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记者 孙喜增 通讯员 倪崇)杨士欣搞发明,源对红薯的爱。这位小学没有毕业的农民,40年间发明各类机械40多种,申请专利30项,其中6项获得省市科技成果进步奖。他的发明全部与“薯”有关,本人更是被亲切地称为“乡村发明家”。
“鼓捣”发明40年,申请专利30项
近日,记者在方城县二郎庙镇杨林村见到杨士欣,他正在为尼日利亚来的客户讲解“曲网挤压型薯类制粉机”的操作原理。
“这个是第10代改进型,每小时最高能处理8吨薯类。”虽然小学没有毕业,但老杨介绍起自己的产品却是如数家珍。现在,他已经从一名农民变身成了公司董事长,而这一契机就是“发明”。
19年前,杨士欣发明的“新型薯类制粉机”获得国家级实用型专利证书时,他激动的几宿睡不着觉。但现在,专利证书对老杨来说与普通的纸没什么区别。这些年,他共发明各类机械40多种,申请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30项,其中6项获省市科技成果进步奖。
热爱红薯,他搞起了发明
今年73岁的杨士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40后农民。种过地,经过商,从穷苦日子过来的他对“红薯”有着特别的感情。
“我们这里都是山岗地,以前家家户户种红薯,口粮不够吃,全靠它帮忙。”杨士欣说。
1975年,时任乡农机修理厂厂长的杨士欣发现,村民种红薯,最难在起垄,俗称“打杆”,1个劳动力每天干不了1亩地的活儿。于是,他发挥机械加工特长,自制了一种红薯专用“打杆犁”,起垄、夯土一次性完成,大大提高了种苗的效率。
不经意间的发明,不仅赢得了村民前来抢购,还被当时省农技推广总站作为自选项目在河南全省推广。
从此,老杨便与发明有了不解之缘。他发明新型打粉机,把每人每天的打粉量从几百斤提高到了1吨;发明磨粉翻斗箩,把人工每天30多斤的工作量,缩短到10分钟就能完成。
农民出身的杨士欣,每项创意都源于地里的农活儿,发明不仅实用,还大幅提高了效率,他被当地村民亲切的称作“乡村发明家”。
成立企业,发明创造效益
1993年,杨士欣“下海”经商,开办起了方城县首家股份制企业“豫东三粉总厂”。开始,他引进外地薯类加工设备,产量有限不说,生产出的粉条、粉皮等颜色发黑,被称作“黑铁锹”。经过向专家咨询,老杨了解到产品颜色暗黑是由于加工过程中时间过长,薯类氧化所致,且当时全国没有任何设备可以解决这一难题。
这让杨士欣萌发了一个宏伟的计划,制造一台从红薯清洗到产粉的一体化机器。
“当时心里没底,我没技术、没资金,要搞这么专业的机械,有些无从下手。”谈起创业之初,杨士欣很是坦然。
性格“倔强”的老杨没有被困难难倒。他腾出两间瓦房,凑借20万元开始试制机器。经过2个多月奋战,原型机做出来了。但在当时,机器不仅出粉率低,还有伴有“哮喘病”,生产过程时断时续,首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这时,亲朋好友开始劝他放弃,但杨士欣却认为,红薯种植面积广,自动化加工机械少,市场应该很广阔。他领着6个师傅一头扎进了车间。夏天热了用毛巾裹汉,冬天冷了跺跺脚取暖。经过1000多次实验,180多回返工,1997年初春,杨士欣发明的原型机终于达到了预定“日产3吨、淀粉白亮”的目标。
没等机器定型,信阳、社旗和周边村镇等企业负责人开始慕名而来,要求购买杨士欣发明的薯类加工机,有的甚至当场交下了定金。
喜出望外的杨士欣干脆成立了机械加工公司,专做薯类深加工机械。
现在,杨士欣的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占地300多亩,拥有员工120多人,产品涵盖薯类清洗、打碎、制粉、成品加工等各个环节的中型企业,年产各类机械300多台,产值超过3000万元,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销往非洲、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痴心发明,创意改变未来
生活富裕了,老杨没有丢下心爱的发明。他按照“边生产、边研发”思路,与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南阳理工学院等高校联合,组建起了一支由20多位教授、博士、硕士等参与的团队,进行产品研发。这个团队由杨士欣牵头,每年投入研发资金100多万元,几乎每年都有发明专利收入囊中。
采访结束时,杨士欣告诉记者:“我正在筹划‘种植+机械加工’为一体的联合企业,让发明成果直接服务于农民生产。”据他介绍,联合企业把农民种植特长和机械加工企业的技术特长相结合,由合作社提供高品质薯类原料,机械加工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共同入股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打造薯类产品特色品牌。
这位73岁的农民似乎永不止步,用自己对发明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