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贫寒家庭房屋残破 三口人常以白水煮面条度日

2016-02-02 12:11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平顶山讯(记者 王绍伟)“在自己绝望的时候,有谁会来安慰你,在你哭泣的时候谁会来关心你,她就是妈妈,给予我生命的人,她是我的守护神,陪伴我们长大!”这是一个11岁的女孩儿在自家大门上写的一段话,她把这段话命题为“自编的歌曲”。就在一个月前,她身患疾病的父亲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家。留给她的,除了与她相依为命的一个哥哥和精神失常的母亲外,只剩下几间残垣断壁的瓦房。

三间破旧不堪的瓦房内住着雨琴的一家三口人

三间破旧不堪的瓦房内住着雨琴的一家三口人

  人小志坚 9岁独自撑起一个家

  她叫连雨琴,是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关庄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母亲王素娜是一位先天性精神病患者,生活几乎不能自理。几年前,连雨琴的父亲因患病卧床不起,让这个在生活上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家庭更是窘迫不堪。父亲这个唯一的顶梁柱倒下了,家里的经济来源也几乎缺失,时年上7年级的哥哥被迫辍学外出打工。从那个时候起,9岁的连雨琴就独自一人承担起照顾爸妈的重任。一年前,当爱心人士来到她家慰问,被问及什么才是幸福时,连雨琴曾天真的回答,“我觉得有一些好的调料,能为爸妈做出可口的饭菜,这对我来说才是最大的幸福。”如今,她的父亲已撇下她们撒手人寰,再也不能吃她所谓的“可口饭菜”。

  1月30日下午,漫天飞舞的雪花像一个个小精灵从天而降,室外寒气逼人,气温低至零下4度。在曹镇乡关庄村,映象网记者见到了已经放寒假的连雨琴。上身穿黑色棉袄,约一米三的瘦小个头儿,看上去只有七八岁孩子的年龄。连雨琴告诉记者,再有三个月,就是她11岁的生日了。

  跨进连雨琴家的大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那破旧不堪的三间瓦房和另外一间已经坍塌的配房,与新建起的院墙相比起来,显得很不协调。连雨琴17岁的哥哥连金强告诉映象网记者,新拉起的院墙是他四叔帮忙建起的。漆红的两扇大门背面,是连雨琴用粉笔写下的两段话。其中的一段是连雨琴致爱心人士的感谢信,而另一段“自编的歌曲”,让人看了顿感心酸。大门外邻居家的后墙上,是一段写给来看望她的河南电视台驻平顶山记者连涛的感谢信。

大门的背面写着雨琴自编的歌曲以及对爱心人士的感谢信

大门的背面写着雨琴自编的歌曲以及对爱心人士的感谢信

  “这孩子真是可怜,小小年纪没了爸,还得照顾她神志不清的妈,身子瘦小,这是营养跟不上呀!”提起连雨琴的处境,村民刘顺香痛惜的说。

  家徒四壁 寒冬和哥同盖一条单被

  灰暗的天空雪花越飘越大,虽是傍晚时分,但连雨琴家的房屋内显得格外昏暗。借助门窗透过的一丝光亮,雨琴娴熟的蹲在屋内东边的地上摆弄着开关,那是屋内仅有的一个灯泡的电源插板。打开灯后记者看到,三间瓦房的房间并没有隔断,偌大的房间内凌乱不堪,东西两个方向摆放着两张床铺,雨琴的母亲趴在西边的床铺上,正在抬头用那双木讷的眼光注视着记者。房间内仅有的两扇窗户玻璃已经多半破碎,破旧的窗纱上布满了灰尘。屋内的地上虽被铺上了砖块儿,但并没有掩饰住原来凸凹不平的地面。高高的房顶上,被一大块儿雨布遮挡着,雨琴的哥哥连金强告诉记者,因房子年久失修容易掉落灰尘,用这块儿雨布是来挡土的。“房顶也裂缝了,下雨的时候还能遮点雨水。”

雨琴和哥哥就是同睡在这样的一张床铺上

雨琴和哥哥就是同睡在这样的一张床铺上

  在屋子东边靠近窗户前,是雨琴和哥哥睡觉的床铺,兄妹两个分头而睡,一米多宽的床上只放了一条被子。记者用手摸了一下,冰凉的被罩内装的是一条薄薄的丝被,寒风透过破碎的玻璃窗进入房内,让记者难以感受到晚上睡觉时的温暖。雨琴说,她和哥哥已经习惯了。“刚开始睡的时候感觉冷,睡着了,就不冷了。”

  在谈话间,连雨琴拿出了一个小本子,并一直追问着要记者的名字。记者发现,她拿出的小本子上记录每一位爱心人士的电话。“等我长大了,我要回报他们。”

  连金强告诉记者,父亲在没有生病前,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父亲在附近打零工来维持生计。自从父亲生病后,除了政府每月拨付的300多元低保金外,家里几乎没有了经济收入。迫于生计,他不得不早早辍学去打工。“同村的在市里开了一个饭店,我在他那里帮忙。”连金强说,父亲去世后他才一直呆在了家里。

  在房间的另一个角落里,堆放着一个雨琴父亲生前用过的爆米花机,“这是以前我爸做爆米花用的,小时候他还带着我去附近的村子做玉米花赚钱。”提起和父亲的过去,雨琴感到的是满满的幸福。在正对房门的靠墙处,一台老款电视机静静的矗立在破旧的桌子上,雨琴说,这台电视机也是父亲在生前购置的,如今已经“罢工一年”之久。在问起雨琴长大了想做什么,雨琴告诉记者,“想当一名明星,我平时最喜欢跳舞了。”

  关庄村妇女主任朱玉先告诉映象网记者,平时只有雨琴的四叔在帮衬着雨琴家。“衣服穿的破了脏了,都会去他四叔家,让婶婶帮她缝缝洗洗。”在和朱玉仙的进一步谈话中记者了解到,雨琴的父亲在生前和其他兄弟之间的关系不是很融洽。

  “平时有空的时候,就去她家里看看有没有啥需要帮忙的,两个孩子也不容易,我们做长辈的能帮多少就帮多少吧。”雨琴的四叔无奈地说,他现在已经是做爷爷的人了,太多的事情他也不好过多干涉,“孩子都很聪明,就是缺少了教育。”在雨琴四叔的眼里,对连雨琴的“贪玩、乱花钱”还是有些许抱怨和偏见。从雨琴四叔的语气中记者能感受到,身在农村的他,如果和雨琴家走的太近,会让他的兄弟,甚至是村里人,误认为是“为了爱心人士的救助物资才去献殷勤”。

  小小顶梁柱 每天吃白开水煮面条

  从雨琴的四叔家里出来,天空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寒风夹杂着雪花吹打在身上,冻的人瑟瑟发抖。回到家里,雨琴发现只有母亲一个人在床上躺着,哥哥已不知去向。“俺妈肯定也饿了,我得做饭了。”雨琴说,她们中午吃的是面条,晚上本来计划吃米糊的,但她妈妈不喜欢吃米糊,就只能还做面条吃了。当记者问起她平时都会做些什么菜,雨琴一直在重复的回答着,“就是萝卜、白菜呀,平时我们每天只吃米汤和面条,不吃菜的。”对于为何不吃菜,雨琴的回答是:“我们家人都不喜欢吃肉和青菜。”

漆黑的厨房内,雨琴只能用一个头灯戴在头上来照明做饭。

漆黑的厨房内,雨琴只能用一个头灯戴在头上来照明做饭。

  大门口的东南角,是雨琴的四叔帮忙新建造的小厨房。大约4平米的厨房内没有接通电源,漆黑的厨房内,雨琴只能用一个头灯戴在头上来照明。房间内堆积着大大小小的袋子,里面装的是面条、大米等食材。记者环顾四周发现,厨房内除了地上的一个汤锅和案子上放着几袋调味料外,没有了其它的厨具。“以前有一个炒锅,后来被俺妈摔坏了就一直没有再买。”

  厨房外的小路上,融化的积雪已经结冰。雨琴从上屋取出汤锅,将中午没有吃完的面条倒入院子里的一个盆子内,顺手提一桶冷水便开始洗锅。看着她那双小手伸进冰冷的水中来回打转,记者禁不住浑身打颤。而对于连雨琴来说,她的嘴里始终是那一句“习惯了”。在锅里加水、点火、调节火候,这些动作,在雨琴的操作下显得是得心应手。

连雨琴说,炒锅被妈妈摔坏后就一直没有再买了。

连雨琴说,炒锅被妈妈摔坏后就一直没有再买了。

  不大的功夫,水烧开了,雨琴从一个编织袋中取出几把干面条放在了锅里,紧接着又将调料、食用油、食盐、酱油、味精全部倒进了锅内。为了改善一下面条的口味,雨琴又取出来两个鸡蛋在汤勺内打碎,用筷子搅匀后直接倒进了锅里,轻轻翻动了几下,面条已经煮熟了。雨琴告诉映象网记者,这些面条是她用面粉换来的,鸡蛋是河南电视台的连涛叔叔中午刚刚送来的。虽然没有看到雨琴是怎样炒菜的,但看着她这样的煮面方式,让记者难以想象到其中的“可口味道”。直到此时,记者才明白,雨琴口中所说的“不喜欢吃肉和青菜”的真正原因:缺少了制作技巧和工艺的饭菜,在当代现实生活中,没有几个人能吃的可口,但对于还不太会做饭的连雨琴来说,能填饱肚子已经算是不错了。

  “俺妈爱吃面条,不喜欢喝汤。”雨琴边说边拿筷子去挑锅里边的面条,满满的一碗面条她端给了上屋的母亲,剩下的她要等哥哥回来一起吃。

  在记者离开前,当问起她有什么愿望时,雨琴说,再有几个月就是她的生日了,她想要在自己生日的时候,能和记者一起分享爱心人士送给她的生日蛋糕。“我还没有去过动物园,能不能带我去动物园看看?”当记者答应雨琴后,她的脸上再次挂满了幸福的笑容。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平顶山频道”公众号

责编: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