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卷厚厚的《西方哲学经典》摆在案头,让人折服译者的学识和毅力,更让人讶异的是,这是一个政府官员数年寒窗耕耘的结果。
哲学到底有什么用?这个问题确实让人很难回答,但毋庸置疑,哲学给人带来人生的思考,形成一个人的处世方式和精神内核。现在有一个时髦的网络词语叫“毁三观”,更有学者痛斥“当下社会物欲横流,国民内心已经流氓化”,社会道德在某种程度上已走向可怕的边缘。
走近经典,或许你的内心会被重新照亮。近日,记者走访了《西方哲学经典》译者刘国明先生,亲身领略这位哲学博士的内心世界、学者风采。
在郑州晚报发表第一篇小文,连载译作
听说是《郑州晚报》的记者,刘国明先生十分热情,“我最早的作品就发表在《郑州晚报》,《郑州晚报》种下了我写作的第一粒火种”。
晚报副刊的采纳,对初次投稿的刘国明来讲是莫大的鼓舞,更加激发了他写作的热情。几天后,《郑州晚报》副刊头条刊登了他写的一篇历史小说,篇幅也从最初的450个字拉长到1600个字。
除了将发表的文章存档外,刘国明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样报通知单、参加副刊文艺座谈会的邀请函。回忆那段岁月,刘国明颇有感慨:“这是一份美好的记忆,从中可以看到编辑老师认真的工作态度,对无名作者的呵护和培养,这份感情很可贵,让人难忘。”
大学毕业后,不管工作的环境如何变化,刘国明的作家梦一直未曾熄灭。“后来,我想到了用另一种方式追梦,那就是翻译。因为翻译可以把我工作之外的许多碎片时间利用起来。”《郑州晚报》《洛阳日报》《焦作日报》等报纸刊物频繁刊登他的译作。
1988年,刘国明花半年时间,翻译了50万字的韩素音长篇小说《待到黎明到来时》,河南人民出版社作为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礼书出版,广州日报给予连载。
之后,刘国明又相继翻译了人物传记《希特勒的兴亡》《华盛顿》等,在《郑州晚报》进行连载。
践行者 “证书只不过是一张证书而已,我应该做点什么”
正像亚里士多德著名的一句名言,“求知是人的本性”,这句话用在刘国明身上再恰当不过。虽然一直从政,但刘国明对提高自身知识素养的要求丝毫没有放松。
2001年9月,刘国明考上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古人用“学海无涯苦作舟”励志,他却反其意而释之,以“学海无涯乐作舟”作为座右铭。在工作与学习两不误的情况下,刘国明拿下了南京大学全日制哲学博士学位。
2002年刘国明作为省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班到美国进修,在一家旧书店意外与一本英文原著《西方哲学经典》相遇,“我如获至宝,用美元把她买了回来。”
2005年,刘国明的博士证书拿到了手,回忆当时的情景,他说:“三天的高兴劲儿一过,我便想到,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证书只不过是一张证书而已,我应该做点什么。”
足足5年春秋,他一直在与书中的16位哲学大师们对话,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笛卡尔……他是幸福的,头顶着康德灿烂的星空,践行着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理论。这本文字浩繁的英文版哲学经典被他译作150多万字。回味过去,刘国明说:“这是一个十分艰苦也非常愉快的漫长学习过程。”
哲学观 “我没有更多余的不快”
《西方哲学经典》在翻译过程中,朋友就主动为他联系出版社。但等到全部翻译结束,书没能顺利出版。后来,省里的一位大学校长决定将它作为该校辅助教材出版。刘国明为它能面世而欣慰,“哲学素养的提高是全社会的责任。当社会遭到金钱奴役的时候,有识之士伸一下援手,乃社会之大幸”。
书算是出版了,但作者并未拿到一分钱稿费,“我没有多余的不快”。深谙社会哲学的刘国明并未因此抱怨,而是一以贯之,波澜不兴。
如今,被聘为郑州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的刘国明一边为学生开设《西方哲学经典》课程,一边翻译英国著名的法理学家杰里米·边沁的著作《司法证据原理》。虽然这本著作艰涩难懂,翻译起来是一项极其浩繁巨大,且意义非凡的工程,但刘国明这枚“盯住就不放”的硬头钉在一点点深入穿透。“我喜欢在克服困难中得到快乐。”他说,“如果上帝再给我30年或40年时间,我会把边沁的所有著作译完。”
“我追求生命效益最大化,在自己可以控制、支配的时间内,努力让人生活得有意义,为人类做点贡献。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现在国家在提倡建立学习型社会,其实每个人每天都可以拿出时间来学习,并得到一定收获,这样,我们的社会素养绝对会提高许多,就像我办公室的绿萝,虽然看不见它在生长,但某一天抬头一看,它已爬行了好长好长。”( 郑州晚报记者 尚新娇)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