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开封讯(崔学庆 姚琳琼)2016年,河南大学建校百年。走进这所百年学府,随处呈递“金名片”:颇有掌故的贡院碑、匠心独运的大礼堂、载史兰台的近代建筑群等黉宫圣殿,成为富于河大气质与神韵的“有形印记”。
另一种“无形印记”,同样令人心仪神往。折光信仰的校训、凝聚灵魂的校歌、叫响中原乃至全国的“铁塔牌”烙印等,都成为光韵璀璨的文化瑰宝。在这些“有形印记”“无形印记”的陶冶、滋养下,“文明之花”在河大园里生根了、发芽了、开花了、长大了,最终织就成“一树花开”的馨香画卷。
50个小橙帽深沉的爱
暮秋时节,夕阳西下,幽雅别致的琴键楼旁,余晖映红的湖面在微风吹佛下波光粼粼,美不胜收。此时,正值下班、放学高峰期,尽管人来人往、车流如潮,却是干净整洁、清爽宜人。不少师生说,“与之前相比,这里变化太大了,景致美得令人不敢想象。”
不远处,张运茂同学与3名头戴小橙帽的小伙伴正忙碌而有序地“走、看、拍、评”,对乱贴乱停乱放、“脏、乱、差”等不文明现象进行监督、劝告和教育。
张运茂,化学化工学院2014级研究生。2010年,他以高分考入我校化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因品学兼优被推免留校读研。头戴小橙帽的小伙伴们是“校园文明观察员”,今年5月份由校文明办组建,两个校区共计50名。
只因对学校“爱的深沉”,张运茂对文明校园的建设“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在《河南大学文明观察员招募公告》发布5分钟后,他就关注到了信息,20分钟后就向校文明办递交了报名表。
“作为河大一员,怎能不为学校的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这是张运茂的肺腑之言,也是50个“小橙帽”的精神写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都有“小橙帽”在校园里穿梭忙碌的身影。对于这群“小橙帽”来说,他们没有美丽的誓言,没有惊人的故事,却是一直在“出实招、做实事”——捡拾一片垃圾、引导一次绕行、清理一个广告、规范一次停车等,随时随地,不计回报,勇破“顽疾”,守护文明。
雨滴入土方润物,千万溪流聚成海。学校是“大家”,每个家庭成员的意识观念、个人素质、思想言行都影响着文明校园建设。做好全国文明单位建设工作,需要依靠每位师生的共同努力,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自觉养成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养,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现如今,在“小橙帽”的爱护下,在“清洁校园 从我做起”文明新风的吹拂下,“文明之花”处处盛放。不管您走进哪个校区,都能看见喜人变化——景美、人美、思想美,仿佛每一株小草都会说话,每一堵墙壁都充满睿智,每一个宣传栏都成为一面镜鉴。
李申申的春天
当前,高校的“魂魄”是什么?
在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李申申教授看来,是支撑中华民族独特精神世界的“道”,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阳春三月,校园里的花儿开得绚丽烂漫。3月27日,以李申申为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研究》顺利通过开题。
这是李申申在科研上厚积薄发的“春天”,也是我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春天”。
李申申说,能获批此项重大课题,除了自身多年的文化积淀、理论研究与丰富实践,更重要的是依托于河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得益于师生们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的实践养成。
李申申的看法很精辟,“长期以来,我校凝聚了一批‘超凡脱俗’的优秀教师队伍。”她认为,“超凡脱俗”不仅在于深厚的学术功底、执着的学术追求,还需有更高的道德境界、更完美的人格修养,能够将学术研究同育人使命密切相联,追求学术的本真、育人的本真。
课堂上,这批“超凡脱俗”的优秀教师,运用“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之施教艺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世界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地融入河大学子的思想深处、血脉之中,以文化成,涵育文明,最终收获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良好成效。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6年,学校的各项育人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标”,从细微处见大,从生活中见真。
校党委专门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现已开展十几场,师生反响热烈;
校园的道路两旁、电梯间、电子屏等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宣传标语及宣传画随处可见;
各学院分别开展了“我为价值观代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座”“日行一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活动,效果明显;
“文明教工”“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共青团员”“青年岗位标兵”“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等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典型受到表彰,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杆;
宣传栏下,“乖,你看那个叔叔多光荣。叔叔告诉我们要爱劳动,当好人,做好事。”李老师带着孩子散步时,总会说说关于“24字”的各类小故事。
……
执著问“道”不畏艰,文明花开别样红。2014级武静同学说:“看得多了,听得多了,时间长了,‘24字’不仅仅是能言善道、入脑入心,更重要的是自觉自律,并践之于行。”
张晓晖的柔软心肠
“七尺硬汉,却是一副柔软心肠。带着母亲般不求回报的爱心,火车当脚,背包为翼,只为山区的贫困学子,只为那眼神中的渴望。”这是2016年河南省庆祝第32个教师节暨“河南最美教师”颁奖典礼上的颁奖辞。
这个“七尺男儿”是张晓晖,我校外语学院德语教师。这份“柔软心肠”,是他发起“母亲助学金”的善心大爱。
晓晖的故事很久,久到要从2006年说起。10年前的12月6日,当得知一个学生竟然用睡眠来抵抗饥饿时,他内心无比酸楚。凌晨,他夜不能寐,率身垂范,在网上开始发起捐款活动,自此汇聚人间大爱。
晓晖的善举很多,多到不胜枚举。他先后30次支教助学,募资140余万元,物资50余万元,资助贫困生多达2000余人,募捐5000余册图书、4000余件衣物、5000余份文具,发起20支志愿支教团队,关爱留守儿童、失独老人、残疾家庭。
晓晖的事迹很感人,每每读来都是眼含热泪。《那个名叫小狗的男孩》《带着母亲缝补的背包远行的小女孩》《山区孩子冻伤的手》《我的学生,他辍学了》《跪在角落里的女孩》……这份如母亲般没有条件的爱,在渴求关怀的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开出灿烂的花朵。
与此同时,广大师生也在扩展、延续同样的“善心善举”。
据不完全统计,学校现有3万余名师生志愿者,每逢寒暑假期、双休日、节庆日,广大志愿者以服务民生、社会发展为内容,深入到城镇街区、居民院落、农家住户、田间地头,开展多种富有实效的服务活动,播撒爱心,传递文明,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携手同行多年,这份“无私的爱”一直存续,从未消减半分。我们有理由坚信,张晓辉的“柔软心肠”将在校园内外传承、流淌。
文明建设是河南大学的全局工作,也是“双一流”创建的重要内容。一年来,通过文明建设,学校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入选国家“111计划”、 获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等亮点迭出,优势凸显,为“双一流”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这是最好的未来”。新百年,河南大学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推动文明建设工作步入“新常态”,为争创“双一流”,为文明开封和文明河南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