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端午习俗 > 正文

粽子

2017年05月25日10:12  来源:映象网

5034

  进入六月,端午节将至。每到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是怎样的,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来看下面的详细介绍。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我们所知道的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实际上据专家考证,粽子只不过是民间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说端午节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后人附会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众的心里愿望而已。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实际上,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间节俗的“寒食节”(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许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与清明食粽的民间风俗。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文章关键词:端午;粽子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端午来临 郑州志愿者手把手教盲人朋友包粽子

    “每次到了端午节都能吃上粽子,但是从来都不知道粽子是怎么做的,我们也想知道我们能不能自己包粽子。”端午节将至,郑州慈善总会爱心手工项目和和勤公益收到了盲人朋友的微心愿。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黄阿姨正在尝试包粽子 图注:在成功包了一个粽子后,他们露出了笑容

  • 迎端午郑州机场送礼品 儿童乘机可获赠香囊

    6月8日来自河南机场集团的消息,随着为期三天的端午节假期临近,郑州机场迎来客流小高峰。

  • 端午(唐 李隆基)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 诗人笔下的端午:纪念名人传统 杜甫留下名篇

    端午节,除了我们熟悉的锦江龙舟赛与粽子,从唐玄宗、杜甫、苏轼、陆游、杨慎这些历代诗人的大作中,可以找到昔日的端午味道;而脍炙人口的清代竹枝词中,直白的语言又告诉我们清代成都的端午风俗;在“湖广填四川”中来到四川的客家人,端午传统礼俗源自中原古风。

  • 端午“粽”情西九华“比基尼”美女助阵漂流节

    西九华山景区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庆和一年一度漂流节开幕,让大家有一个激情放“粽”的端午回忆,同时把豫南民俗文化展现给大家,景区将在端午节期间开展各项优惠而又富有乐趣的节日活动。

  • 新闻
  • 财经
  • 汽车
  • 体育
  • 娱乐
  • 健康
  • 科技

慢新闻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省招办辟谣!网传“河南50万考生无大学可上”数据错误百出 为不实消息

推荐视频

高考前"最后一课":我的故事都是关于你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