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好人在身边,有爱有快乐,今天的河南好人榜,我们将带你去新乡县认识一位叫杨全鸿的乡村医生,专治精神疾病,另外,他还有一个外号叫“欠条”村医,为什么叫他欠条村医,他行医46年,为何挣来了40多万元的欠条,一个农村治疗精神病的大夫,又会遭遇什么特殊的故事呢?一起走近河南好人,欠条医生杨全鸿。
【宣传片】
【配音】他专治精神疾病,常被患者咬、砍、扎身上伤痕累累。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28:08:15】就给这 捅我一刀之后他出去跑了
【配音】他接诊的患者2000余人,被袭击更是家常便饭,却挣下满满一箱欠条。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0:00-1:00】打的欠条钱数大概四十一万两千九百八十九块七毛五。
【配音】他给乡亲看病46年,倒贴40余万元医药费,不堪重负的他该如何要账?
【同期 欠账人同期】一分钱没有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2:03】这些例子有的是 多了 说了 不要吧
【配音】骑着三轮车带着病人散心时的喜悦、没钱买药时独自一人看着欠条的无奈,他又该如何化解?河南好人榜,带你了解“欠条村医”杨全鸿。
【配音】在新乡县七里营镇杨屯村,记者见到村医杨全鸿时,他打开了几个塑料带,里面是他行医46年来的欠条,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患者的名字、住址及所欠金额,数额从几百元到六七千元不等。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打的钱数大概四十一万两千九百八十九块七毛五。有的人还没有打条,有的人打得条都丢了。反正是明说吧别人给钱,不想要他钱。最多的一次八千某某县 他老婆 家里贫困的很 吃一次药打一次条 最后我说你也别打条了
【配音】说起患者给杨全鸿打的第一张欠条,还要从四十年前说起,正是这个打欠条的先例,村医杨全鸿也给自己定下规矩,就是给那些负担不起医药费的免费救治或者先看病后收费。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00:35:20】看精神病第一例 他在精神病院看了半个月 七几年花了一百多块钱 听说过我 那个时候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当时他还真治愈着了 两眼发红 我估计是内热 有火造成的 我用安神的办法治 这一例取得好以后 这个病比较成功的好了 好了以后我也没要他的钱 我开个方让他去取药 当时他爹就跪那了 医生我真没钱 俺儿子的病好了 我心甘情愿的谢你 那个时候北京五星二锅头在那个年代是一块多钱一瓶酒 给我拿来
【配音】从这件事之后,患者只要说困难,杨全鸿就让他们先打欠条,四十多年过去了,总额超过了四十万,杨全鸿也因此被人们笑称为傻医生而远近闻名。
有没有群众采访。
现场】电话铃响+出诊
【配音】不过,杨全鸿对自己却显得异乎寻常地苛刻,为了省钱,杨全鸿没有请护士,诊断、拿药、治疗,全都是他一个人,连诊所里面120急救电动车,也是5年前闺女淘汰给他的。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抢救病人 有的去别人家 心梗 胸闷 叫快去快去 那马上骑车 别看他破 他跑得快 抢救一个病人 因为跑得快了 心里不当家了 把脚撇段到脚脖 打电话 拿钢筋棍别开了 差点残废 呼呼腾腾摔那以后 憋住腿了 前一段不能蹲 现在又能蹲了 神经受伤了 明说的 蹲一会 腿酸 你看电动车摔成啥样 太苦难了 (你用胶布把电动车缠一下)你不缠一下咋弄 前头有瓦 那不得缠住。
【配音】就是这样的条件,也没有影响63岁杨全鸿治病的那股劲头,他也经常形容自己工作就像“打老虎”,没有一点拼劲干不好精神疾病的医生。(稍顿一下)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28到29分】安阳的有个病人 他来我家治疗 治疗的有躁狂症 他跟他老婆吵架 我说先回家吧 等他要走的时候 他捅我一刀 就给这 捅我一刀之后 因为他差一点捅到肺 当时他捅完之后 就跑了一分钱都没有赔 我在医院昏迷了九天 还有封丘县一个年轻人 犯病了以后 躁狂症 失去理智 一拳把我的眼睛打出血了 打成熊猫眼 皮下出血 没法说 有时候苦难的事情有苦难言 家人说不能看不看 看病还挨打受气 不给钱 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长期这样 家人不理解 干赔钱生意不合适
【配音】因为陈全鸿接触的都是精神病患,被骂、被咬、甚至被砍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不过,杨全鸿告诉记者,这些算不了什么,因为精神病人在农村特别受歧视,没有钱,没人愿给他们看病,而且也有一定的危险性,治好一个算一个。但是,好心不一定就能办成好事。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当时有个家人把她老婆送过来了,她老婆是个精神病患者,在他的诊所住了有95天,一分钱都没有给,她家人把女的送过来之后,就不再管了,老公出去打工了,可谁知道这个女的后来出去了,因为她的监护人不在这,她就有一天跑出去了,跑出去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女的就死在了外面,后来她的家人就来闹事,又告到法院,我赔偿他们了不少钱,当时特别想不通,自己看病不要你的钱,你又去告我。
【配音】经历过这件事情之后,杨全鸿决定规范化管理自己的诊所,同时再新建一些病房,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给精神病患者治病,还可以让病人和监护人的住院条件得到改善,面对十几万院的改建费用,一筹莫展的杨全鸿看到了先期积攒下来的几十万欠条,他决定要对一部分欠款进行催缴。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我去内黄的一个家里面要账去了,我给他买的鸡蛋,礼物什么的去看他,我到了他家之后,说把那7百块钱的帐给清了吧,他说好,结果后来家人都跑了,我觉得没有啥意思,就回来了也不像要了,后来我就给这个欠条上的人打电话,其实他家现在很有钱的,开的工厂,当初说家里贫穷,打了一千块钱的欠条,找他要了多次,他非常生气,就跟我说,别再给我打电话了,我也没时间接你的电话,我一分钱没有,这人真是没有良心啊,当初跪下说先打个欠条,到时候有钱的时候一定还账的,后来我都看淡了,有钱了给,没钱了就拉倒。
【配音】由于很多欠条都成了死账,而要帐又影响自己为病人看病,杨全鸿也索性全部放弃了要账,自筹资金按照村卫生室的建设标准,花了35万元建成了现在的杨全鸿诊所,也正是这个诊所,使得杨全鸿医生现在还欠外债十几万元。不过,就诊条件改善了,看着也正规了,但是收费还是老价格,一点没涨。
【患者家属】我们在这吃住,这一天吃住就是五块钱,可便宜了,医疗费也可便宜,没钱也可以先看病。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00:47:00-00:48:00 农村人看个病 看个小病 打个针吃个药三五块钱也就不要了 有的农村门口装的菜他给你装点黄瓜装点韭菜豆角茄子 这就节约了经济 这个经济咋办呢 节约的钱解决那些苦难的人 没有钱交不起生活费的人 给他捐资
【患者家属】杨医生照顾的非常周到,有时候还经常带着这些病人出去散心,买菜,想吃什么都买什么,对患者可好了,吃桃子了立马就买,还有香蕉什么的,带着病人去赶集,吃什么买什么。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冬瓜来一些,土豆来一些,主要是因为这些患者经常吃药,最里面比较苦,我抽一段时间就带着他们出来在市场上走走,兜兜风,给他们换换口味。
【配音】带着病人在河边散步调节心情,开着三轮车拉着患者兜风让他们重返社会,每天只休息五个小时的杨全鸿,46年来,治疗了2000多名精神病患者,贴进去40多万元的医疗费,但是,他心里装着的只有一个事。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00:49:00-00:50:00】我这后继的学术咋办 我的心脏病会突发 会有突然骤死 我都想到这一天第二天早上会不会起来我都在想这个 我现在不是对死亡的害怕 不是 我害怕有很多精神病患者没有得到改善 因为啥了 我搞了四十多年了 就是想治好精神病。
+音乐 +字幕 九频道记者报道
给不计其数的村民看过头疼脑热,至今从没有发生过一例医疗事故。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所以说现在看病的 只要扎上液体 安全第一 病看不好我没本事不能让出事 我四十多年了到现在没有出现过医疗事故 舅舅给我说的一句话自始至终让我记忆犹新 在我搞医之前就对我说 医生不好当 医生一边是法院一边是医院
倒贴进了40余万元医药费。“现在很多欠条成了死账,不过我也没想过有人来还钱。”杨全鸿说,他最快乐的时候便是看到病人痊愈出院,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人家当医生看病挣钱,他当医生看病挣欠条,家人为此曾对他抱怨。“我虽然挣了很多‘欠条’,但看到一个个病人好起来,心里很高兴!”杨全鸿说
就是以后再让精神病患者在诊所里面治疗的时候,必须他的监护人留下。
【配音】为了更好的给
也正因为此,他才决定
在他这里看病,很多患者不给钱不说,可患者多了,欠条也多了。杨全鸿说,有些病人过意不去,就拿家里粮食蔬菜表示一下,有的则打扫卫生“以工代偿”,更多的是打下欠条。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28到29分】
【配音】刚开始他把诊所安在家中,每天24小时接诊,不管刮风下雨,一有病人求助就随叫随到。
诊所离家不到300米的距离,他却已经有三年没有回过一次家。老伴放心不下杨全鸿,一有空闲就来诊所给他做做饭,帮忙照顾一下患者,陪病人家属唠唠家常,却无法改变他痴迷于治病助人的心。
现场】电话铃响+出诊
【配音】一大早,杨全鸿就接到了出诊电话,他提起药箱就准备往外赶,这辆缠满黄色胶带的电动车,就是他诊所里唯一的一辆120急救车。
【同期 新乡县杨屯村村医杨全鸿 】这辆车是5年前闺女不要的车 给我了 我花了200块买了个新电瓶,(这个120车给你立过什么功没)有 抢救病人 有的去别人家 心梗 胸闷 叫快去快去 那马上骑车 别看他破 他跑得快
【配音】由于急着跟患者看病,村医杨全鸿在骑电动车时难免磕磕碰碰,这也是这辆车缠满胶带的原因,赶到病人家里后,量血压、听心跳,确定病人是因为天热而影响食欲后,他才松了口气,详细的叮嘱一番后,分文未收就匆匆忙忙赶往诊所,继续为其它住院的病人看病。
【现场】看病现场交流
【现场】医药费比一般医院少得多 来这两三百块钱 生活费五块钱 到哪个医院够吃 (是先把押金交了还是回来交)交不交无所谓 他先看好你的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