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周永生 陈琰伟 杨文甫 封德) 从“南菇北移”引进种植,到香菇在这里落地生根,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
从外地人涌进西峡收购香菇,到本地拥有100家加工企业,建成占地1200亩的“西峡香菇城”;
从探索香菇种植高产技术,到西峡香菇标准化种植成为行业标准;
从跟着行情被动卖原菇,到“西峡香菇”成为全国品牌,西峡成为全国最大的干香菇出口货源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20年弹指一挥间,西峡人凭着满腔创业热情和干劲,通过发展香菇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致富之路。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西峡香菇及制品出口达4.5万吨、货值6.8亿美元,西峡香菇单品出口占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货值的1/4,占南阳市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4,西峡香菇蝉联河南省第一大出口农产品。今年前十个月,西峡香菇出口实现逆势增长,出口货值达到6.1亿美元,继续保持全国香菇出口第一县的桂冠。
“一号工程”催生富民产业
菇中珍品出西峡。西峡县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森林覆盖率达76.8%,全年平均气温15.2℃,相对湿度69%,年平均降水量881.6mm,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天然适生地。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西峡就是全国有名的黑木耳及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县,80年代形成全国最大的椴木香菇生产基地,1997年该县根据全国香菇市场的变化,抓住“南菇北移”的契机,瞄准市场空当,在北部和西部山区大力发展香菇产业。西峡秋冬季节昼夜温差大、空气温度适中,生产出的香菇不仅菇形好,而且花菇率高,西峡香菇上市伊始就供不应求。香菇大量上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香菇客商穿梭在西峡的村村寨寨,其中仅固定客商就有500多家。
近年来,该县把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作为富民“一号工程”和“一村一品”的领衔工程,纳入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致力推动香菇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传统型向标准化、产品型向产业化、内贸型向外向化转变。1997年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设立了正科级规格的食用菌生产办公室。1999年投资500万元建立了食用菌科研中心,配备国内最尖端的科研设备和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2005年成立了香菇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2008年成立了“西峡香菇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指挥部”,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西峡设立了县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机构——“南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西峡办事处”。2011年西峡香菇在上海大宗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上市,实现网上交易。2012年成立了西峡县食用菌产业化集群建设领导小组,统揽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生产、技术、管理及项目建设等工作。
同时,在全县15个香菇标准化生产专业乡镇都成立了乡镇食用菌生产办公室,明确一名副乡(镇)长主抓香菇标准化工作。在各村都配备一名香菇标准化“植保员”,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香菇标准化技术、服务、管理及奖惩。截至目前,全县已建立香菇专业乡镇15个、专业村110个、标准化基地173处,标准化生产率在95%以上,年产鲜菇20万吨,产值达20亿元以上,并建成香菇保鲜库416个,总库容37700吨。全县香菇收购企业、门店1000多家,加工企业100多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25家,建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104家,入社农户5000家以上,带动西峡全县4万农户从事香菇生产,有近20万人从事香菇生产和经营,农民收入的60%以上来自于香菇种植,香菇种植业成为优势绿色产业、出口创汇产业和富民富县产业。
种植流程接轨“国际标准”
“以前大家都是分散种植,产量不高,质量无法保证,效益也上不去。我们从去年开始推行‘基地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工厂化生产’的生产模式,产量、质量、销量都有保障,经济效益比分散种植高出一倍以上。”在西峡县双龙镇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伏牛山百菌园总经理杜广义说。
汇集国内专家精心制定的《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对香菇生产所需的环境条件、原辅材料、机械设备、生产流程等都作了极其严格的要求,从备料、装袋、灭菌、点种到管理、采菇、保鲜、烘干、加工、分级、包装、运输、外销等环节,全过程落实国际质量标准,形成标准化生产“流水线”。每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用于香菇标准化技术、服务、管理及奖惩,建立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对入驻基地的每个香菇大棚奖励500元,实行统一基地规划、统一原辅材料、统一菌种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加工销售的“五统一”种植规范,达到无公害、绿色产品的要求,连续五年通过了河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同时,注册了“西峡香菇”商标,与30多家获得自主进出口权的企业建立了西峡香菇标准化产销联合体,实施“菌棒集中加工、基地分散种植、配料集中供应、香菇统一销售”,创造了香菇产业永续发展、升级新模式。积极挂靠高端科研院所,聘请3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为科技顾问,发挥县食用菌科研中心作用,大力推广香菇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全县香菇栽培技术普及率达到98%,生产成功率、花菇率分别在99%、80%以上,投入产出比高于1∶6。
按照“公司+基地+标准化+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该县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农业投入品控制体系、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体系、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实现“源头无隐患、投入无违禁、管理无盲区、出口无障碍”的示范效果,带动西峡香菇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增强西峡香菇国际竞争力,使西峡跻身“全国首批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干香菇出口货源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