别退出,社会低保待遇享受,各项村务工作的开展等方面由以前的问题村、矛盾村、上访村得到了逐步转变。
“刘书记到我们村工作以来,他走遍了我们村的角角落落、家家户户访贫问寒,对群众住行、耕作无不牵肠挂肚,给予支持帮扶。工作中的刘书记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卫家庄村能有刘书记这样的好党员、好驻村干部,我们感到无比欣慰,我们为他点赞!”村主任卫云峰说。
积极协调项目,办好惠民实事
自入村以来,河南储备物资管理局党组高度重视卫家庄村脱贫攻坚工作,四位党组成员均分别带领机关各处室党员干部到村调研指导工作,进村入户与贫困群众交谈,与村代表、村干部座谈,共商脱贫攻坚事宜。定期听取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汇报,为我村脱贫攻坚进行及时指导。6月份,储备局机关各支部党员干部集中到村进行了结对帮扶对接,把省直工委的“百千万工程”活动落到了实处。2016年春节储备局领导带着大米、食用油和慰问金对村困难群众进行了慰问,把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贫困群众家中。在卫家庄村脱贫攻坚进程中,储备局积极发挥了“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作用。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和村委的共同努力下,照市、县要求,编制申报了2016年村财政专项扶贫项目库;经多次组织精准识别,完成了102户277人贫困人口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做到四卡上墙,健全台帐,动态管理;组织完成了帮扶单位结对帮扶工作,实现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为保证帮扶取得成效,每位党员干部最多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组织做好了投资700余万元的菜园乡5000亩高标准农田在卫家庄村施工区域的落地,协调推进施工方的道路、水利项目施工问题,该项目已于5月施工完毕;协调做好投资380万元的庙沟水库项目施工问题,目前坝基已完成,工程接近尾声;做好国家大型企业中电投、大唐风电项目道路施工通过本村的协调、保障工作;完成了投资30万元通向庙沟自然村新开道路的路基维修和23万元的电路改造工作;20万元油用牡丹种植到户增收财政补贴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5月份组织村干部到山东菏泽油用牡丹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6月份聘请农林专家已到村里对种植土壤进行了化验、分析、评估。目前已完成种植任务;庙沟自然村通向249省道的5公里村通道路维修已进入项目审批阶段;利用45万元省派第一书记专项扶贫资金实施的安全饮水项目和道路护坡加固项目已进入项目招投标阶段。“油用牡丹种植对土地的要求不高,耐干旱、耐瘠薄,油用牡丹种植第三年就能产籽见效,将来每亩地产值可以达到4000-5000元,比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强多了,牡丹花开香飘千里既改善了自然居住环境,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村民岳以若对记者说。
刘东坡说:“输血不如造血,怎样才能让村民持续增收,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不但要利用好政策,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实干。”在卫家庄村脱贫攻坚进程中,菜园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经常到村现场指导工作。作为派出第一书记单位的河南储备物资管理局,也真正发挥了“单位做后盾”的作用,局党组成员心系卫家庄村扶贫开发,全部到村调研指导过脱贫攻坚工作。不管他的“明天”还有多少长度,重要的是他的昨天和今天都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精彩。我们深信,他的优秀品质必能化作阳光春雨,洒遍卫家庄村的每一寸土地!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