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王绍伟 通讯员 师红军)日前,记者在尧山镇想马河村看到,几位村民早餐竟是捞面条、干米饭,记者感到奇怪。村民柯小安介绍说,这有啥奇怪,他们是外出经营丝绵,一走就是大半年,吃捞面,做干饭,寓意是外出经商捞一把,挣大钱。这不仅让记者想到过去的“尧山三怪”。
“喝酒不叨菜,掏钱解腰带,三轮比轿车跑得快”
鲁山西部尧山脚下的尧山镇、赵村镇、四棵树乡海拔高,天气冷,居住在山区的群众常常以酒驱寒,过去因生活困难,经济拮据,交通不便,喝酒从来不备下酒菜,几个人坐在一起“干喝”,当时流传着“交通靠走,治安靠狗,娱乐靠酒。”酒不仅成为建立感情、驱寒取暖、活跃气氛的调节剂,也成为接客待人的必备品。
长期住在深山的群众也会到集市上购买生活必需品,那时,群众挣钱之不容易,怕丢失,一些头脑聪明的“能人”带钱有新“创造”,把钞票掖在腰带内、藏在内衣里,买商品时先找个没人的地方,解下腰带掏出钱。
上世纪80年代,尧山景区开发前,山区道路狭窄,路面坎坷不平,一些有体面,坐轿车的客人经过尧山,在曲折的山路行驶时,小心谨慎,时速仅在几公里,遇到陡坡时更是小心翼翼,有些干脆找当地的司机代为驾驶。而经常在山里拉山货,搞运输的群众,珍惜时间,熟悉路况,驾驶三轮左转右拐,机动灵活,行驶迅速。
“宾馆农家院里开,特色山货网上卖,尧山滑道成品牌”
随着扶贫攻坚和旅游开发的强力推进,尧山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逐年提高,旅游观光的游人越来越多,住在深山里的群众在同游人沟通交流中抓住了商机,他们把自家的庭院收拾的干干净净,建起了农家乐,为远道而来的客人精心准备饭菜,安排住宿,农家乐干净舒适,收费不高,服务周到,赢得了客人的喜欢。昔日的“庄稼汉”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不出家门赚大钱。尧山镇马公店村张建立靠农家乐脱了贫,致了富,盖了楼,年均收入十几万。据统计,鲁山西部山区农家乐经营户近千家。
尧山不仅景色优美,而且特产丰富。猴头、木耳、拳菜、山药、核桃等原生态产品无污染,营养高,品质好;茱萸、辛夷、金钗等名贵中草药药用价值高,产量多。过去,山里人“守着金碗去要饭”,随着景区的发展,游人对这些土特产的青睐,对无污染天然食物的追求,他们组织人员采摘收购,统一包装,不仅在店内经营,也在网上销售,通过物流发送,可以说“鼠标一动,交易成功”,“手机一打,钞票到家”
勤劳智慧的尧山人,在尧山景区建设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建设出安全系数高、工程质量好“尧山滑道”。“尧山滑道”不仅叫响全省,而且在国内也成为一个知名品牌。当地群众凭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高超的技术,走南闯北,通过独资、合资、合伙在全国各地建滑道,呈现了合资经营、股份经营、独资经营等模式,年收入成倍增长。据了解,尧山人在省内外修建滑道超过80条。
“楼房别致车成排,城里凤凰飞进来,丝绸畅销省内外”
伴随着尧山5 a级景区创建成功,画眉谷、昭平湖、龙潭峡等景区的提档升级,山区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富裕的群众生活品质也在变化,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建造新房,有“欧式的”、“美式的” 、“仿古的”等,土洋结合,别具一格,自成一体。住上新楼房,外出也时尚,代步工具也告别了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坐上了小轿车。过去见到北京吉普都觉得新鲜的山里人,而今现代、本田、大众、别克等轿车都屡见不鲜,就连宝马、奔驰名牌小车也不足为奇,村中楼房别致,小车成排。赵村镇上汤村文书徐建峰介绍,该村有小车160多辆,其中宝马、奔驰就有十多辆。
过去,家里穷,条件差,山里妹不愿待在深山上,对象想要到山下相,远嫁城里显风光,穷村成了“光棍堂”。随着山区旅游经济的发展,群众腰包鼓了,生活水平高了,当地女孩不再下山嫁他乡,山下姑娘的绣球抛向了山里郎,城区的凤凰甚至远离闹市飞到深山上。
鲁山丝绸曾在万国博览会上获得过金奖,富裕起来的尧山人,更加珍惜这得之不易的品牌,注重鲁山丝绸这一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对鲁山绸加工工艺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利用丰富的柞蚕资源进行深加工,产品不仅在省内外叫得响,而且还畅销全国各地。四棵树乡土楼村支部书记宋国介绍,全村有500多人外出加工营销丝绵,他们每户每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
善于总结的鲁山人说起“尧山三怪”,都认为过去穷。如今,“尧山三怪”又有多种版本,有反应生活的“手机换得快,衣服都市买,环境追求原生态”等,还有“小孩专人带,山上建花海,外出经商当老外。”
尧山镇党委副书记黑泽明解释道:随着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收入不断增加,年轻的的家长更注重培养孩子,将孩子送到较好学校,有的把孩子送到专业学校。镇里引进的尧山花海项目,种植百日草、马鞭草、波斯菊等,建成生态观光园,月月有花看,季季景不同。鲁山丝绸不仅在省内外叫得响,而且还畅销全国各地,一些“能人”还到国外经商做起“老外”。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平顶山频道”公众号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