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能吃苦,性格坚毅;她好学上进,追求卓越
她自尊心很强,在她认定的事情上绝不输给别人
爸爸妈妈教育她:做什么事都要坚持,还要做到最好
启蒙老师说:她的很多优秀品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核心提示
2012年6月29日上午11时20分,中国,内蒙古阿木古郎大草原,一片流水环绕、四周空阔的草地上,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从“神舟九号”的返回舱中缓缓而出。精神焕发的面容,灿烂如昔的微笑,她用这些诠释了13天的飞天感受:“天宫就是我们在太空的家,很温馨,很舒适。我们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坚毅、沉稳、平和、好学、乐观、朴实、感恩、孝顺,从半个月前被官方公布成为中国首个女航天员,刘洋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被国内诸多媒体不断挖掘和呈现于公众面前。
只是,在刘洋已经走过的34年的人生历程中,是哪些因素,使如此多的美好字眼儿能够积聚其一身、融化在她的血肉和灵魂之中?
1
好学坚毅 和家境有很大关系
——在航校野营拉练时,脚上磨出成片水泡也死活不肯上“医疗车”;
——在航天城训练时,离心机内宛如巨石压身下的高速旋转训练,她“每根头发丝、每个手指甲都在用力”,在海边观景的幻想中抵抗十几分钟万米长跑、双腿如灌铅般的痛苦;
特别能吃苦,性格坚毅,是刘洋留给很多人的深刻印象。
——小学没有低于90分的成绩,初中高中接连保送;
——空军长春飞行学院4年的学习,在20多个女孩子中脱颖而出,训练成绩是全优;
——执行“神九”任务的前期准备中,用两年追上两位搭档14年的训练成果;
好学上进,追求卓越,是刘洋身上一直保持的“惯性”。
“她能这样,和过去很长时间我们的家境有很大关系。”父亲刘士林、母亲牛喜云一致这样认为。
上世纪90年代初,两个人的企业都不景气,牛喜云的月工资是180元,而刘士林的只有50元。“这辈子,一直遗憾没有上大学的命。在厂里是工人的时候,我特别羡慕技术人员,他们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代表。”刘士林说。
刘洋出生后,上大学,成为父母心中赋予她的一定要完成的“使命”。
像很多父母一样,刘士林和牛喜云利用一切生活中的实际教材引导刘洋要考上大学。父母记得,刘洋上学前,他们经常带她经过郑州沙口路附近的金水河。那时候,纺织业是郑州的工业支柱,金水河里有不少纺织厂丢弃不用的用来擦拭机器的废线,于是就有经济困难的人在河边支起大锅,清洗出这些油黑的纱线另做他用。父母总是面对此景一再告诉小刘洋:“你看,干这些活脏不脏?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你可能也会这样。好好学习,有了文化,就有可能当科学家,过上好生活。”
牛喜云说:“我们从来没想过刘洋会成为名人,就一个具体目标:考上大学!”
为了这个目标,父母对刘洋的教育思想坚定、稳固而持久。
母亲在刘洋面前总是固执地“狠下心肠”,比如扫地,一次扫不干净必须重来,直到妈妈满意为止;想出去玩儿,必须先认真完成作业;读书写字要保护眼睛,姿势一定要端正;想买零食,妈妈只要说过“不许吃”,再怎么求也没用;有好吃的,“孔融让梨”、“卧冰求鲤”就是榜样,小刘洋一定要让长辈先尝。
“这种教育让她从小就很听话,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坚持,还要做到最好。”
父亲也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刘洋的毅力锻炼。
已经退休的白凤芝是刘洋小学一、二年级的班主任,她对刘洋一年级时参加学校跳绳比赛得了第一名的经历记得很清楚。
“那么小的孩子,一开始不怎么会跳,她爸就陪着她练,中间断了就鼓励刘洋重新来,断了续,再断再续,听她父亲说这样大概3000次。我觉得,以后刘洋身上表现出来的韧劲儿和这种体验有很大的关系。”白老师说。
初中时,刘洋的体育成绩不理想。刘士林在家里准备了铅球,还每天陪着刘洋蹦楼梯,掐着表监督刘洋练长跑。
“每天练,逐渐加大锻炼量。锻炼很枯燥,她也想偷懒,我不允许,总是让她坚持、再坚持。”刘士林说,女儿听话,以后在各种困难面前都保持了这种精神。
刘洋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父亲在厂里有幸参加了一个中专学习班。
刘士林说:“我特别珍惜这个机会,每晚和刘洋在一个屋里学习。好多东西都不懂,学起来很不容易,但是我特别刻苦地坚持下来了。刘洋看在眼里,自己学习也更有劲头了。”
秦静和刘洋从小是邻居,也是中学时代的密友。在秦静的记忆中,初中时期的刘洋在生人面前不爱说话,自尊心很强,在她认定的事情上绝不输给别人。
秦静和刘洋分别由城东路一小和城东路二小保送到同一所学校,但凡遇到哪所小学好这样的辩论,刘洋决不退让,极力维护自己的母校。有一次,两个好朋友从学校一路激辩到家门口,刘洋还不罢休,说:“你回家再想想,明天咱俩接着说。
秦静说,刘洋中学时就比较喜欢课外阅读,也表现出了演讲的才能,显露出性格中活泼的一面。记得她特别喜欢《红楼梦》里的诗词,好像也提及《简·爱》。她上飞行学院后,经常在假期问上其他大学的同学都开了什么课,总觉得自己学校开的课程相比同学少了些,有危机感。“听说她在航校特别爱看书,可能就是想弥补这个遗憾吧!”
2
自信乐观 背后是父母的培养
据《解放军报》报道,2009年,杨利伟负责给女航天员面试,到刘洋的时候,她很坦率地对考官说,先面试的那名飞行员已经给她讲了要问的一些题目,请出新题。
对此,网上有对刘洋心理的各种揣测。
而刘洋的父亲对此肯定地说:“我了解自己的闺女,她这样做,是因为她自信。”
牛喜云说,刘洋上学后她就不断给女儿重复一句话:“写作业就是考试,考试就像写作业。”一方面是想让她写作业认真,另一方面也是有意识地让她在考试的时候因为平时学得扎实能够自信。
刘洋曾经的一次“空中险情”,成为她按响航天城的门铃。“为啥她在18只信鸽撞到飞机以后能够很冷静,最后成功地迫降?我觉得就是小时候这样训练出来的。”母亲总结得也很自信。
“刘洋的家里一度经济上很困难,但是她父母一直在刘洋面前展现的是‘这没什么’,他们总是这样灌输给她,我觉得刘洋受的影响很大。”秦静说。
父母回忆,刘洋高三那一年,家里的经济还不宽裕。考虑到家里刚买过房子,刘洋上大学后要筹集学费,父亲就在街上摆了一个修自行车摊儿。他总是在女儿面前信心满满地说:“爸爸会的东西很多,咱家什么都不缺,支持你上大学一点没问题。”高考前夕,刘士林病了,吐了不少血。住院期间,妈妈在刘洋上学的时候去医院,放学前赶回家做饭,一直装出丈夫没事心里很轻松的表情。高考第一天,并未痊愈的父亲说服医生坚持出了院,马上在外面打电话给刘洋:“爸爸全好啦!”
好友秦静这样认为:“我觉得刘洋很崇拜她爸爸,她妈妈坚毅果断,她爸爸比较乐观。”
刘士林说,刘洋上初中后,他确实有意识地引导女儿遇事往好的方面看。
“姑娘有一次对我说不想当班干部,我说‘孩子你错啦,那可以培养你的能力,你看那些大干部不都是一步步需要锻炼吗’。后来姑娘又烦恼当了学习委员经常需要给同学讲题耽误时间,我又告诉她‘这样也是一种复习,而且和同学加深了感情,多交了朋友’。”
作为刘洋的启蒙老师,白凤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刘洋的爸妈做得很好,刘洋进入学校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很多优秀品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育的结果。”
成为英雄
3
机会总是选择了她
情同姐妹的同学突然成为世人皆知的女英雄,这让秦静和昔日的中学同学有“惊梦”的感觉。
“我们同学开玩笑说,早知道刘洋成了中国首个女航天员,过去聚会的时候,应该多和她拍些照片。”秦静笑着说,同学都为她高兴,但过去真没觉得她会成为这样的英雄人物。
“我现在还记得她刚上飞行学院那会儿,学校里得排队打电话,轮到了也就几分钟的通话时间。刘洋会留一点时间给我。她说:‘好羡慕你们呀!你知道这里多冷吗,出门不戴帽子,从这个屋走到那个屋,拿棍一敲,耳朵就掉啦!”秦静说到这儿笑了起来,她说刘洋有时候挺调皮幽默的。
在秦静的印象里,刘洋成为英雄之前的日子里有很多遗憾。
“没有恋爱之前,她对我说过很想结婚,因为结了婚的人不用住在集体宿舍,可以回家。后来她结了婚,又因为工作的关系只能周末回家。也曾经把父母接到那边去,可也是周末短聚一下,一有事还可能回不了家,爸妈只好又回了郑州。”
秦静说,2009年成为航天员之前,刘洋回郑州看到她的孩子,流露出了向往和羡慕的情绪,说自己也很希望有个孩子,像同学一样有三口之家的正常生活。
作为刘洋父母眼中刘洋最亲密的同学,秦静觉得,刘洋的今天可以说是父母精心设计培养出来的,她从来没有“有心”追求过英雄的生活,而在每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机会总是选择了她。
“也许英雄的产生就是这样的吧,自身努力的必然和机遇偶然降临的结合。”秦静说,“希望英雄刘洋能享受普通人的幸福生活。”
好学上进,追求卓越
做什么事都要坚持
有韧劲儿
自尊心强,不认输
有危机感
遇事往好的方面看(记者 徐曼丽)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