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在河南省社旗县下洼镇余庄村,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收割小麦。李崇本报记者张培奇摄
本报讯(范亚旭记者张培奇)小满将至,麦收在即。5月18日,记者从河南省“三夏”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三夏”期间,河南省将组织40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生产,其中联合收割机17万台以上(包括引进省外1.5万台左右),拖拉机和运输机械280余万台,播种机及其他机械100余万台,确保小麦机收率达到95%以上,玉米机播率91%以上。
目前,河南省8100多万亩小麦正处于灌浆后期,生产形势总体较好,从预产情况看,成产三要素呈“两增一减”趋势,亩穗数减少,穗粒数、千粒重增加。为保证夏粮颗粒归仓,河南各地农机部门科学组织农机调度,对突发天气和局部机械短缺状况,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生产有序进行。各地鼓励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通过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等模式提高机具使用效率;大力推广小麦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秸秆打捆、铁茬播种、灭茬播种等技术,促进农机农艺融合,提升作业质量;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优化品种布局,加大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播种质量。同时,做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宣传报道工作,大力推广人工覆盖、秸秆高温沤肥、秸秆青贮氨化过腹还田、秸秆沼气等综合利用技术,发挥投资少、见效快的秸秆实用新技术的推广效益,努力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为服务好“三夏”生产,会议要求公安、环保、消防、交通部门要加强道路疏导,坚决制止在主要公路上打麦晒粮,确保不发生大规模拥堵和重大交通事故。水利、气象部门要抓好抗旱排涝各项工作准备,加强天气预测预报,及时发布气象信息,提高灾害预报的超前性、准确性,适时开展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作业。供销、工商、石化等部门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搞好农资的生产、调运、供应,落实好供应农机柴油价格每升优惠0.1元的政策。发改、质检等部门要加强农资价格监测,发布供求信息,保持农资价格基本稳定,开展打假行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发展,今年河南第一次明确将农民合作社列为农机购置补贴对象。为防止挂牌农民合作社与民争利、套取国家补贴资金,按照相关规定,农民合作社购置农机补贴资金必须打入合作社账户,而不能打到合作社法人代表或理事长等合作社管理人员个人账户。
4月25日,从2014年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视频会议上传来利好消息,今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预期只增不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敞开补贴,不作数量限制;农用航空器补贴机具数量实行总量控制,全省控制在300架左右。
4月25日,从2014年全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视频会议上传来利好消息,今年我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预期只增不减。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敞开补贴,不作数量限制;农用航空器补贴机具数量实行总量控制,全省控制在300架左右。
10年前,方城县赵河镇平高台村的史丰坡扔掉镰刀,开着自家的小麦收割机南征北战,从一名“老麦客”成为老少皆知的“头号农机大户”,一年能赚十几万元。从小麦收割机、玉米收割机,到播种机、拖拉机,记者看到,各色崭新的现代农业机械整齐地排列在合作社大院里。
5月14日宁陵县农机部门为农机手上门发放跨区作业证。
5月28日,记者在孟州市谷旦镇谷旦村杨兆成的家门口,看到该市农机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对他的联合收割机进行认真检验,检验合格后,现场为他的机车发放了跨区作业证。
据河南省农机局副局长李明枝介绍,截至2008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已达9429.26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383.3万台,联合收割机10.253万台。河南省还认真总结借鉴小麦跨区机收的成功经验,引导农机跨区作业向耕作、播种、秸秆还田、水稻机收等领域和环节扩展。
3月27日,谢伏瞻到濮阳市、鹤壁市调研,深入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产业集聚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察看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指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月16日,省长谢伏瞻到漯河市调研,先后到郾城区、临颍县和漯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察看高标准粮田建设、信息进村入户示范点运行和重点企业生产,指导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月11日,记者从省农机局了解到,2014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7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自2004年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以来,我省坚持惠农政策不走样,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了全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今年,全省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共安排9亿元,全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只增不减;对秸秆压捆机实行累加补贴,对农用航空器实行累加补贴试点试验;对农民合作社给予重点补贴。
这几年国家增加了对购买农机具的补贴,俺购置了20多台农机具,流转土地200余亩,现在从整地、播种、打药到收获全用上了机械,规模经营效益就是好。
“棉花生产工厂化育秧、机械化移栽实现了批量育苗、批量移栽,在保障秧苗质量的同时减少了人工投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将大大提高农民种棉积极性。今年,民权县华棉农机合作社全市首家引进工厂化育苗技术设备,旗下25个育苗大棚首批出苗10万余株,麦棉套种可满足700余亩棉田的用苗需求。
“没想到有专门的技术员到家里来教俺冬季机械维护保养,不收费,方法还好用。入冬以来,为了能让广大农户的农机设备得到科学的维护封存,息县大力实施冬季“阳光工程”。