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肖旗乡朱洼村支书张同建:奉献乡亲 添彩党旗

2016-12-20 09:26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王绍伟 通讯员 杨国栋)朱洼村位于宝丰县肖旗乡东南部、紧邻城郊,宁洛高速、南水北调干渠和县城北二环从村南穿过,辖赵庄、朱洼、梁胡庄3个自然村,人口1502人,人均土地面积不足1亩,是一个典型性的农业村,群众的收入全靠土地和外出打工。

  2003年,在宝丰县城做生意、43岁的张同建不顾家人反对,在全村群众的期盼中毅然放弃生意回村当上了党支部书记,13年来,他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他带领全村群众改善人居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目前,环境优美、道路宽敞、树绿草青的朱洼村呈现出了和谐稳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12月中旬的一个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宝丰县肖旗乡朱洼村进行采访,车一下县城北二环、穿过宁洛高速涵洞桥,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喷绘映入眼帘,道路一折,在一个红色的“平安门”牌楼后,掩藏着一个干净的村庄。“这就是朱洼村。”陪同采访的该县肖旗乡机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该村文化广场附近的宽阔柏油路两侧,张同建和群众正在栽植红叶石楠、樱花等风景树。“最近,利用冬闲时节组织群众,把村里的卫生打扫打扫、栽植些风景树,把村里的环境进一步改善一下。”看到笔者的到来,张同建迎上来说。

  不远处,宽阔的柏油路两侧,三三两两的群众有的挖树坑、有的扶树封土、有的修剪树枝、有的浇水、有的打扫卫生。

  “原先俺村的路是土路不说,还非常窄,非常不方便。你看现在的道路宽了、成了柏油路,还装了路灯,两边种上了风景树。”说起村里的变化,住在文化广场附近今年66岁的老党员、老教师王玉会大妈最有发言权。她说,这几年村里进行人居环境改善工作,家门前有广场、有路灯、有绿树,一到晚上,跳舞的、看热闹的人多的很。“老百姓心里都美滋滋的,他是群众的贴心人,我必须给他点个赞。”

  “既然乡亲们、党员们信任咱,上级支持咱,咱就决不能辜负领导和乡亲们的期望,干一天党支部书记,就要干好这一天的工作,为全村造富。”张同建边走边向笔者介绍,上任以来,他多方筹措资金整修道路、自来水管网改造、电路改网等,建设规范了党群综合服务站,硬化村道9000多米,修筑桥梁1座,修建1200㎡健身广场1个,添置健身器材20多套,安装大功率变压器3台、路灯100多盏,新打120米深水井2眼,建成了覆盖全村的安全供水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群众用水、用电、出行等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去年以来,朱洼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契机,全村主次干道由3.5米拓宽至8米,并在入村口高标准规划建设了牌坊——平安门,栽植了8000多棵风景树,开挖了1000多米的排污排水工程,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张同建说,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时刻关注和及时解决好大伙所想、所盼和所愿,牢记党的宗旨,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让群众感到党的温暖。

  在群众眼里,张同建从不摆架子,群众有困难,他总是想在前面。50岁的张伟弟兄三人,他排行老三,大哥和他都未成家,二哥离婚,撇下一个20岁、身患内风湿卧床不起的侄子,与88岁的母亲住在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里,是朱洼村最贫困的家庭。“伟,家里有困难,要是我不在家,及时和村里说,大伙儿会帮助你的。”张同建拉住张伟的手说。

  “俺家的土院墙时间长了塌了,也不安全,张书记看我也有困难,就自己拿出3000多元帮俺又是垒墙、又是粉刷,感谢党培养的好干部,感谢党对我地关怀。”79岁张文章提起张同建帮助他家修院墙的事儿抹起了眼睛,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提起他,村里人没有一个不挑起大拇指称赞的。

  他还利用每年的重阳节挨家挨户给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送去100元生活补助和油、面等生活用品,在建党节对村上老党员进行慰问,在春节期间为了让更多的老人享受到党的关爱和温暖,他自掏腰包对全村登记在册的困难户、孤寡老人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在张同建的带动下,全村尊老敬老之风大行。

  “下一步,我们村要建一个池塘、一个公厕、一个休闲长廊、四个文化广场、一个新的村室,虽然我们村是个典型的农业村,但是,我会努力工作,带领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宜居环境。”张同建说,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责编:张静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