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精准帮扶加速群众脱贫致富

2016-10-12 09:26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南阳讯(记者 周永生 通讯员 高帆)10月11日,淅川县上集镇草庙沟村花卉苗森种植园里,贫困户李改青正忙着除草。“我在这里打零工,工资加上地租年收入1万元出头,丈夫被村干部介绍到县爆破公司工作,我家还从信用联社贷款养了两头牛,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红火!”李改青高兴地说。

  今年初,县信用联社驻村工作队扶持草庙沟村流转土地300亩,发放贷款200万元建成了葡萄种植园、甜柿子园、花卉苗木种植园基地,贫困户们像李改青一样到基地务工,领上了工资;上集镇党委政府还帮助该村贫困户协调就业岗位,组织贫困户建设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确保他们尽快脱贫。

  淅川县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秦巴山片区县,该县有贫困户20222户、贫困人口68312人,占全市贫困人口六分之一。由于人均耕地少,基础设施欠账大,生产生活条件差,加上淅川县保水质需要,贫困群众“有树不能伐、有鱼不能捕、有矿不能开、有畜不能养”,脱贫难度大。

  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伊始,淅川县就站在保水源的政治高度,坚持走生态、绿色扶贫之路。淅川县委书记卢捍卫说:“我们把精准扶贫工作列为该县一号政治工程和民生工程,既作为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大机遇,又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奔小康的重大机遇,以脱贫攻坚引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该县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中心,由专职县领导坐镇指挥,并从县直单位抽调40余名精兵强将,成立7个专班工作组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分块落实,通过产业扶持、企业帮扶、易地搬迁等办法,引导帮扶贫困群众快速脱贫致富。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脱贫,必须帮他们找到合适的产业项目。该县对全县贫困户现有技能和项目进行全面排查,帮助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精准选择项目。对没有技术的贫困户开展免费技能培训,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实现增收。对列入2016年脱贫的贫困户,引导发展“短平快”项目,实现当年可脱贫;同时引导他们发展软籽石榴、金银花、薄壳核桃等周期长的高效项目,确保持续增收脱贫;对缺资金、无技术的贫困户,由合作社和大户建基地、包技术、包销售,贫困户认领,收益分成。对有土地、无资金的贫困户,该县鼓励流转土地,由企业发展软籽石榴、金银花等高效生态项目,贫困户通过地租、打工、入股分红等获得财产性、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

  精准帮扶,主要靠项目,关键是资金。淅川县开展了“党群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县财政已注入60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撬动县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按1:6的比例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放贷3.6个亿,先后带动1万多贫困户新上项目2000多个。

  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淅川县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引导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向县城、集镇和中心村集中搬迁安置,并实行“三靠近”原则,即靠近产业集聚区、靠近产业基地、靠近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区域。目前,829户3500人进城集中安置点建设正加快施工进度, 12月底前可搬迁入住,5个乡镇集中安置示范点计划安排571户2600人,正在加紧建设,春节前可达到入住条件。

  为确保贫困对象“搬得出、稳定住、有事做、可致富”,该县对搬迁进城的适龄劳动力实行“四优先”,即优先组织劳务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优先安置城市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在县内有用工需求企业就业,优先给予小额创业贷款支持。淅川县已通过30多家企业解决了1000多贫困群众的就业问题。

  目前,淅川县已有9000多户贫困户精准选择了脱贫项目,90%以上项目已顺利落地实施,有5000多户贫困户可实现当年脱贫。淅川县扶贫工作日前代表河南省顺利通过国务院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并多次受到省、市脱贫攻坚督导组高度评价。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南阳频道”公众号

映象网·在河南·看世界·用微信扫一扫关注“映象网南阳频道”公众号

责编:陈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