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渡沟村位于栾川县重渡沟生态旅游建设示范区以北,总面积30平方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367户,1455口人,67名党员。
过去,“土坯房、茅草屋,鸡屁股是农户的‘小银行’,吃粮靠统筹,花钱靠救济”是重渡沟村民贫穷生活的真实写照。如今的重渡沟村民过着“风景好、别墅房、清山绿水变银行,家家开宾馆、户户忙经商”的美好生活。
1999年,重渡沟村有耕地300余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三分,且85%为45度以上的山坡薄地,年人均收入不足400元。1999年7月,重渡沟村重渡沟因东汉光武帝刘秀二渡伊水至此,摆脱王莽追杀并成就帝业而得御赐之名。1999年7月重渡沟村党支部以“抓党建促发展,建设美丽重渡沟”为载体,充分发挥本村的山、水、竹林等生态优势,调动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性,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十几年来,重渡沟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农家景、享农家乐、购农家物”吸引游客,探索出了一条“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的乡村发展旅游新路子。
现在的重渡沟村一年四季山泉喷涌,原始森林遮天蔽日,万亩秀竹青翠欲滴,森林覆盖率高达95%以上,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68000个,是中国北方一处绝无仅有的天然氧吧和竹林氧吧。星散于十里兰溪之旁,万亩秀竹之间的一、二、三代农家宾馆,更是重渡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截止2012年底,重渡沟农家宾馆已发展到328家,其中星级农家宾馆68家,乡村旅游大酒店一家,拥有高、中、低档床位12000张,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食宿的同时,也给山区农民找到了一把打开致富之门,奔向小康生活的“金钥匙”。旅游学者魏小安先生根据重渡沟农家宾馆的开发规模之大、档次之高、管理之规范、拉动社会就业之广泛、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五个方面位居全国之首,称赞重渡沟是“中国农家宾馆第一村”。尤其是对农家宾馆的开发经营管理模式,辐射带动农民增收的先进经验,被业界成为“重渡沟现象”,为丰富和延伸“栾川模式”内涵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2年,重渡沟村依托独有的乡村美景和特色鲜明的农家宾馆,共接待游客68.5万人次,实现旅游接待收入1.3亿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实现社会综合收入5.8亿元,仅重渡沟农家宾馆依靠乡村旅游接待增收7800多万元,户均增收19余万元。如今,重渡沟村已成为一个集休闲、观光、娱乐、购物、餐饮、培训为一体的集群产业基地和著名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先后获得“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中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河南十佳旅游景区”、“河南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国文明村”等20余项殊荣,并成为展示河南省乡村旅游形象的一张耀眼名片。
近年来陶湾镇、西沟村筹措资金从整治环境、完善设施、发展旅游和特色产业等方面入手,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房屋美化、环境亮化、河道净化、空地田园化等工程。
庄子村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第一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乡村,是河南省影视剧拍摄基地,电视剧《嘿,真不是闹着玩的》和电影《印度神游》都将庄子村作为拍摄主场地。
目前,龙王村已建成国家级4A级景区木札岭、木札岭速龙滑雪场、木札岭漂流、河南省特色农家宾馆经营示范基地,已形成嵩南旅游产业集聚区。
铜河村物华天宝,主要农副产品有 板栗 核桃 柿子 松籽 各种花茶。
近年来,上庄坪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本村资源优势,发展生态经济,步入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轨道,取得了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环境美化的成效。
下寺村生态植被良好,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
天桥沟村位于国家5A级景区白云山入口处,紧临311国道,总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7个村民组,15个自然村,共310户1130人。
存完好的石头部落村落内石房石屋比邻而居,石墙石院随形而就,石碾石磨、石槽石磙、石桌石凳随处可见……
“中国美丽乡村礼赞”:洛宁县罗岭乡蛇沟村
故东村位于下峪镇政府西北方向八公里处,在故县水库东岸,属于岭塬地带,风景优美,气温适宜,春暖夏热秋凉冬寒。
窑瓦村地处洛宁县西部深山区,位居故县镇西南部故县水库沿岸,东隔故县水库与下峪镇河东村相望,西与故县镇东庄村接壤,北与卢氏县在牛心山上隔沟相望,南与下峪镇沙沟村隔故县水库相望。
漏明崖位于关址村,是我国北方罕见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中国美丽乡村礼赞”:新安县石井镇介庄村
日前,农业部公布的2015“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单中,全国共120个村落入选,其中我省有4个村落入选,牌路村成为我市唯一一家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村落。
东村是唐代著名诗人李贺故里。连昌河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县三乡镇东村,注入洛河,三乡镇古称昌谷,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