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完善郑州生态水系拼图,形成“六纵六横三湖泊”格局
上古时期,中原地区,洪水泛滥。中牟与郑州之间,因地势低洼,蓄成一湖。大禹治水,勘察地形时,取名圃田泽,列为天下九泽之一。
公元前360年,魏国兴修水利,从今荥阳东北引黄河水南行,横过济水,注入此泽,称为大沟。20年后,又引泽水东流,绕大梁城东,向南注入沙水,至陈(今淮阳县)南入颍水,这便是后人所说的鸿沟。鸿沟之水,来自黄河,又因圃田泽调剂,与鸿沟相连通的汴河、沙水、颍水等通航能力大大提高。鸿沟开通,淮北大平原形成完整运河网,圃田泽的调蓄作用至关重要。
魏晋南北朝时,圃田泽“东西四十里许,南北二十里许”,北依黄河,东接济水,“水盛则北注,渠溢则南播”,成为黄河和鸿沟水系之间流量调节的水库。后随着汴河的废置,圃田泽长年受黄河泛滥的淤灌。明代中叶已变为沼泽洼地,至清代,渐被开垦为农田。
经过数千年岁月,沧海化作桑田。如今,几乎在同一个方位,湖面蓄成,汪洋成泽。龙湖,与数千年前的圃田泽一样,开始向人们讲述一个全新的沧海桑田的故事。此时,郑州把千年之外的湖泊,安放在龙湖之内,天地之中。
郑州水系
1
关键词:六纵六横
在郑州市区,以贾鲁河为主轴线,构建“六纵六横”的河网,而郑州黄河湿地和中牟雁鸣湖湿地,则分布在城区北部、东部,作为城市的依托,连同河流上游区的中小水库,加之三个湖泊,共同组成郑州水系格局。
2
关键词:缺水城市
郑州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3.4亿立方米,人均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的十分之一。而河道均属季节性河流,除贾鲁河下游、七里河下游、潮河有少量基流外,其余河道无自然基流。随着城市发展,用水需求增大,地下水被大量开发,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地表径流也随之减少。
3
关键词:水域靓城
郑州市2006年正式启动生态水系建设。按照《郑州市生态水系规划》,打造水域靓城。该规划以市区周边12条河道、12座水库、3个湖泊和2个湿地为基本框架,规划面积达1010平方公里。经过升级改造后,郑州市区水面面积将由原来的11.4平方公里扩大到33.5平方公里,人均水面也由以前的3.9平方米提升为6.5平方米。(记者 刘瑞朝 乔伟辉 实习生 冯 博 制图 扈森)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