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在城中,城在林中。 (曾宪平摄于洛阳新区)
故县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二类地表水标准,上百万人将吃上洛阳最好的水。(曾宪平摄)
水润民心、水秀洛城,勾画出新梦想
“实施故县水库引水工程,让全市人民吃上最优质的水。”去年上半年,这样一条消息在洛阳城的大街小巷里传开,人们为之欢欣鼓舞。
洛阳是北方少有的水韵之城,黄、洛、伊、涧、瀍“五水绕洛邑”,特别是洛河、伊河多级拦蓄工程塑造的延绵几十公里的滨水景观,为人津津乐道。但很少有人知道:洛阳不仅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而且地下水面临超采严重的威胁。洛阳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人均不足41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5。2013年夏秋连旱、去年夏季严重干旱,洛宁、宜阳、嵩县等多县小麦无法下种,旱区群众排着长队等待送水车……
洛宁县长水乡刘营村临着洛河,地下水水位比较高,家家户户打井吃水。可是,53岁的村民刘少飞忧心忡忡:“去年七八月的时候,久不下雨,部分人家里的井抽不上来水,这是以前几乎没有过的事。”
民生无小事,何况是吃水大事。如何才能落一子而活全局?
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洛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故县水库引水工程,泽被洛城、惠及沿线。
故县水库位于洛宁县西部的洛河中游,总库容11.75亿立方米,水质常年稳定在二类地表水标准,大部分监测因子符合地表水一类水质标准,在洛阳所有水库中水质最优。
这是一项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民生工程。陈雪枫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工程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强城市供水能力、保障居民饮水安全、造福沿线群众、提升城市品位意义重大,要站在实现洛阳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务实为民全心为民的高度,全力推进。
去年12月11日,故县水库引水工程正式启动,向东流经洛宁县、宜阳县、高新区和洛龙区,全长125公里,沿线多个县城、乡镇和产业集聚区将从中获益。工程将在2016年9月底前完工,届时可解决上百万人的吃水问题。
一库清水入城来,永续东送不是梦。刘营村处于故县水库引水工程沿线,刘少飞心里踏实了。
近年,洛阳成功入选水利部确定的首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着力构建科学规范的水管理体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体系、水清岸绿的水环境体系、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体系、安全可靠的防洪排涝体系以及特色鲜明的水文化和水景观体系,全力以赴打造“北方水城”。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华夏文明第一河”等重大水利项目相继启动。
今年3月,规划总面积约55平方公里的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项目正式签约,示范区建设骨干项目50亿元建设资金敲定。不久之后,位于洛阳城东的伊河、洛河夹河滩地区将华丽转身,一个崭新的活力地带将亮相世人。
水与城互动,人与水和谐。“以水兴产业、以水助城建、以水润文化、以水利民生”,正在从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的“北方水城”,为洛阳人勾画出新的希望和梦想。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