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承德福彩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承德县郝季沟村,将15万元的福彩公益金交到郝季沟村幸福院院长丁玉龙手里。尽管这15万元相比建设幸福院的500多万元投入,数目不大,但在丁玉龙看来,这是父老乡亲和社会对他的认可和鼓励。如今千万富翁丁玉龙回乡为村里老人建设免费居住养老院的义举,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传颂。
7岁闯关东成千万富翁
承德县六沟镇郝季沟村位于偏远的大山上。贫瘠的土地,闭塞的交通,使得这里的百姓一直没有摘掉贫困的帽子。
50年前,刚刚7岁的丁玉龙终日与饥饿为伍,看着日子实在没法过,在父亲的带领下,丁玉龙一家人离开了郝季沟村,踏上了闯关东的道路。经过艰辛的跋涉,丁玉龙一家人终于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落下了脚。10年后,17岁的丁玉龙初中毕业,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丁玉龙放弃了学业,成为了一名井下挖煤工。
平时喜欢看书的丁玉龙,开始自学一些煤矿地质测量方面的知识。据丁玉龙介绍,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不久便成为当地一家国有煤矿的技术工人。“1992年煤矿也尝试搞股份制,我就入了几万元的股,结果一年下来,我就挣了好几万。”
依靠自己掌握的技术,丁玉龙开始承包煤矿。经过不断努力,丁玉龙积累起的财富越来越多,并成为了一名千万富翁。
富裕后没有忘记乡亲
富裕起来的丁玉龙,并没有忘记大山深处的乡亲们。2008年,郝季沟村打算铺设一条连接山外的水泥路,但由于缺乏资金,乡亲们犯了愁,了解到此事后,丁玉龙捐出了10万元,让郝季沟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
2009年,有次丁玉龙回老家,刚到山梁上,便听到有一家儿媳和婆婆正在吵架。一进村,又听见一户人家在吵架。“当时我觉得不可思议,怎么吵架人这么多。”丁玉龙说,经过自己的走访发现矛盾的根源在于“贫困”。“郝季沟村由四个自然村组成,一共150多户,500来口人,但只有800亩"望天收"的山坡地,所以村民生活都很贫困。”丁玉龙说,现在郝季沟村仍是省级贫困村,“收入来源主要是靠年轻人外出打工,一个人养活一家人。所以在贫困的家庭里,家庭矛盾往往越多。”
另外,丁玉龙还了解到,村里的老人大都独自居住,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也很差。“孩子们都出去了,老人独自留守在家,很孤独。”丁玉龙说,那次经历,让他萌生了一个让村里老人都能安度晚年的想法。“开始我想给他们每人点钱,但想想又觉得给钱不如建养老院更好。”
干事雷厉风行的丁玉龙,有了想法后,便行动起来。2009年10月份,在郝季沟村一处荒山坡上,一个占地7亩的养老院正式开工建设了。
乡亲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2010年9月份,丁玉龙处理完在黑龙江的所有生意后,回到了郝季沟村,专心当起了养老院院长。2010年11月4日,郝季沟村幸福院正式投入使用。村里老人只要达到70岁,或老两口有一人达到70岁,或超过60岁的孤寡老人,都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则申请入住养老院。
今年74岁的袁弘芝告诉记者,他是第一批住进来的老人。“什么都不用带,房间里床、衣柜、电视、卫生间、被褥、洗衣机都准备全了。”袁弘芝说,自己躺在宽敞整洁的房间内才觉得,“这一切都是真的。”
袁弘芝说,如今养老院里烧的是地暖,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卫生间里有淋浴,养老院还有大澡堂。“现在村里只有3个符合条件的老人不愿住进来,其他的老人都在这儿住,每天大家在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说说笑笑的都很开心。”老人们说,自从丁玉龙的养老院建成后,许多家庭比以前更和睦了。
银行利息确保养老院运行
据介绍,目前养老院一年需要50万左右的运行费用,谈及是否有足够资金支撑养老院长久运行时,丁玉龙满怀信心的说“没问题。”丁玉龙告诉记者,他已经将自己多年积攒的大部分资金拿回了承德县老家,“现在银行利息一年有100多万,足够保障养老院运行了。”
据了解,目前养老院里雇佣了5个村民。一个烧锅炉的、一个司机、两个做饭的还有一个打扫卫生,由于人手少,丁玉龙就成了全能替补,哪里忙不过来,他就会补充到哪里!
老人们说,丁玉龙对每个人都好,“就像亲儿子一样对待我们每一个人。”老人们常常用“他是个傻人”来评价丁玉龙。“他不求回报,平时自己生活都很节省,却花500多万给我们建养老院,每年自掏腰包养活我们这些老人,你说他傻不傻。”
谈及自己的举动,丁玉龙说他只不过是干了一件让自己“心安理得”的事儿。“村里这些老人受了一辈子的苦,我总觉着他们苦了一辈子,不能老年也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吧!建这个养老院,可以把老人们聚到一起,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安度晚年。”(记者陈宝云)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