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南阳讯(周永生 杨文甫 封德 曹国宏) 河南省西峡县承诺“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户贫困家庭掉队,力争到2018年底,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两年完成脱贫任务的工作目标。”西峡县地处秦岭东麓、豫、鄂、陕三省接合部,在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6省80个县区中,西峡县是唯一不享受特困政策扶持的县,这导致在项目资金等方面该县不能得到与其他县相同等的转移支付。然而,西峡县有56个贫困村、3837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12万人。
西峡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利用三年时间,实现脱贫攻坚的任务,2016年计划脱贫15个村4200人,2017年脱贫21个村3900人,2018年全部完成剩下的20个贫困村3100人的脱贫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旅游产业扶贫
来到位于老界岭脚下的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仿佛置身于古朴典雅的江南风情小镇。徽派风格的农家别墅,古朴高雅的仿古路灯,规范统一的广告匾牌,鲜花点缀的村庄游园,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谁曾料到,三年前这个地方还是省级贫困村的东坪村,在西峡旅游扶贫政策的引领下,全村三分之二农户办起了农家乐宾馆,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面对保生态、保水质和脱贫攻坚的“双重”政治任务,西峡县成功破解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的扶贫模式,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探索出生态功能区的精准扶贫新路子,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
树立脱贫典范
常言说得好,“靠山吃山”,在丘陵山区的西峡县,林业专家深入基层,测土壤,选树种,最终选择适宜种植的猕猴桃树种,通过林业专家对猕猴桃的精心培育和丰产园管理,猕猴桃获得丰收。
记者来到丁河镇黄草坪村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基地采访,看到村民们正忙碌在硕果累累的猕猴桃园内采摘早熟的品种,采摘后就地被外来的收购商按合同价在果园的地头直接收购。走到交易现场,果农费宗义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植3亩地的猕猴桃,按目前行情收入两万元不成问题。猕猴桃是该果农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更使他今年有望摘掉“贫困”帽,像他这样靠种植经济林受益,并获得了成功村民不在少数。
精准帮扶项目
西峡县在实施精准扶贫项目时,始终把生态建设放在第一位,牢固坚守生态底线,把扶贫开发与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按照“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游则游”的原则,把目光聚焦到特色产业上,从“果、药、菌”三大优势产业和旅游业上找突破口。每发展一亩地猕猴桃,县财政补贴500元,制杆拉线、水利配套、项目分解等优惠政策予以倾斜,种苗上由林业局提供,技术上政府集中组织专家现场培训指导。在西峡县政府的引领下,山区的“果、药、菌”产业迅速壮大,形成了沿312国道百公里的猕猴桃长廊、灌河沿线百公里香菇长廊、北部山区中药材生产基地。据了解,该县的三大产业基地年产值达40.5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三分之二,农民人均纯收入80%来自三大主导产业。
政策普惠民生
西峡县太平镇东坪村党支部书记吕大敏说:“没有政府的支持,我们村的农家宾馆就不可能形成现在的规模。”为支持发展旅游脱贫致富,该县还出台了优惠政策,在用地、用电、用水、税费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扶持。县相关职能部门,对路网、通信、用水、供电、标识标志等基础设施一次性免费配套到位。东坪村拥有界岭山庄、休闲山庄、度假村等56家不同风格的农家院,全村三分之二的群众都办起了农家宾馆,村民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以上。
按照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西峡县下大力气整合各方力量,让贫困村实现蝶变。据悉,县里投资2.6亿元用于208国道百公里旅游长廊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沿线乡镇3000余间房屋外立面改造,建成功能齐全的双龙镇、二郎坪镇自驾游服务中心和美观新颖的数十座星级旅游公厕。“电线、网线、广电线路‘三线’入地,新建的游园、公厕比城里还漂亮。“连自己都认不出自己的家了。”景区沿线村民感慨地说。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南阳频道”公众号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