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12月11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迈入考场。
1977年,大龄考生带着孩子报名参加高考 刘善文 图
当年的准考证
2002年7月7日,郑州11中考点。这是最后一次在7月份举行高考。郑报融媒记者 马健 图
2003年6月7日,第一次6月份举行高考,那时送考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郑报融媒记者 马健 图
2014年6月8日,结束高考的郑州考生在T恤衫上签名留念。郑报融媒记者 马健 图
有这样一段经历,浸透着汗水,在记忆中深深铭刻,直至几十年后回首,仍能清楚记得当年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
有这样一个名词,见证过一代代人的青春时光,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与梦想。
高考!高考!
1977年,关闭十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个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拥进考场……
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梦想的时代,照亮了中国的前程。
今天,全国近千万考生走进考场。虽然,一张张考卷早已不是决定个人前途命运的唯一凭证,更不是成长成才的唯一钥匙,但是它依然寄托着莘莘学子不负青春的誓言,寄托着国家和民族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高考制度迎来深度革命:招生腐败等积弊改革开始破冰。
古有科举,今有高考。作为时下人才选拔的重要制度,高考话题引起的争论持续不断。
3月8日下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人大 第二次会议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媒体采访,对毒校服事件、农村撤点并校、异地高考等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高考替考的策划者、组织者们就是如此,他们只看到作弊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尤其是在暴利驱使下,不惜铤而走险。从而应运用法律评价导引舆论评价,保障诚信者的应得利益,真正做到不让诚信者吃亏,而让舞弊者不敢伸手。
“高考账单30年涨8万倍”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不是家长为孩子花多少钱,而是他们对高考公平的强烈期待。也正因为发现了这些不公平,很多经济一般的农村家庭,不愿再支付高额的“高考账单”,主动让孩子放弃高考。
70年代考生从下放农场到高考考场,临考试前揣个鸡蛋;80、90年代,既没有补习班也没有营养餐,上考场如同进课堂。
面对各种失误,最大程度实现制度性救济,本身就是高考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高考是莘莘学子的一个重要人生拐点。其实,不仅仅是这样的“技术性失误”,其他一些有损高考公正的问题,同样需要有一个制度化的解决。
这可能是史上时间最快一次对高考“枪手”进行曝光的案例。早在去年11月,该报社记者即与高考“枪手”组织成员接头,以卧底方式混入该组织,一路进行跟踪调查,最终掌握这个高考替考组织的内幕。
建议打破“一考定终身”高考体制,建立多次考试机制,学生可自主择时参加。“考前甄选特长生,应是高校自主招生的重要任务,但不能把自主招生变成提前高考,不能演变成提前‘掐尖’。
网上调查,竟有超七成网友支持数学退出高考。有老师和专家则认为,这种观点太偏激了,数学是基础学科,学数学能提高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李功毅说,不仅是数学,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高考有些内容都深了一些,让不少学生头疼。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甚至奖励加20分。31省份高考加分大瘦身,特别是体育、奥赛等传统高考加分项目纷纷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契合了民意期待,受到网友欢迎不难理解。
异地高考,不光要有对地方政府的要求……
高考公平涉及多个环节,安检张弛有度才是面对高考的正确态度。高考是重要的人生节点,需要格外重视,但不是一个人唯一的成长路径,不需要看得“重于一切”。 是否回归平常心在于我们对高考的认识、对人生的参悟,其与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之类的弊端有联系但无必然联系。
广东实验中学副校长全汉炎说,今年高三毕业生1100名,其中300多名选择申请海外大学,其中包括4名成绩排在年级前十名的尖子生。杭州外国语学校校长方健文介绍,学校每年400名高中毕业生中,大约1/3选择上海外大学,这还不包括每年国际班的120名学生。
14.8%的中国高中生想高中期间或高中毕业后马上出国留学,一成学生甚至考虑不参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