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里曾有一支活跃在白色恐怖下的传奇部队,是党在隐蔽战线上的战斗堡垒 修德坊6号:“红色之剑”在此出鞘
位于静安区武定路930弄14号的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旧址。见习记者 海沙尔 摄
初夏时分,武定路930弄内静悄悄,老人搬把椅子悠闲读报。弄堂尽头是14号楼,眼前这栋不起眼的两层红砖石库门小楼,原为修德坊6号,正是中共中央特科机关所在地。
这是一支活跃在白色恐怖下的传奇部队,特科队员赤胆忠心、身手不凡,守护着身处险境的中央机关安全。而这些队员,有的日后成长为共和国元帅、将军、副总理、部长,而更多的则为党的事业献出了生命。这支队伍的创建者与负责人,正是周恩来同志。
中央特科,党的战斗堡垒
1927年11月的上海,警车在街头呼啸而过,凄厉的警笛让人不寒而栗。
一块厚厚的窗帘把屋外的恐怖世界暂时隔开,十几位年轻人围坐一起小声开会。11月9日到10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
屋外,蹲着几个卖香烟水果的小贩。他们无心生意,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货摊下、衣服里藏着已经上膛的手枪。这些是负责警戒的特科队员,一旦出现敌情,就会拔枪阻击,掩护屋内的中央领导撤离。
1927年,对“年幼”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是血雨腥风的一年。昔日的战友举起了屠刀,据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有30多万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害。
真正的革命者,掩埋好同伴的尸体,擦去身上的血迹,站起来继续战斗。
中共“八七”会议后,中央机关陆续从武汉迁往上海。在国民党军警宪特和租界巡捕暗探密布的十里洋场,要想长期隐蔽下来开展工作,就要有支强大的保卫力量。1927年11月,29岁的周恩来受命组建中共中央特科。
彼时的特科下设四部,分工明确而又互相配合——总务科总揽各项日常事务;情报科掌握敌人动向;保卫科又叫“红队”、“打狗队”,负责镇压叛徒;通讯科从事秘密联络工作。
这些特科队员,大都是参加过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工运骨干、阶级觉悟高的北伐军战士,以及历经战火的红军士兵。成立之初,年轻队员不仅要学习多种技能,周恩来、恽代英还给他们做报告,帮助队员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培养他们秘密工作的纪律意识。用上海市委党校陈丽凤教授的话说,“是要把中央特科建成党在隐蔽战线上的战斗堡垒”。
红色之剑,树起正义力量
堡垒最担心从内部被攻破。同样,对蛰伏在上海的中央机关而言,威胁最大的莫过于叛徒告密。革命进入低潮后,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和投机分子选择退党。如果他们只是简单的脱离组织,那不过是大浪淘沙,反而让党更加纯洁。但令人不齿的是,其中一些人叛变投敌,不惜出卖昔日同志向当局“表忠”。
1928年4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罗亦农被捕,劝降失败后被枪决。出卖他的,正是战友何家兴、贺芝华夫妇。1929年8月24日,由于中央军委秘书白鑫的告密,被誉为“中国农民运动大王”的彭湃等四名同志被捕,6天后从容就义。
不镇压叛徒,无法告慰烈士英魂,更会使这类行径肆无忌惮。通过内线,情报科当天查明出卖罗亦农的叛徒,周恩来指示“红队”,“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要重证据,党绝不冤枉一个同志”,在对何家兴夫妇监视一段时间,确定他们叛变的情况下,“红色之剑”出鞘予以制裁。“这极大震慑了革命意志不坚定者”,陈丽凤说。
此外,“红队”还先后处决叛徒戴冰石、白鑫以及国民党特务头子王斌、马绍武等人。一次又一次的“亮剑”行动,有力地打击了叛徒和国民党特务的嚣张气焰,对保护中央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所为的同时也有所不为。尽管身在龙潭虎穴,但中央从没把处以极刑视作常规手段,用周恩来在1929年致山东临委信中的话说,“消灭叛徒,原是我党最后最不得已的办法”。
“锄奸就是为了革命,为了信仰,与钱财无关”,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说。即便是在处决叛徒时,特科队员也不滥用暴力,避免伤及无辜。1928年4月25日晨,“红队”成员借着鞭炮声为掩护,冲入出卖罗亦农的叛徒何家兴夫妇家,在周围居民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迅速严惩了变节者。
还有一次,“红队”负责人顾顺章(后叛变)得知上海警探在公共租界的一品香大饭店碰头,便打算运几箱炸药炸掉饭店。周恩来得知后予以制止,避免因为波及无辜而给中共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这支“红色之剑”在身处白区的知识阶层和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了“正义力量”的形象。
无人知晓,功绩永世长存
当年繁华的上海滩,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特科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队员们要出入“大染缸”,甚至有时要与狼共舞。
一些党员经不住诱惑,为图享受出卖同志。聂荣臻在回忆录中提到了顾顺章,“1930年5月中央调我到特科工作,意图是从政治上加强特科。中央发现顾顺章吃喝嫖赌抽大烟,样样都干。他把这些特科工作的掩护手段,变为追求个人享受的目的,日益腐化堕落。”
但更多的党员出淤泥而不染,甘于清贫,严守纪律。
作为特科的领导者,周恩来率先垂范。金冲及主编的《周恩来传》中提到,周恩来外出时间严格限制在清晨五时和晚上七时以后,尽量少走大马路,多穿小弄堂,也不搭乘电车到公共场所去。他通常装扮成商人,后来又留起了大胡子。尽管敌人把他当重点目标,却始终无法发现他的踪迹。《邓颖超传》中也提到,当时党的经费十分困难,周恩来每月生活费只有12元,邓颖超8元(比她当小学教师时少多了),此外分别有交通费5元和3元,平常吃回“狮子头”也属破费。
聂荣臻在回忆录中也说起了当时的拮据生活,“白天整天在外边活动,夜间要很晚才得回来,有时过午夜十二时。早晨四五点钟,在煤油炉上热点泡饭,就着咸菜,吃了又出去了”。
忠诚的源头是信仰。
被称为“红色大管家”的中央机关会计熊瑾玎,公开身份是上海“福兴布庄”的老板。在不以老板形象示人时,他就脱去绸缎衣服,换上打补丁的外套。经手无数钱财的熊老板,获得了“平生营钱物,一尘均不染”的美誉。
“党组织的很多经费都通过上海运往苏区,特科队员保护着一包包的真金白银”,苏智良说,“他们光明磊落,从没有想过侵吞革命经费”。
特科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当属“红队”负责人顾顺章叛变。1931年4月,顾顺章被武汉国民党特务逮捕。在安排船只送他去南京告密的同时,武汉特务向中统头子徐恩曾发密电“邀功”。这份电报落入了潜伏在徐身边的中共特工钱壮飞手中。之后,在周恩来等人的指挥下,上海的中央机关迅速转移,最终化险为夷。
1931年,周恩来离开上海前往苏区工作,之后特科工作先后由陈云、潘汉年等人领导。
苏智良说,由于种种原因,现在人们知晓的特科故事并不多。但这不妨碍英雄事迹熠熠生辉,正如莫斯科无名烈士纪念碑上那句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记者 洪俊杰)
1992年10月12日~18日,党的十四大举行,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因而,它被称之为“中国革命的摇篮”。
1927年10月4日,经过三河坝激战,朱德率领部队沿着这条路线,“次第掩护,逐步撤退”,准备到潮汕与主力部队会合。
南大街明清时叫“咸宁街”,取意社会平静安宁,后来被老百姓习惯叫南大街;北大街叫“清平街”,取意清净平安,后来叫北关大街,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最终命名为北大街。当时,街道两侧的药材行随处可见,“那时候,经常能在街上见到讲究穿戴、讲究体面的富人,有北京人、上海人……哪儿的口音都听过。
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与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等联合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风云1927》5月23日起将在全国上映。
昨日21:25,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群众路线大讲谈》第十七期节目,东方今报今日刊发播出台本,以飨读者。【嘉宾简介】黄仲芳(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全国著名的井冈山精神研究专家、曾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中共井冈山市委党史办公室主任)
昨日21:25,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群众路线大讲谈》第十七期节目,东方今报今日刊发播出台本,以飨读者。【嘉宾简介】黄仲芳(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全国著名的井冈山精神研究专家、曾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中共井冈山市委党史办公室主任)
昨日21:25,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群众路线大讲谈》第十七期节目,东方今报今日刊发播出台本,以飨读者。【嘉宾简介】黄仲芳(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全国著名的井冈山精神研究专家、曾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长、中共井冈山市委党史办公室主任)
陇海铁路汴徐段于1913年3月奠基动工, 1916年1月,商丘火车站的前身——朱集车站正式投入运营。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军会同英军侵占青岛等地,陇海铁路徐开段,包括朱集车站施工工程陷于停顿。
自驾游起源于上个世纪的美国,最初人们把周末开车出游叫“Sunday Drive”,发展到后来成为自驾。
纳粹党徒上台后,对奥运会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变,其目的是想利用奥运会,给法西斯德国蒙上一层和平的面纱。正式比赛开始后,希特勒常出没于体育场,希望通过在德国举办的奥运会来证明诺尔曼人种的优越。在跳远比赛时,他的德国对手卢茨-朗甚至在纳粹分子的眼皮底下,向他表示了友好。
《迸涌的流泉》为马丁·瓦尔泽以自身成长经历为原型创作的长篇自传体小说,描写主人公在第三帝国下的成长历程。这样一种精细的外部描述和缺少主体涉足的写实手法,让人觉得瓦尔泽在此追求一种历史的客观性,一种自传的真实性。
95后、先天性肢残患者、辍学的职高生、农民的儿子,这些都是凯歌的身份。1916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病债交迫,精神空虚,在自已的卧室注入过量的吗啡自杀 1941年前苏联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回国后,在偏远的小镇叶拉步加自杀身亡
延安整风初期,为了统一全党的思想,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断:“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 历史就这样告诉我们,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终成为在今天依然执政并将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殷夫(1910年—1931年),象山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无产阶级革命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