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范军,许多河南人都不陌生。有人记得他的相声《劝驴》、有人最喜欢他常派豫剧的“正宗味儿”,有人排着队去看他主演的原创河南方言话剧《老汤》……但很少人注意到,范军已经当了多年的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在近日范军再次当选新一届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今天猛犸新闻记者就给您走近曲协主席范军,看一看不一样的河南“范儿”。
打娘胎里就“登台表演”
在观众眼里,范军是一个说学逗唱样样精通的“全能笑星”,给亿万观众带去了最开怀的笑声;他又是一个玩转曲艺、影视、话剧多领域的“跨界能人”,把充满中原韵味的表演艺术、把他独特的豫式幽默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一身艺术细胞从哪儿来?用范军的话说:“打娘胎里就登台演出了。”
范军有4个姐姐,他是家里的幼子,母亲怀他时是郑州百货大楼的营业员。
范军说,母亲喜欢文艺,能歌善舞,也是河南省财贸文工团的文艺骨干,经常上台表演,也和许多老艺术家都很熟。
母亲的文艺细胞和艺术情结都遗传给了范军。他从小就喜欢模仿艺人,也和许多河南的老艺术家结缘。
一段模仿表演促成与常香玉师徒缘分
范军和豫剧大师常香玉的缘分也是河南戏曲界的一段佳话。
当年听说常香玉想收范军为徒,常香玉的先生陈宪章提出要见见范军,实际上是想“把把关”。
范军来到常香玉大师家中,学了一段常大师的表演,陈宪章先生对常香玉大师说:“馨珊(陈宪章对常香玉的称呼),我好像又听到了你50年代时的声音,这孩子太有天赋了。”最终,范军拜师,成了常香玉大师唯一一名男弟子。
在范军的印象里,常香玉大师生活当中很平凡,吃粗粮、睡硬板床、说家常话。但她又很“讲究”,“无论到哪儿身板都是直挺挺的”。
范军记得,他去常香玉大师家里上课时,老师大热天衣服领子也系着风紧扣。范军说:“老师,在咱自己家,咱穿松散点儿不好吗?”常香玉说:“孩子,我是你的老师,这是对你的尊重。”
“大师就是既平和又善良又有风骨,满怀对国家、对人民的深情。”范军说,从常香玉大师那里,他不仅学到了艺术,更学到了可贵的品质。
河南曲艺名家教会他“戏比天大”
其实不仅是常香玉大师,许多河南的老艺术家都对范军的艺术之路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
“我18岁进入曲艺团,跟着河南很多戏曲名家去演出,学到了很多东西。”范军说,在后台,高洁老师穿上演出服就不肯再坐那儿了,柳兰芳老师演出之前不跟别人说话,王善朴老师上台前喜欢先喊上两嗓子……
“名家们的这些习惯都是他们对舞台的敬畏啊。”范军说,从名家身上,他深深体会到“戏比天大”这个词的含义。
“我常常感叹自己很幸运,有幸和这些曲艺名家们接触十多年,他们对我艺术上的感染、熏陶,我一辈子感激不尽。”他说。
在河南曲艺界,范军是河南新时期的曲艺领军人物,可以说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他被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被中国曲艺家协会评为“新中国曲艺六十年”为曲艺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中青年艺术家”,正是他践行河南老艺术家的优良传统的结果。
“百变”范军坚持“曲艺是魂”
这几年,范军很忙。他一方面带领河南省曲协举办全国性和全省性曲艺比赛,为曲艺演员和作品的展现搭建平台,深入基层组织曲艺惠民演出,另一方面,也在用不同的形式把河南的曲艺推介出去。
201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向党报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曲艺演出周”系列活动之“中原风——河南曲艺专场”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此次演出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曲艺首次进京专场演出,以集群的形式向全国推出了河南优秀曲艺家群体,代表了河南曲艺界的较高水平。
2014年九月底,河南曲艺再次晋京演出,又一次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宫,参加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曲艺家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向人民报告——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暨说唱中国梦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活动。由河南曲艺团参与并演出的“马街书会”河南曲艺专场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2013、2014年,他领衔主演原创河南方言话剧《老汤》,首都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均留下了《老汤》剧目的足迹。
有人觉得他“定位模糊”,有人觉得他“不务正业”。
“我是万变不离其宗。”在他看来,他的这些活动始终坚持的是“曲艺是魂”,为的是“固本求新”。
“我说的相声,融入了跟河南各大剧种、地方戏曲有关系的段子,我们搞的影视剧,也还是河南式幽默,都是用质朴的河南小人物来反映大社会。”范军说,包括他唱的《河南爱说中》、《马街书会礼赞》等等都始终和豫腔、豫调、豫文化牢牢地结合在一起。
我是颗种子,河南就是土壤
“我把自己定位为豫文化的传播者。”范军说,“现代社会文化是多元的,但是我的根是牢固的,我的情感融入到河南。河南是我的土壤,我就是一颗饱满的种子,我这颗种子就适合黄河水的浇灌,吸纳的就是河南的幽默,传递的就是河南范儿的正能量,所以才能接着地气儿,我用我的作品扬起我们河南人的精气神,用我们河南式的幽默展示给世人河南人的乐观、豁达、坚韧不拔。”
范军的《老汤》讲的是河南人的经商之道,如何讲规矩,认老理儿。他说,方言剧只是《老汤》的载体,里面抖包袱的各种手法还都是曲艺的手法,相声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融入的是河南的地域特色,曲艺人演话剧,既锻炼了队伍,又拓宽了曲艺人的表演形式。
他目前正在筹备的下一部方言剧《老街》,就是讲述的关于“马街书会”的故事,《老街》以700年的马街书会为引子,用曲艺人演曲艺人,从小人物在大时代背景下多舛的命运入手,讲述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承。他希望能够通过这部新的方言剧,更好的宣传河南曲艺,更好的推广“马街书会“,更好的传承曲艺经典。
第三部方言剧《老家》也已经在范军的心中酝酿良久,《老家》是一部讲述河南根亲文化的作品。《老汤》、《老街》、《老家》将作为传递中原人文精神的三部曲,根植曲艺,创新形式,打造方言剧,更好的传播中原文化。
让传统曲艺插上创新的翅膀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幸运儿。”范军说,从老艺术家的关爱到亿万观众的支持,让自己心里一直有一种温暖,这种温暖化成自己的感恩,激励自己一直向前。
“承蒙大家厚爱,让我当了两届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说,这是一种厚爱,也是一种责任。
“我们该保护什么?发展什么?”他说,河南是个曲艺大省,一直不乏曲艺人才。但随着时代发展,各种艺术的冲击,曲艺也面临着尴尬的境地。比如说河南坠子,还是老几样。可是社会在改变,现在听相声的笑点都变了。
“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的年代了,怎么能让传统艺术插上科技的翅膀创新,不断有新的观众融入?”范军说,“传统的核心是一定不能丢掉的,要坚持保留,但是也要赋予其新的活力,跟上时代。”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河南的曲艺创作队伍匮乏,河南急需培养一批懂得现代语言、现代节奏的新生创作队伍,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创作人才培养力度。
另一方面,省曲协也要发掘民间的力量,民间不乏高手,借助来自曲艺领域的省曲协主席团成员发掘民间艺人,整合保护传承传统曲艺。
河南少儿曲艺水平在全国领先,范军表示,省曲协也将在老艺术家和儿童曲艺爱好者之间搭建桥梁,为河南曲艺培养新生力量。
此外,省曲协还希望多吸纳一些大学生曲艺志愿者,挖掘学校社团中真正热爱曲艺的80后、90后,融入到曲艺大家庭,把省曲协变成曲艺爱好者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猛犸新闻记者刘长征/文邱琦/图)
近日,范军再次当选新一届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东方今报记者带您看一看不一样的河南“范儿”。
春节临近,为落实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宣传工作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工作要求,河南电视台卫星频道本着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的总体指导方针,于1月中旬至3月初开展一系列关爱、反映基层人民群众生活和需要的社区送富贵活动,回馈广大电视观众。
为更好地培养河南坠子传承人,进一步提升民间艺人的表演艺术水平,并为河南坠子表演团体输送新鲜血液。8月9日---10日,宝丰县邀请了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省曲艺家协会主席范军,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大女儿、当今“常派”艺术代表人物常小玉等老师,为该县300多名民间艺人和曲艺爱好者进行现场授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文化建设要懂得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河南人大代表范军认为,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展示中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任务。
说起笑星范军,河南人没有不知道的。12月26日,在郑州召开的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作为一名表演者,就是为舞台而生,为观众而服务的。要把“豫文化”这个火把用笑声传递下去。
2013年10月10日中午12点,河南电台戏曲广播特邀请河南方言话语《老汤》主演、著名青年表演艺术家范军等做客戏曲广播《有你就有戏》节目,讲述话剧排演台前幕后的故事。
由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挑战世界纪录,72小时好戏唱不停”活动,自昨天(4月29日)启动已经进行了超过24个小时。
12月16日、17日,隶属于河南省文联的省美术家协会、省书法家协会、省摄影家协会、省曲艺家协会、省影视家协会等五个协会的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
故事发生在中原一个名叫蔡家庄的小山村。围绕青年农民蔡有才,带领同村的大头、麻杆、宛玉、艳丽等一群年轻人,用DV拍摄电影。农民拍电影,任谁看了都觉得是闹着玩的。
范军说,河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条大河边,有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涵。张怀强说,《大河儿女》融合了著名编剧、著名导演、著名演员、著名歌唱家、著名瓷种等多种夺人眼球的元素,必将掀起一股收视狂潮,钧瓷将因此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昨天(5月13日),“喷空”之“乐春”郑州站首场演出,在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拉开序幕。
记者从大河报2014信阳春季房交会筹备处获悉,尽管信阳连日来阴雨绵绵,但是房交会的筹备工作依然快速推进。投资215亿元的中国信阳义乌国际商贸城将独家冠名本届房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