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这一讲话,为领导干部端正认识、建设良好家风提出了明确要求,也为领导干部扎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修好履职尽责的必修课指明了方向。(新华网1月17日)
重家风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优秀传承,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指的就是自身、家庭、治国、平定天下,彼此间的关系都是唇齿相依、缺一不可的,如果缺失了那一部分,都是不完美的,可以这样说“齐家”是“治国”和“平天下”的根基。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家风不是一件小事、私事,良好的家风是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执政者必须具备的“公德”。共产党人的家风应当是自律、简朴、清廉、勤劳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更有利于好的党风,政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形成。
近年来,反腐的无数案例告诉我们,不少是不良家风导致的家庭式腐败、家族式腐败,相当一批领导干部走向犯罪深渊,往往是因为放任和纵容家属、子女、下属、甚至是情人为所欲为、贪赃枉法、违法乱纪,以致到最后不可收拾,栽到在亲朋好友编织的人情网上,教训极为深刻,这些领导干部的腐败堕落,都是因为平时疏于对家属、子女的教育,让原则在亲情面前变通,让底线在亲情面前弃守,败坏了党风政风,害人害己,祸国殃民。
“俭助廉、奢败德”,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领导干部家风一不正,家庭利益就会变得高于一切,以权谋一己之私便自然而然产生,权风、政风随之不正。因此,生活中领导干部要带头崇尚勤劳简朴的生活,做到不慕奢华、甘于平淡、以廉为乐,以廉为荣;要在家庭中营造一种崇尚学习的氛围,让家人从书本中得到更多的启迪和收获;教育和引导家属、子女远离特权、远离奢靡生活、远离名利场,用实际行动规范约束自我行为,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道德修养,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党的领导干部作为国家的栋梁、部门的主事、家庭的主人,更要自觉树立良好的家风,管好用好手中的权利,管住子女、亲属和身边人口不乱张、手不乱伸,一个好的家风能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精神面貌,能为党风、政风传递正能量,更能营造一个清正廉明的政治风尚。(李怀华)
领导干部只有常怀“空杯心态”,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知识、水平、能力的欠缺,始终保持对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业务恐慌的紧迫感,自觉把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工作责任和精神追求。
领导干部的修养、行止,也需要把握好这样的辩证法,既要知足又要知不足,在此基础上,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应对舆论风波时,领导干部总是“畏首畏尾、躲躲闪闪”,以为回应会导致“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结果,却终究忘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古训。
1.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副处级以上干部。2.市县两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副科级以上干部。
领导干部要在行动上做到言行一致,用诚信架起党和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领导干部要当好“关键少数”,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树立一个良好的“风向标”,使广大干部见贤思齐蔚然成风,争做群众的贴心人。
领导干部履新要深入基层一线走访,展现出干实事创事业的信心和魄力。
以“身边人”为镜,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既让自己守住法纪的底线,更确保“身边人”不违纪违法。
不管是为了领导干部安全的自我保护出发,还是从领导干部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升官加爵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言,都无疑是一个需要学习的理由。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把手”作为总指挥,是一个单位部门的精髓之所在,是一个全局总揽的角色。
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多元声音、多样诉求,具有良好的新媒体素养,也是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的体现。让更多领导干部敢于触网、敢于发声,需要有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文化。让更多领导干部敢于触网、敢于发声,需要有健康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文化,也需要更多高级别官员作出表率。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读书学习,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
领导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首先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从而坚定自己的立场,做好带头示范作用。
据官媒披露,王儒林提到的“三个一批”组合拳,即为山西刷新吏治的主要方式,上述139名“向下”调整的官员,就主要是通过“三个一批”筛出来的。
据官媒披露,王儒林提到的“三个一批”组合拳,即为山西刷新吏治的主要方式,上述139名“向下”调整的官员,就主要是通过“三个一批”筛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