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翠柏、挽联,映衬着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振立那瘦削但依然刚毅的脸庞。6月4日上午,示范区干部职工以及自发前来的群众1000余人,在开封殡仪馆参加了年仅48岁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振立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
哀乐低回,花圈如云。各级领导、王振立的家属和生前好友、自发前来的群众,胸戴白花,眼含泪水为他送别,那失声痛哭的场面,令人心神俱伤、肝肠寸断。
“你还那么年轻,你一直风风火火,干工作就像是火力强大的‘小钢炮’,怎么能说走就走呢?”“你睁眼看看啊,你还有未竟的事业、挚爱的妻子和懂事的女儿,就舍得下吗?”……人们忍不住悲痛哭喊着。
马市街社区党委书记魏光普在6月2日凌晨迷迷糊糊接到王振立离世的电话。“6月1日,从早上6点就开始投入夷山大街北延工程项目的王振立已经非常疲惫了,脸色不好,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才回家。他说背有些疼,想着是累的,平时他看着跟铁人似的,谁也没当回事,听到这不幸的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太让人痛惜了!”说着,魏光普的眼泪已夺眶而出。
示范区新城办事处斗门村村民杨留成眼睛红肿,悲咽着说:“王主任啊,你给俺村800多口人办了那么多好事,从来没吃过俺村一口饭,俺啥时候想想都过意不去,俺咋不替你走啊?”
曾经朝夕相处、为了事业共同战斗的兄弟,示范区一位同事听闻噩耗,悲郁胸中,赋诗一首《悼振立兄弟》:“惊闻你远去/顿觉懵然/昨日的憨笑/犹在眼前/西湖建设的鏖战/一夜一夜/一件一件/一幕一幕/ 一桩一桩/历在心田/新区工地的现场/你那瘦弱的身影/时时闪现/没有说不中的时候/保证把活干完/一年前就知有病的身体/你并没有放在心间/夷山大街的道路/你又天天踏遍/‘七一’献礼的豪气/让许多人汗颜/兄弟呀!/干工作/你是一把好手/处兄弟/大家都依依相恋/你累了/休息吧/一路好走。”
你一言、我一语,一桩桩、一件件,饱含热泪记录着这生动感人的叙述,王振立那大写的人生穿越时空隧道清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个小腿短,跑得快”
——身体像上了发条,他的工作白天连着黑夜
2012年,王振立在担任运粮河组团管委会主任期间,正赶上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开封西湖(黑岗口调蓄水库)的全面建设,涉及湖中心位置的野厂村房屋征收工作一直停滞不前。房屋征收被称为“天下第一难”,为推进工作,王振立被指派担任野厂村征收工作负责人。
工作全面启动后,王振立身先士卒,带领全体工作人员每天挨家挨户拉家常、谈心。他的办公桌上有两本厚厚的笔记本,每页都记满了被征收户的基本情况和具体对接办法,随时可以准确了解大到整个村子、细到一位村民的实际情况。为了做通被征收户思想工作,王振立和同事都要到被征收户家里跑上几遍至几十遍,工作起来,从没有过节假日,基本上都是“五加二”“白加黑”地开展工作。
房屋征收期间,正值酷暑季节。王振立稍微有些谢顶,因为在烈日下暴晒,头皮被晒成了黑一块、白一块,好像患上了牛皮癣。开封西湖项目指挥部领导心疼他:“你就不会买个草帽戴头上?”王振立一听,笑着说:“咦,就是,我咋没想到嘞!”此后,王振立就买了顶“多功能草帽”,晴天遮阳,雨天挡雨,与群众拉家常垫在地上当“坐垫”。一顶草帽戴烂了,帽檐掉了好几圈,又换一顶。工程结束时,他戴烂了好几顶草帽。一双鞋穿成了“两截”,自己却浑然不知,在别人的提醒下才发现鞋子已露出脚掌,难为情地说:“我咋觉得这些天走路怪不得劲哩。”
也正是在这时,王振立的血压骤升。运粮河组团管委会工作人员翟媛媛提起此事哽咽着说:“天是真热,白沙土地晒得冒青烟。正赶上整个项目确定面积、签订协议、支付补偿,我们是各办各的事,可王主任还要协调、确定、检查、审核。因为高血压、胃病,他上午忙工作,中午抽空去医院打针,有时候针还没打完,一个电话来了,二话不说拔下针头就走,胶布还缠在手上。一段时间下来,身体又黑又瘦,像个小老头。我们心疼他,劝他歇几天好好打完针。可他从没因此休息一天。在签订征收协议时,王主任每天都忙在工作岗位上,夜里12点以前没有回过家,第二天仍是精神抖擞地一大早来上班。3个月,几乎每天如此,难以相信他那瘦弱的躯体怎么有那么大的干劲,身体真像上了发条。”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振立和他的同事圆满完成了西湖正中央野厂村1100户、3800余口人、78万平方米的房屋征收任务,为西湖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样的剧情在他工作过的地方轮番上演。2015年5月,王振立调任新城办事处任党工委书记。在此之前,因为种种原因,征地困难,积压了很多项目,严重影响了我市新城区建设的整体进度。在这不到一年中,他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带领干部和群众,仅用3个月就征收建设用地5200亩,成功推动了“市民广场”“两校一园”等68个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创造了示范区和开封速度;中意湖项目仅用28天就成功征收了1092亩土地,更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身高1.63米、体重才百余斤的王振立经常自嘲:“个小腿短,跑得快。”他乐观的背后,又何尝不是一种坚韧不拔、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的体现呢?
“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困难面前,他是从不退缩的 “救火队长”
有担当的人,敢于直面困难,勇挑重担。碰到困难,从不退缩,从不回避,而是把困难当做人生中难得的经历,把解决困难视为能力的体现,敢于独自面对,奋力挑战,从战胜困难中获得自我认同。
王振立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他从来都是把责任扛在肩上,放在心中。“只要组织相信我,让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这种政治觉悟让王振立成为原郊区有名的“救火队长”。只要有急难险重的活儿,很多人都会说“找振立”。
因为体制改革、电信市场的冲击,在我市邮电行业改制时,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邮电局(原郊区邮电局)因为底子薄、债务重、负担大,上级电信部门不予接收。处于市场夹缝和体制边缘的原郊区邮电局经营非常困难——退休老人没有养老保险、在职职工没有工资保障,还有1700多万元的老债务和落后的老设备。因此,职工经常上访,“老大难”问题使原郊区政府非常棘手。在王振立上任前,数任局长都撂挑子不干了。“老人、老账、老设备”让这个单位成了烫手山芋,谁见谁怕。
2004年2月,王振立被任命为原郊区邮电局党组书记、局长。“粗萝卜细丝儿。咱从小处做、从细处干,不怕弄不成。”上任伊始,王振立便组织召开全体职工大会,统一大家的思想,明确具体目标,“我不说空话,我领着大家一起干!我咋干,你们就咋干!邮电局的问题不解决,我绝不离开邮电局。”在全体职工将信将疑观望时,王振立已开始东奔西跑,多方筹集资金。上任后职工发的工资,都是王振立从自己家里拿、让自己爱人借的。
为了单位的发展,当年,王振立千方百计筹措400多万元发展资金,从广州引进一套通信设备。安装调试完毕,他带着职工跑小区、走机关、进企业,联系固定电话安装事宜。为了让一家烟酒摊安装自己局里的固定电话,王振立连续一个星期到该烟酒摊做老板的工作。当得知王振立是原郊区邮电局局长时,老板很吃惊:“哪有局长会这样亲自来推销安装电话的?”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在撤换回收旧电缆时,王振立总是第一个爬上电线杆剪割电线电缆。
就任两年间,原郊区邮电局发展了4000多门固话用户,走上了良性发展道路。王振立的所作所为,赢得了所有职工的信服。为了发展,大家曾自愿停发两个月的工资作为发展资金。截至目前,该局清欠了2/3的个人集资款,在2008年6月为168名在职和退休职工办理了养老和医疗保险,彻底解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邮电局退休职工有的已过了参保年龄,但为了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王局长一趟又一趟地跑有关部门沟通办理,摆事实、讲困难、说缘由,有时候王局长都难为得自己坐在车里哭。”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邮电局的焦静说。退休职工从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办好养老手续。当他们领到工资本时,好多人都眼含热泪地说,王局长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为大家的事情,王振立四处奔走,脚上磨出了茧子,鞋底磨出了窟窿。咋感谢咱们的好局长?大家出钱给他买了个洗脚盆和一双合脚的鞋子。看到这份特别的礼物,王振立眼里泛起了泪花。
2015年5月,王振立兼任新城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新城办事处是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目前发展的核心区域,曾因为种种原因项目推进难、辖区问题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示范区的整体发展。作为办事处的“班长”,王振立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查明问题、找到症结,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项目建设得以顺利推进。至2015年年底,新城办事处辖区86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项目总投资达98.665亿元,全年到位资金35.468亿元。2015年,新城办事处综合实力在全市城区办事处评比中,凭借全年4.5亿元的财税收入,稳居全市第一。新城办事处的11名同志,凭借在项目建设中的优秀表现,被示范区同时记个人三等功。该办事处主任张文功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王书记用自己的行动给了我们感动,给了我们信心,给了我们力量。”
夷山大街北延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是我市今年承诺的10件为民实事之一。该项目最首要、最棘手的就是项目涉及的马市街村土城范围内的房屋征收。这里地段繁华,地狭人多,商铺林立,昼夜热闹非凡,号称“小香港”。房屋征收难度可想而知。2016年4月,王振立以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兼任夷山大街道路北延工程建设项目拆迁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负责最具体的工作。有人好意提醒他:“你这身体受得了吗?也快50的人了,还有病,可不比年轻的时候。”
原来,在2014年,王振立就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在领导的再三催促下,他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大夫建议他做心脏支架手术,王振立当时同意了。但了解到手术后需要静养,休息时间长,王振立感觉自己所担负的工作不能停顿,执意选择了保守疗法,殊不知,疾病成了一颗潜伏的“炸弹”。
“夷山大街道路北延工程是全市道路规划的大事,不能因为一户群众的原因停滞,但也不能让一户群众吃亏。只有一个办法,依据政策,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才能确保按时通车。”在项目建设动员会上,王振立说,“我有一个心愿,建成通车时,我们大家一起,作为第一批乘车经过的人见证我们的付出、见证群众的出行便利。”这个心愿,成为建设者的共同心愿。大家在工作上你追我赶,没日没夜地与被征收户沟通。王振立每日17时在指挥部参加例会,对每一户的情况、每一家的意见、每一份协议签订,他都了如指掌,对整个项目的每一步推进都了然于胸。不到一个月,项目部就开了24次例会。众志成城,金石为开。该项目一期工程自今年4月14日启动以来,涉及的82户被征收户,已全部拆除完毕。5月19日启动的二期征收工作,涉及被征收户160户,截至6月1日已签约137户。160户的被征收房屋将在6月底清整完毕。由于工作推进迅速,项目建设指挥部受到市、区两级政府的多次嘉奖。从宋城路到金耀路,再到东京大道,即将建设城市西区南北贯通的主干道。
但王振立却倒下了,他再也看不到多年“肠梗阻”的夷山大街北段变通途了。“这几天,他说背有点不舒服。我说是他太累了,抽个时间到医院看看检查检查,可天天忙,连这个空儿都抽不出来。”多年的老伙计魏光普说起这些,眼眶再度湿润。
一个无论面对多大困难都脸带笑容的乐天派,一个把各种困难都戏称为“那都不是事”的人,一个像一团火点燃自己也激发别人热情的汉子,在2016年6月2日凌晨,由于多年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突发心肌猝死,因公殉职,把闪光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48岁。
“娘,我就是您的儿”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他是钻到群众心里的人
王振立出生于黄河滩区水稻乡马头村,是农民的孩子,对农民群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不管谁有困难找到他,他总是满口应承,全力以赴,从不推托。
“党员干部,不是坐办公室里指挥谁干这事、安排谁干那事,不是等着别人报来问题、解决办法然后‘拍板’。党员就要为群众冲在最前、干部就要为工作先干一步!”
这是王振立的座右铭。
2000年,王振立担任原郊区土柏岗乡党委副书记。高庄村是当时该乡最偏僻的一个村,经济基础薄弱,村务管理混乱,各类矛盾突出,村民正常调地一停再停,难以推进。当时乡里派了多名干部驻村,结果都无功而返。村民多次去省里、市里上访。负责乡政法部门工作的王振立得知这个村的问题后,直接说了两个字:“我去。”如今该乡的副乡长周世强,当时是王振立的下属。得知王振立要去接这个“烫手山芋”,便劝王振立多考虑考虑,别自找这麻烦事儿。王振立非常严肃地说:“我们去为群众办事了,有啥麻烦?有啥可怕?你带上我办公室值班的被子,咱俩现在就去。”周世强说,村里现在乱得很,怕弄不好会出事。王振立扭头只一句“害怕就别去”。
周世强说,到了村里,天已经黑了,两人顾不上吃饭,也没地方吃饭。王振立把村干部和群众代表一一叫到村委会开始谈话,这一谈就谈到次日三四点钟。有人说,你们走吧,谁来都弄不成,你能弄成?王振立说:“你们看,我把铺盖都拿来了,调地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就不走。你们回家吃饱再来,我是住这儿了。”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再加上真诚,在王振立的努力下,一份新的田地调整方案逐渐成形,获得村民同意并一致通过。
后来,王振立经常到该村走访,指导该村“两委”班子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了村级事务民主管理水平。该村逐渐从一个落后村变成了先进村,邻里和睦、村民和谐、干群融洽、经济发展,各种事项都走在了全乡先进行列。
2013年,在野厂村房屋征收工作中,一位老太太因为对自己的房子补偿有意见,悄悄爬上房顶,不让工作人员靠近她的房子,情绪非常激动。这时,王振立走上前,站在房下,仰起头,对着老太太摆手喊到:“老娘老娘,您下来吧,有啥您给我说,没人管您了,以后我养着您。娘,我就是您的儿,咱娘儿俩下来好好说话儿。”听到对自己叫娘,老太太感动得流下眼泪,紧张的情绪顿时缓和下来。老太太下来后,王振立立即上前握紧老人的手:“我不说瞎话,您就把我当儿,房子没了有我,您有啥事就对我说,儿给您办!”看到此情此景,周边的村民无不动容。
野厂村的张艳民,提起王振立就说那是个大好人,为人平和,没有一点官架子:“不瞒大家,俺以前经常上访,经常为俺家的事找这个、找那个。王书记见了俺从不嫌弃,不叫姐不说话。有事去找他,到了饭点,又是倒茶又是端饭,总是笑着说,老姐姐,你别急,天大的事也得吃饱饭再说不是。”一来二往,在与王振立接触后,张艳民不仅不去上访了,还动员和带领别的村民支持村里和办事处的工作,成了工作积极分子。得知王振立去世,她很后悔,悔恨自己脚受伤了,没能到殡仪馆见王振立最后一面。“这几天俺的心都是疼的,恁好的人,咋说走就走了呢。”不过,今年她家樱桃熟的时候给王振立打电话让尝鲜,“接到电话,王书记说‘好’,中午过来尝了几把俺家新摘的樱桃。他能吃口俺家的樱桃,也算是接受俺一家的心意了,俺这心里还算好受些。”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王振立在新城办事处任书记时,第一件事就是组织辖区60岁以上的老人去体检。王振立总是说,工作再多再忙,也得先把群众的事办好。刮风下雪天,亲自带队排查各村房屋有无危险;逢年过节,带着棉大衣、米、面、油去慰问困难户、五保户、老党员;每年节假日,组织文艺演出,丰富辖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新城办事处负责文化宣传的王云说:“王书记还会上台为乡亲们唱歌,一首《母亲》,总是引得满堂彩。”
2015年,新城办事处斗门村村民因为“绿地二期”项目与项目方闹得不可开交,致使该项目延期数月。当时已任新城办事处书记的王振立了解情况后,对项目方“拍了桌子”,他坚持农民的利益不能受损。同时,他也给村民“拍了桌子”,不同的是,这是让群众吃“定心丸”,宁愿自己的“官帽”不要,也不能让农民弟兄吃亏。该村村民杨留成说,王书记给我们800多口人争得了应得的利益,有一次谈事都到十二点半了,愣是没吃我们一口饭。“有一次申请大病救助,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王书记打了个电话,他说让俺把住院就诊手续找齐,就不用俺再跑了。结果他亲自给俺办妥了全部手续,俺也顺利拿到了大病救助款。”村民杨庞喜说,“俺村里人说个事,王书记都是当成自己的事去办。”
群众的事办得又好又快,可家里人的事办得不“容易”。由于家族大、亲戚多,一开始也确实有亲戚找过他,想让他通过关系,在分管的领域接个小活儿赚点小钱。但他从来只是一句话:“只要我管着这一摊,你们啥好处也别想捞、别想沾。”
王振立的二哥曾在黄河边开黏土砖窑厂。2007年,在我市集中拆除黏土砖窑厂时,王振立站在挖土机驾驶楼旁边,在二哥全家人的注视下,第一个指挥着推倒二哥家的砖窑。二哥说:“俺一家老小全靠这吃饭,窑里还有一窑砖,就不能让烧完再拆?就你是个干部?你就把官帽看得恁重?”王振立一言不发,依然指挥着推倒砖窑。二哥一家看到这情形,一气之下,不再说话,转身离开。
“王主任有两本账。一本是自己兜里的钱,都是糊里糊涂。一本是负责工作的账目,从来分毫不差。”焦静和新城办事处办公室主任王继伟对此很有共识。无论是工地上的工人买水、买饮料,还是请说事的群众一起吃烩面、拉面,或是碰见群众一时困难送上两三百元。“王主任都是自己掏腰包,兜里的钱总是想不起来咋花出去了。从我在邮电局负责财务,到被抽调到项目指挥部负责财务,这么多年,王主任都是亲自审查各种费用收支情况,大账小钱心里都盘算得明镜一样。”焦静说。
“有一次,一间小卖部里积压了一批饮料、方便面,但是房屋要征收,该户群众打电话让王书记帮着把积压的货物卖出去回些本钱。王书记一听,说‘这好办,我全包了,正好晚上加餐用。’随后让我去以办事处的名义全买了回来,分给办事处加班的同事。”王继伟对此事印象非常深刻,“过了几天,王书记拿着钱专门找到我,要把办事处出的这份钱还上,王书记说以办事处的名义买是为了让群众好接受,但这是自己买来大伙一起吃、一起喝的,所以决不能用公家的钱。”
“老百姓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我是农村孩子,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不要忘本。党员干部就是人民公仆,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受得住委屈。更应该尽心尽力、清清白白地为群众服务。”王振立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自己恪守的诺言。
“一家3口要一起出来好好散散心”
——对妻子、女儿,他留下了永难兑现的承诺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他朝夕相处的同事称赞他是一位敢于担当、乐于奉献、责任心强、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榜样。在他至爱的妻子娄继香眼里,他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
2004年,王振立的母亲得了脑血栓,王振立将母亲接到家中照看。因为工作忙,王振立经常工作到很晚才回来。回家后,如果老娘没睡着,他一定会到老娘住的房间,说一声:“娘,我回来了。”如果老娘睡着了,他会为老娘掖掖被角。只要能早回家,他一定给自己的老娘洗脚。有时老娘不让,他就说:“娘,俺是您的儿,俺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王俊城是王振立的独女。今年3月到北京参加研究生考试复试。为了能抽出时间陪她去,王振立提前一周把要做的工作加班加点完成好、安排好。这是王振立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因为孩子的事情请假。因为爸爸要陪自己去,王俊城感到非常幸福。“就在复试的前几天,我的应试作品集出现问题,我一边忙着解决问题,一边还要准备复试,好几次都觉得要崩溃了。但是爸爸一直耐心地安慰我、鼓励我,他说他和妈妈会帮我解决问题,让我安心准备。”为了帮孩子找到合适面试的鞋子,从不逛街的王振立,在商场跑了一下午。“爸爸说他有一个心愿,就是要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武汉大学毕业时,爸爸说好了要来参加毕业典礼,结果因为工作忙没来成。在我考上研究生后,爸爸很开心,他说等我研究生毕业典礼时,他一定会去完成这个心愿。但这个心愿他再也实现不了了。”懂事的孩子无言泪流,令人肝肠寸断。
“振立,你忘了我们说好要相伴一生的话了么?忘了说等你退休买个三轮车带着我看你参与修建的开封西湖的景色了吗?往后的日子那么长,你让我如何去面对没有你的日子?”夜深人静时,望着王振立的照片,娄继香泣不成声。她理解丈夫对工作、对事业的热爱。这么多年,她心甘情愿地打理着家里的一切,就算她动手术住院时,丈夫因为忙工作无暇照看,她也没有怨言。她知道丈夫深深地爱着这个家,爱着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只是没有时间儿女情长。他的爱是大爱,是忠诚事业的爱,是为了更多人幸福的爱。他对工作爱得真挚而无私,对亲朋爱得无声而专注。他爱事业、爱家庭、爱群众,爱得深沉厚重,唯独忘了爱自己。
“爸爸也知道亏欠妈妈很多,他承诺在忙完一段手头的工作后,就抽时间多陪陪妈妈。这个承诺因一件接一件的工作被搁置。就在前几天,爸爸还告诉妈妈,手头的夷山大街北延项目推进很快,大家都很高兴。爸爸对妈妈说等这段忙完有时间了,我们一家3口要一起出来好好散散心。”王俊城说,“如今,爸爸再也无法实现这个承诺了。”
王振立的一生是闪光的一生,他以48岁年轻的生命对“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从古城脚下到黄河之滨,从机关单位到田间地头,到处都在称颂着王振立同志的事迹。“生如夏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王振立如同一棵橡树,坚定地站在那里。
开封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寅龙、张仲鹏 报道
开封日报 ID:kfrbwx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阅读开封日报电子报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在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王振立,男,汉族,河南开封人,1966年9月出生,大专学历,1987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王振立同志,就要像他一样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的事业,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本职岗位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生。
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的王振立,对农民群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映象网开封频道特推出“王振立系列报道总览”的专题页面,方便大家学习和发扬王振立精神
当同龄人还在过着无忧无虑的暑假、沉浸在父母的宠爱中时,24岁的王俊城却永远地失去了父亲
黝黑的皮肤、不到一米六五的瘦小身板,却天生乐观不怕困难
到了这年深秋,我和王振立又见面了,这次是在新城办事处举办的庆“双节”巡回演出场地,他们让我去拍演出盛况。本想到他新的岗位叙谈,不料听到他病逝在工作岗位上的噩耗,我深感悲痛,为失去一位关心群众,工作奋不顾身的优秀共产党员而惋惜。
——追记河南开封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王振立作者:马跃峰王振立在会议上发言。开封市委常委、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范付中说:“王振立有思路,敢担当,有作为,不愧是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忠实践行者。
市委书记吉炳伟专门作出批示,号召全市大力宣传这样的好干部、学习这样的好典型。好干部王振立虽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给我们以战胜困难的信心、给我们以奋勇前行的力量。
自市委作出开展向王振立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以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各单位踊跃开展学习王振立先进事迹活动,在全区掀起了向王振立同志学习热潮。6月23日下午,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教体局召开学习王振立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大家共同学习了王振立同志的先进事迹。
王振立,男,汉族,1967年9月生,河南开封市人,199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任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运粮河组团园区管委会主任兼邮电局党组书记(副县级)。
全媒体记者李水龙万廷化报道继王振立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举行后,7月21日至28日,报告会先后在我市通许县、杞县、尉氏县、龙亭区、鼓楼区、祥符区、顺河回族区、禹王台区举行。
王振立生前任我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管委会副主任、运粮河组团园区管委会主任和新区邮电局党组书记三职。他的事迹传开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吸引了中央、省诸多主流媒体纷纷来汴采访。
6月4日上午,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干部职工以及自发前来的群众1000余人,在开封殡仪馆参加该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振立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当日,在开封市区,从小北岗街、黄河大街、东京大道,到曹门大街路口、禹王台公园门口,站满了为他送行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