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句话用来形容彭雪枫带领300多名壮士到达豫东时的处境,一点不为过。
夏邑县党史办主任岳华告诉记者,抗日战争时期,豫、皖、苏各种矛盾复杂,新四军处于日军、伪军、国军三重包围之中。1938年10月27日,彭雪枫率部到达淮阳东北窦楼一带,因汉奸向日寇告密,一支日本骑兵队突然向游击支队发动袭击。彭雪枫率领部队占据有利地形,当日本骑兵进入我伏击圈后,指战员一齐开火,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彭雪枫又令部分战士从侧面猛攻,日军乱成一团,夺路而逃。首战告捷,大大鼓舞了豫东人民的抗日斗志。
岁月流转,当年为抵御外侮浴血奋战、如今仍健在的抗战老兵已寥若晨星。河南永城市酂城镇张庄村92岁的张怀义老人,曾是一名新四军战士,多次见过彭雪枫。
在张怀义家里,老人难掩激动,向记者讲述了当年亲历的一次战斗经历——
1940 年6月1日,豫皖苏边区党委和支队领导人在安徽涡阳县新兴集镇组织万余名官兵,隆重举行纪念“五卅”运动15周年,并检阅部队。上午8时,大会正式开始,彭雪枫正讲话时,南面庄上留守的炊事员气喘吁吁地跑来急报:“鬼子的汽车开过来了!”原来,日伪军1000余人分四路隐蔽逼近新兴集,意欲偷袭,想一举歼灭我首脑机关和集结于此的主力部队!
彭雪枫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迅速判断敌人合击企图后,利用周围壕沟和地形、地物,采取正面阻击与穿插敌后侧击等战术迎击敌人。当时,彭雪枫离敌人不过百米左右,炮弹不时在四周爆炸,在他沉着机智的指挥下,激战持续到下午5时,共歼灭日伪军300余人,缴获许多军用物资,敌人落荒而逃。
1941年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建军部,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继续坚持抗日战争。
“军人们要在拂晓出发,志士们要在拂晓战斗!”在夏邑县八里庄彭雪枫将军纪念馆展室里,陈列着几张《拂晓报》。这份彭雪枫创办的战地油印小报,在宣传教育群众、鼓舞部队斗志、打击敌人的斗争中,作用堪比千军万马。彭雪枫经常为这份油印小报写文章、参与编辑工作,许多精辟的社论和专论,都是他运筹帷幄之中的思考。
在彭雪枫的苦心经略下,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发展势头迅猛。在彭雪枫将军纪念馆里,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字:在豫、皖、苏敌后抗日根据地6年间,部队从300余人增长至5万余人,新四军第4师进行大小战斗3700余次,累计歼敌4万8千余人,根据地拥有60余个县、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彭雪枫也以一个战略区域的开创者而载入史册。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