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是人们对人、事、物所能普遍接受的最低限度、最低要求,是“门槛”,一旦越过这个“门槛”,就会由量变到质变,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考察、讲话、批示中深刻指出党员干部坚守底线的重要性。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守底线。
底线作为做人做事的边界和基准,约束人们什么事可干、什么事不可干,什么人可交、什么人不可交,什么地方可去、什么地方不可去。底线一定要随着时间、地点、职务、岗位变化而不断提升,才能够筑得更牢。有些底线是以法律、纪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的,需要所有人共同遵守;有些底线是约定俗成的,需要所有人共同遵从。因此,对任何一个人来讲,有法律底线,有纪律底线,也有道德底线。
践行“两学一做”,坚守做人做事“底线”。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一要加强思想武装。筑牢底线、提升境界,在理论上明白、思想上干净、政治上坚定。二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在灵魂深处反躬自省,坚守崇高的理想境界,在理想信念上做愚公不做叶公,决不能对我们所信仰的主义、所追求的事业心口不一。三要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党和人民要求,敢于碰硬,敢作敢为。四要躬身模范践行。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自己腰杆首先要硬起来,否则就没有资格审计别人,没有资格要求别人。五要依法履职尽责。要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依法履职尽责,无私无畏,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同一切腐败行为和违法行为作坚决斗争,敢于并善于揭示不完善的制度和推进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为深化改革做出应有贡献。
底线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是不能再退的最后一道防线。就个人而言,底线是立身之本,也是处事的基本原则;就社会而言,底线是社会有序运行的基石和基本保障。做人是有底线的,如开会带手机,就可能会干扰会议秩序;患了感冒,不加遮掩的打喷嚏,就可能把细菌传给别人,这些表面看是细微的小事,体现的是社会公德的一个方面,也是底线。共产党员是有底线的,党纪党章党规,就是党员的底线,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都划出来了。作为一个人,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守住“底线”莫越“门槛”!(杨志)
作为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凭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凭着对事业的忠实信仰,立足平凡岗位扎实工作,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很多领导干部在拥有了权力、地位以后,不紧管不了自己,还利用家人的“便利”违法乱纪,最终是折了老子、赔上儿子、殃及孙子。
服务对象请吃饭,一开始还拒绝。别人找个“朋友聚会”之类的借口后,耳根子就软了下来,放松警惕,欣然赴约。因为一时“糊涂”,违规接受吃请被处分。
党员干部要真正远离底线,将“安全区域”变成体操场,在工作和生活的舞台上展现风采,切不可走进底线雷区。
底线作为做人做事的边界和基准,约束人们什么事可干、什么事不可干,什么人可交、什么人不可交,什么地方可去、什么地方不可去。
唯有坚守才能迎来辉煌,唯有坚守才能开创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新局面,唯有坚守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规矩”二字笔画不多,但对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而言,能否自觉遵奉党内规矩为人生戒律,努力把规矩真正写在心里,又岂可说是一件易事。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得起风浪考验,做到始终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主动转变作风,保持自身的良好形象。
相信干部从内到外加强武装,定能让原则、信仰更加清晰,“善始善终”的成为人民的好公仆、国家的栋梁。
督导工作必须标准要高、要求要严、抓得要紧,不能存在顺着走、跟着走、看着走的现象,督导组必须担负起重要责任。
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习总书记划出做人做事的“四种底线”,对广大党员干部而言是种从政的约束,更是树立了规矩。
提升法治意识,坚持依法用权,践行法律底线。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仅影响党和国家形象,更损害人民群众利益。遵法守法是党员干部的基本义务。
领导干部在交往时要有所选择,心中有本“明细账”,真正做到与势利之交绝缘,要练就“火眼金睛”,提高警惕,对下级的“人情”、“心意”要学会拒绝。
“公仪休嗜鱼”给独守清贫、能耐寂寞的党员干部一剂心理平衡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