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是一项长时间、耐久力为主的运动项目。其热能消耗量较大,是有氧氧化为主的物质代谢。在后期,由于糖原大量消耗,中枢神经疲劳,耐久力下降,代谢的稳定性再次受到破坏。因此,运动员的饮食应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质和维生素E、C、B6等,以保证血红蛋白和呼吸酶维持较高水平,增强机体能力,促进疲劳消除;食物中应含有占总热量32%-35%的脂肪以缩小食物体积,减轻胃肠道负担;还应供给一些含蛋氨酸丰富的食物,以促进肝中脂肪代谢。 为了提高马拉松水平,不仅要加强选手健康状态和体力的管理,而且也要注意营养补充。加强马拉松运动员的营养补充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热量平衡
马拉松运动员无论在训练还是比赛中消耗能量很多的,只有给予及时补充,才能满足他们正常需要和保持充沛的运动能力和必要的能量储备。然而过多的摄取热量可导致体脂增多、身体发胖、运动能力下降。所以在饮食的安排上一定要合理,要因人而异。
二、注意热量的合理比例
马拉松选手的热量应以糖分为主,脂肪要适量减少,蛋白质、脂肪、糖的比例应为1:1:7,而一般项目选手的比例为1:0.7-0.8:4。
三、充足的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生命和调节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缺乏维生素会引起机体活动能力减弱、抵抗力降低、运动能力也随之降低。马拉松选手在运动时代谢旺盛,激素水平增高、排汗增加,因而对维生素的需要量也增加,尤其对维生素B1、C的需求量较大。如果水果、蔬菜充足,无需另外补充维生素。
四、合理的饮食制度
饮食制度包括饮食质量、饮食分配和进食时间,进食时间与训练和比赛要适应。最好在2个半小时以后再参加训练或比赛,否则剧烈运动会使参与消化的血液流向肌肉的骨骼,影响胃肠部的消化和吸收。饮后立即进行运动会因胃肠震动及牵扯肠系膜而引起腹痛和不适感。在训练及比赛后,至少要休息40-50分钟以后再进餐,否则也会因进入胃肠的血液少,胃液分泌不足而影响吸收功能,经常如此会引起胃肠慢性炎症。
五、正确选择食物,合理加工烹调
马拉松选手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是由训练强度和身体状况来决定的。赛前的调整期要增加糖分的摄取,比赛当日糖分应为主要食物。选择食物要讲究营养,应选择那些有营养易消化的、符合选手需要的食物。主食不宜过于精细,品种要多样化,米、面应合理搭配,充分发挥食物的互补作用。烹调时应尽量保持食物的营养成分,还要注意色、香、味,以增进选手的食欲。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