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会
映象网洛阳讯(记者 徐孟国 马晓飞 通讯员 郭建立 许金安)一提起村官培训,人们想到的无非是集中村干部,请相关专家到场授课,贯彻上级精神,探讨如何教育管理群众、农村怎样发展、稳定工作咋搞。这种类乎“填鸭式”的培训,往往是表面上热热闹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却收效不大。近日,新安县举办了几轮不同往常的村支书培训,不仅形式别样,效果也是山坡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现场
“大锅饭”变成“小锅饭”
去年12月,新安县完成了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新当选的支部书记有70多名,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如何提高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是摆在各级面前的一件大事,区域有别,村情不同,是炖一锅“杂烩菜”还是炒一桌“流水宴”?
该县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为培训开出了“药方”——一改以往的“大哄大嗡”,而是区别对待的精准培训。他们结合县里正在实施的“1233工程”( “一水”“二带”“三区”“三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体系”),创造性地把“工程分支”涉及村为一个培训单元,分涧河经济带、新310国道经济带、黛眉山旅游休闲度假区、磁五仓沿线乡村游、美丽乡村5个班次,在培训内容、方式方法上,纯粹的农业村与产业集聚区村、景区周边村与国道经济带村,山上村子山下村子都各有侧重,便于村官接受,增强了培训针对性。
书记和村官“面对面”
“幸福是一种感觉。建设美丽乡村,核心是让乡下人过上像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各级干部要树立责任意识,为官一任,造富一方”“景区周边村要考虑如何搭上旅游快车,从景区分到一杯羹”……
该县县委书记王玉峰也参与授课,在对黛眉山旅游休闲度假区农村干部培训中,他结合旅游工作,与村支书面对面探讨美丽乡村建设,一场动员授课变成了形势分析会、经验交流会、加油鼓劲会。
原本一小时的授课,讨论交流意犹未尽,又延长了2个小时。王玉峰现场回答村官提问,解疑释惑。
“背靠黛眉山、面向黄河,又是古村落,可以说发展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要珍惜景区品牌,规划先行,留住乡愁,赋予传统古村落更多文化内涵,严禁盲目上马,相关部门要搞好调研,该支持的要支持……保护古村落政府有重大责任!”王玉峰一席话让来自黛眉山脚下的东山底村支书杨天份吃到了“定心丸”。
村官给村官当“教练”
“宁可自己不干,也不能把村子搞乱”“宁可自己受委屈,也要为民顾大局”“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要多换思想少换人,增强干部精气神”……
这入木三分,情深意长的话语是该县礼河村村支书张三在给村官们授课。
张三在该县是个“大名人”,他十年如一日,带领群众依托樱桃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把一个贫困村打造成为 “全国文明村”。
新安县在培训村官中,不请理论名家,不请专业教授,而是让村官们都熟悉、发生在身边的治村能人登台谈感受、传经验。用村官培训村官,使村官学有榜样,干有目标,增强了农村干部的信心。
引到实地让“振憾”
在培训中,新安县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理论辅导与参观见学相结合的方式,使村官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
小浪底蓄水后,在新安形成了168平方公里的水面。该县将水域附近的四个乡镇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列为黛眉山旅游休闲度假区,关停污染耗能企业,发展特色种植和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游等,着力打造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特色山村。
培训中,他们特意组织相关景区周边村党支部书记,到农家宾馆相对成熟的汝阳县牌路村“风情小镇”考察学习。牌路村三年前人均纯收入不足900元的贫困村,如今,该村依托西泰山景区,实现了家家户户经营农家宾馆的喜人局面,农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多元、50%以上的家庭拥有小轿车。
“除政府支持外,他们还成立了家庭宾馆协会,严格行业自律,客源平均分配,让村子命运与景区发展紧紧捆在一起,‘风情小镇’的经验值得俺们学习,回村后我要组织村民再来这儿取取‘经’。”说到参观带来的“震撼”,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赵海伟深有感触。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