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种了一口牙等于塞进一辆宝马)
最贵的种植牙8万元一枚,种植三四颗的花费就能买辆便宜宝马 CFP供图
“目前医院最贵的牙植体8万元一枚,种一口牙相当于一辆宝马车,这是什么概念?我们现在医疗耗材的费用比较高,所以要呼吁加速推进医疗器械的产业化。”3月4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医卫45组小组讨论会上,华西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周学东的发言把大家的讨论带入高潮。
热议
呼吁
种三四颗牙
就能买辆便宜宝马
在小组讨论会上,谈到医疗器械产业化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胡盛寿表示,我国医疗器械的市场总量大,但创新水平不高,特别是高端医疗器械基本依赖进口,不能适应目前我国大力推进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他认为,加速推进医疗产业的确势在必行。
对胡盛寿的一席话,全国政协委员、华西口腔医学院主任医师周学东表示赞同。她发言说,很多人都感到,去口腔医院看牙花费比较高。可这种贵并不是因为医生的诊疗费用高,而是耗材费用比较高。比如,目前在我国医院临床中使用的牙植体,最贵的来自瑞士,其价格高达8万元一枚。这是什么概念?一个人如果种一口牙,其价值相当于一辆宝马汽车。但是让人遗憾的是,这辆宝马汽车并没有开在马路上,而是被“含”在了嘴里。周学东如此形象的比喻,立即引起在场其他委员的讨论。
“8万元一颗?”有些委员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当场立即算起账来。“那我种三四颗,就能买一辆便宜的宝马了。太贵了。”
呼吁
加速推进
医疗器械产业化、国产化
“我们呼吁加速推进医疗器械的产业化,特别是医疗产业的国产化。我是一名口腔科医生,如今我们临床使用的耗材有80%以上依赖进口,国产耗材却大都是一次性纸杯、漱口水之类,真为国产医疗器械感到揪心。”周学东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临床上,像B超这样的国产常规的医疗器械和设备,质量已经和进口的相差无几,存在的差距在先进性、精密性要求很高的高端医疗设备上。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举例说,就拿目前手术机器人“达芬奇”来说吧,国产的手术机器人使用起来就不如“达芬奇”来得顺手。
“医疗耗材、设备从进口到国产,是一个慢慢进步的过程。”南京一位神经外科医生说:“这几年随着我国对国产耗材、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投入加大,不少耗材质量已经接近进口的了。以支架来说,国产支架价格便宜,质量也过得硬。”
周学东认为,当前,只有实现了医疗器械的国产化,耗材的价格才能降下来,人们的就医成本才能跟着降下来。
观点
医疗也是服务业
需要兼顾市场因素
“宝马车含在嘴里”实际上是医疗领域的供给侧改革问题。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主任苗毅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疗本身属于服务业的一部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剧增,在这个过程中要兼顾到市场的因素,如今人们对医疗的需求不完全相同,医疗体系要满足不同层次和人群的健康需求。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明确要加强控制上市后存在缺陷的医疗器械产品风险,消除器械安全隐患,落实企业召回主体责任,保护公众安全。
记者近日收到线索,一种售价万元以上、名为“生命核”的磁疗仪在上海火爆售卖,该产品宣称“每天握一握,可以达到降血压、面部美容、治疗静脉曲张和性功能障碍等效果”。
市场上100元一套的血液透析耗材,不少医院采购价竟然翻了一倍,达到200元。在这种商业模式之下,跨国公司以低价甚至免费向医院投放血透机,但要求医院必须使用他们的专用耗材,通过耗材来赚钱。据我所知,跨国公司采用这种商业模式并不限于血透行业,还涉及不少需要耗材的医疗器械。
1月8日,河南省医疗器械商会第二次会员大会举行。为提高我省医疗器械行业和企业的诚信度,今年将开评“诚信企业”。据了解,2015年,我省将评选出20余家医疗器械诚信经营企业。“诚信企业”名单在经向社会公示后予以认定。
从6月1日起,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纵观修订后的新《条例》,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精神跃然纸上。
出厂价4000元的钢板,到医院患者手里需要2万元;手术费用5000元、手术材料费却需要近10万元……医疗器械除了在销售方面存在各类问题,其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价格乱象,更让患者“雾里看花”。业内人士透露,希望新法规可以彻底解决“以械养医”的不合理现象。
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京召开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通报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重大案件及暗访调查线索查处情况。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稽查局局长毛振宾今日指出,一些美容机构非法使用医疗器械。毛振宾指出,医疗器械特点不同于药品,个人真正直接使用的相对较少一些,绝大部分比较大的案件发现在一些医疗单位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7日上午召开发布会,介绍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颜江瑛介绍称,“五整治”是重点整治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以及使用无证产品等五种行为。
一位曾经担任医疗器械合资公司总经理的业内人士说,产品定价高,医院、科室、医务人员获得的回扣也高,推荐产品的积极性大,销量也能保证。采购、定价等环节存在监管“漏洞”,有着较大的“可操作空间”,导致医疗器械领域混乱,利益黑链丛生,价格虚高不下。
郑州市民王女士今年2月份怀上了小宝宝。为了方便,她常到小区附近的诊所做B超,了解胎儿发育情况。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孩子4个月大的时发育出现异常,但诊所的B超机却并未检出,王女士丈夫李先生:“诊所医生说B超机是二手的。”
每一件医疗器械或每一种新药上市前,都需要先进行临床试验,参加试验的人被称为“临床试验受试者(志愿者)”,他们是推动医疗事业发展的幕后英雄。
医疗器械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安全有效极其重要。围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相关问题,半月谈记者专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安全总监焦红。焦红:大家可能知道,大到核磁共振、直线加速器、CT,小到体温计、血压计、各种手术器械,甚至医用棉签等等都是医疗器械,使用非常广泛。
生物科技行业的天价并购在这个夏季异常躁动。在制药业巨头辉瑞欲以千亿美元多轮洽购阿斯利康后,美国当地时间6月15日,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公司美敦力(Medtronic Inc.)又宣布以429亿美元的惊人代价并购了全球500强企业柯惠医疗(Covidien Plc),企业并购估值不断被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