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中读”需要“中”翻译

2013-05-13 14:14 来源:大河网

  如果普通中国人想读《西方哲学经典》,看不懂英语咋办?那就需要翻译。需要中文读本。需要很“中”的翻译。

  “业余翻译”刘国明翻译出版大部头《西方哲学经典》就很“中”。

  “业余翻译”帮你读懂康德。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就知道:大学时读康德的哲学作品,最大的感觉是:每一个字都认识,拼凑到一起却往往不知所云。而一句话动辄数行的翻译方式,读起来也十分费劲。这有可能是不“专业”的“翻译”导致的。

  “业余翻译”刘国明翻译的《西方哲学经典》中包含有康德的作品,遂直接跳到相关页面去读,顿时有了迥异的阅读体验:排版疏朗清晰;由于逗号、分号等标点的巧妙运用,译著短句多,层次分明,表意清楚,让人有种读海明威作品的感觉。信、达、雅兼备。这就是很“专业”的“业余翻译”刘国明带来的结果。

  英语“外行”很“内行”。英语“外行”为何很“内行”?是因为有秘密武器——“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入大学时,有的同学已经用英语记日记了,可刘国明却只会用英语背一句‘毛主席万岁’,连写都不会。有的同学谈起外国文学如数家珍,而刘国明当时连美国首都在华盛顿都不知道,显得很“外行”。

  此后很多年,刘国明都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在河南日报做记者时,刘国明包里经常装一本英语书,有空就拿出来背单词;刚开始做翻译的时候,刘国明就想,如果一句话有十个单词,刚好刘国明都不认识,刘国明最多就是查十遍字典。刘国明第一次发表翻译作品,是在洛阳一家媒体上,只有短短几百字,却像给他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让他在翻译之路上越走越远。这也让他很“内行”。

  “业余翻译”很“专业”。刘国明通过全省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出国培训英语考试,在郑州大学集中学习半年后,又到美国马里兰大学培训半年,拿到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和毕业证书后,为继续提高哲学素养,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精读英文版《西方哲学经典》。这些都显得刘国明很“专业”。

  “业余”变“专业”是十分艰苦:1177页的英文哲学原著;中文译本共有3卷、151.8万字;5年、1825天的案头翻译。但这也圆了刘国明“业余翻译”之梦

  “刘国明同志翻译的《西方哲学经典》,为中文读者学习研究西方哲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对于提升中国读者的哲学素养和西方文化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与价值。”这就表明“业余翻译”刘国明翻译出版大部头《西方哲学经典》就很“中”。

  总之,“西学中读”需要这样很“中”的翻译。

责编:王嘉懿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