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王绍伟 通讯员 杨国栋)1968年入伍,1969年入党,1973年退伍,1974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经42年,他也从一个26岁的年轻小伙儿,到如今两鬓斑白的68岁的老人,42年来,他带领全村群众绿化荒山、发展林下经济,开发农家游、生态游,建设森林“氧吧”等。如今的这个山区小村,荒山绿化面积达5000余亩,村里建起了“北方乔木博物馆”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村子被国家绿化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称号,全村群众年收入达到了9830元,这个村就是宝丰县李庄乡姬家村,带领这村发展的就是姬家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卿。
“靠山吃山,先得养山,种树就是种福气,植绿就是植财富。”12月9日,在宝丰县李庄乡姬家村的“北方乔木博物馆”和“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今年68岁的该村党支部书记王海卿一边向记者介绍荒山绿化的体会一边介绍村里的基本情况,姬家村位于李庄乡的东南部山区,南临平顶山市区,全村人口452人,有姬家、周家、崔家和仝家4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260亩,山地面积5500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少地少、山地面积大的山村。
1968年,20岁的王海卿应征入伍,1969年他光荣入党,1973年3月,五年军旅生涯的王海卿从部队回到家乡,当这个当过兵的硬汉子看到群众贫穷,山水依旧,面貌未变,荒山依然是光秃秃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1974年在全村10多名党员信任的目光下,他以全赞成票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他曾向当时的公社党委领导表决心,发誓言,一定要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大打治穷致富的翻身仗!在党员会和群众会上,他立下“军令状”:要好好带领党员群众改变山区贫穷面貌!他这一干就是42年了。42年来,他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默默无闻,勤恳工作,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受到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和拥护,实现了姬家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姬家村曾连续十年被市、县评为山区造林绿化先进工作者,2000年5月姬家村被国家绿化委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称号。2002年4月王海卿被评为平顶山市劳动模范,2002年7月姬家村党支部也被评为全省“五好”党支部。2016年7月姬家村党支部被县委评为2015年度“四星级”党支部。
行走在冬日里姬家村的大山中,记者一行不由得为这里的绿色着迷,放眼望去满山披绿。在王海卿带领下,沿崎岖的山路爬行登高,领略山村的绿色美景。“沿上山路种得全是火炬松,这一片种的是楸树、那一片种的是杜仲……”一路走,王海卿一路如数家珍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他就带领全村群众对荒山绿化自带干粮,渴了喝山泉水,累了在树坑休息,通过近30年的绿化,全村5500亩荒山绿化了5000亩,种植了200多个北方树种、75万多棵。目前,李庄乡姬家村“北方乔木博物馆”已对外开放。
一个小时的行程很快结束下山,“这只是围住半山腰转了一小圈,平时我们分组巡山防火还要大半天哩!”看到记者气喘吁吁的样子,健步如飞走在最前面的王海卿说。如何使广大村民尽快致富,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村两委会干部可没少下功夫,山上有红石资源,有的群众要承包荒山开发资源,有的群众不愿意。他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和党员干部大会等,结合村耕地少,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荒山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及紧邻市区的独特区域优势,对全村的现状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多次深入细致的调研,经过认真的分析和外出学习考察,确定了“以旅游业为统领,林业为基础,以养殖业为龙头”的山区发展规划,制定了“三年改造,五年见效,十年群众收入大提高”的发展目标。“住在山区就要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树如子。”王海卿说。
“咯咯哒、咯咯哒”,快到山脚下的崔家组,在树木茂密的林下,传出一阵阵母鸡下蛋的叫声。崔家组40岁的赵雪敏的家背靠大山,她正在山林中收取散养母鸡下的鸡蛋。“房子后边的大山全部种上了树,利用林地散养了160多只柴鸡,每年卖鸡蛋和柴鸡就有1.5万元的收入。”赵雪敏说,老公外出打工,儿子上学,通过近4、5多年的努力,去年家里盖起了三间新房,“鸡蛋和柴鸡全部让市区的游人和附近的农家院买走了。”
目前,利用山地面积广、牧草丰盛的优势,根据村民居住分散的特点,姬家村已发展中型养殖户20多户,牛、羊存栏3000余头,肉蛋鸡存栏10000余只,农家院6家,全村人均收入达9830元。
“村里这些年发展的真不赖,现在俺每月还能领到村里发的30元‘工资’,一年好几百哩,平时买个小东西也不用找孩子们要钱,真好!”姬家村仝家组今年79岁的李梅花老人说起村里对老人们的关心高兴的合不拢嘴。
村里发展了,群众富裕了,但是不能忘记老年人和困难群众的生活疾苦。多年来,王海卿和村两委会十分注重民生、民心工作,关注弱势群体,他设身处地为村民着想,更为老年人着想,实实在在的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多年来,姬家村形成了“规矩”,对全村70岁至79岁的老人每人每年补助360元;对80岁至89岁的老人每人每年补助600元;对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补助1200元。同时每年根据村里困难户的家庭情况,对贫困户、特困户每年分别给予300元、500元的救济;对家里发生变故的困难户,还经常给予特殊资助。姬家村里的老人们坐在一起,每次谈到王海卿时,都会激动的竖起大拇指说“有王书记在,俺们的晚年想不幸福都难,他就是俺们贴身的小棉袄”。
“目前村里的‘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已经建成,明年,我们村要充分利用开发这5000亩的森林资源,开发建设市区市民的‘森林氧吧’,发展生态游、农家游,打造植物乐园,让全村群众致富增收奔小康。”王海卿深情地说。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